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四十三章 王宣德夸赞好汉

第四十三章 王宣德夸赞好汉

第四十三章 王宣德夸赞好汉 (第1/2页)

当日令下,到晋阳城西的唐军,於城外十几里处安营扎寨。
  
  休整一夜。
  
  第二天一早,李世民亲自督军,出兵万人,布阵野上,向刘武周挑战。昨日被李世民冲锋一阵,刘军士气已落,今日李世民挑战,若再不应战,士气势必更低。刘武周遂亦出兵万人,列以坚阵,与唐军对峙。但是,不论李世民怎么搦战,因为唐军的虚实尚未搞清,刘武周听了苑君璋的劝阻,却都没有接战。双方只在下午时,小规模地斗了一场,刘军稍挫。
  
  到至傍晚,各自鸣金撤兵。
  
  刘武周召集文武,商议军情。
  
  高满政进言说道:“李渊诸子,以李世民最为英武。今李世民佯攻昌宁,而引率大军,忽然到我城下,察其意图,明显是欲先收复晋阳,再图汉军。目前为止,也不知他还有没有后续兵马。臣之愚见,决不可掉以轻心。不如传令尉迟敬德、寻相,令他两人速率兵马回援。”
  
  杨伏念赞同他的意见,说道:“昨日登高远眺,大略已经看清唐军阵势,其兵强马壮,众约两三万,如果再有后续兵马,恐怕其兵力就会增至四五万之众。我军却新才分兵万人,南下介休。两相对比,我军可用来迎战的兵力或有不足。故此,臣亦以为,宜速召尉迟敬德、寻相回援,以充实我军力量;同时,稳固城防。待尉迟敬德、寻相部抵还,再与唐军决战不迟。”
  
  “君璋,你是什么意思?”
  
  苑君璋忖思了会儿,倒也赞成高满政的建议,说道:“高将军、杨公所言极是。李世民虽然年轻,小有智谋,颇擅用兵,他於今既然是佯攻昌宁,而实取晋阳,又昨日他兵马到后,他乃敢以数百骑就进战,可以料出,他这一回必是倾力而来,确然不可排除他还会有后续兵马。既然如此,我军当务之急,确应召回尉迟敬德与寻相,待兵力齐备,再行决战。”
  
  黄子英接口说道:“正是!陛下,不但因李世民可能还会有后续兵马此故,臣拙见,还有另一个原因,也需要召回尉迟敬德与寻相。便是张纶现已兵向介休,万一李世民大张旗鼓地攻我晋阳,是又一次的‘声东击西’呢?实际上他另有兵马,与张纶合兵,偷袭介休,则尉迟敬德、寻相、张万岁诸部,怕就会有危险了!再又如果尉迟敬德等败绩,形势就将更为严峻。”
  
  一语惊醒,刘武周拍了拍额头,说道:“子英说的是!还真有这个可能!”
  
  参会诸臣的意见一致,刘武周再问了问郁射设,郁射设也不反对,於是他就当即下令。
  
  命令尉迟敬德、寻相、张万岁除留下部分兵马守介休北的平遥等地外,其余主力火速回援晋阳,务必三日内抵达,以应对唐军也许很快就发起的大规模进攻。
  
  苑君璋补充了一个建议,说道:“陛下,宋金刚部现驻在平城一带,距晋阳二百多里而已。陛下与汉王今系结盟共取河东,且宋金刚与大王相熟,何不召他率部前来助战?宋金刚骁悍知兵,其部精锐敢战,若能及时赶到,可大大增强我军实力。唐军纵仍有后援,不足为虑了!”
  
  宋金刚部驻在平城一带,已有多时。他谨从李善道的军令,自驻在这一带之后,一则不与刘武周部争地盘,二则,时刻关注刘武周部的动静,如此罢了。刘武周因与他有旧谊,故而也没有派兵驱逐他,任其驻扎了事。却没想到,这个时候,倒是用上宋金刚了。
  
  便给尉迟敬德等的军令,以及给宋金刚的求援书夤夜送出。
  
  下军令的军吏沿着汾水南下,送求援书的军吏出城向东。
  
  ……
  
  夜色如墨,快马加鞭。
  
  送求援书的军吏疾驰一夜,第二天下午,到了平城城外的宋金刚营地。
  
  宋金刚在晋阳城内外,安排的有大量细作、斥候。
  
  唐军突然杀到晋阳的消息,他昨晚已知。
  
  昨天晚上,获知此讯的当时,他就立刻给李善道去了上书,请求李善道的指示。李善道的指示肯定不会这么快就送到,而在此际,刘武周的求援书却已抵达。
  
  宋金刚阅毕求援书,抚须沉吟,权衡利弊。
  
  虽与刘武周有旧谊,但他身属汉军阵营,汉军的利益,他自是得首先顾及。
  
  思忖片刻,考虑到李善道与刘武周定了有盟友的关系,则刘武周求助,不好置之不理,他遂作出决定,决定先派一支精锐前锋驰援晋阳,以示盟好;至於本军主力,却以“需时集合”等等为由,暂且不动,等到李善道的令旨下达到后,再按照李善道的命令进一步行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