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第四百零七章 糖业公司

第四百零七章 糖业公司

第四百零七章 糖业公司 (第2/2页)

乔明有些尴尬,“嗯,现在的客户主要是南宁业、东亚业,面积大概有一万多亩。”
  
  毕强说道:“去年建基地,今年正式推广,一万亩也不少了,永凯公司规模大吗?”“每年大约10万吨甘蔗的产量,近几年制厂的日子都不好过,永凯公司也一样,距离又近,天1号今年的表现明显更好,永凯公司明年必然会换种。”
  
  毕强想了想,又说:“照现在的行情,永凯公司今年都不一定撑的下去。”
  
  这话一出,不止乔明有些默然,身后跟着的其他人也都不好受。
  
  阿三的甘蔗增量太吓人了,平均亩产高达10吨以上。
  
  而国内最大的甘蔗产区:桂省,受品种严重退化、08年霜冻的影响,平均单产降到只有3~4吨。
  
  即使已持续翻种更新3年,产量今年会反弹,但也最多只有4吨出头。
  
  阿三平均亩产是国内的2.5倍,两者相互竞争就是一场屠杀。
  
  次日,毕强、邹坤、乔明等人就去拜访了永凯业。
  
  不出预料,永凯业陷入了严重亏损之中。
  
  桂省的甘蔗收购价从四五年前的260元/吨,涨到了如今的500元/吨,涨幅92%。
  
  意味着原料成本大增。
  
  按平均9吨甘蔗生产1吨,甘蔗按500元/吨算,每吨蔗农收入为4550元。
  
  然而,国内每吨白砂的售价却从一年前的6200元/吨左右,降到了如今的5000元以下。
  
  再加上管理成本、约8%的税收,即使6200元/吨,制厂都不一定有赚。
  
  5000元/吨只能血亏。
  
  而且,阿三今年的产量暂且不明,外围市场已经降到了4000元/吨左右……
  
  国内原料成本上涨,外围原料成本下降,一增一减后,血腥、绝望、残酷,笼罩在国内制厂的身上。
  
  然后,在这个时间节点,嘉禾业向崇左永凯左江业公司发起了并购请求。
  
  没有任何意外。
  
  嘉禾业以3.26亿元的价格将崇左永凯左江业收入囊中。
  
  扩建、并购,就是邹坤要做的事。
  
  而毕强在了解了天1号的基本情况后,就去拜访了省里分管甘蔗行业的专家和领导。
  
  这时候,桂省还没有成立专门的甘蔗产业办公室,毕强只能一个个去跑。
  
  桂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桂省农垦甘蔗研究所、桂省、云省、粤省……
  
  联合各方力量研发推广新品种。
  
  天1号的亲本资源也会对外开放,这是郭阳特意给毕强强调的。
  
  一是让国内新品系尽快形成力量。
  
  二是加快推广,科研院校仿制需要时间,三四年时间是没跑的,天禾可以赚这几年的高额利润。
  
  每亩用种0.6吨,每吨2000元,一亩1200元,天禾大约有800元的利润。
  
  桂省甘蔗种植面积约1400万亩,相比上一年缩水了不少。
  
  甘蔗又分为宿根蔗、春植蔗、秋植蔗、冬植蔗。
  
  一年新植蔗按500万亩算,需要健康种苗300万吨,产值可达60亿元。
  
  天禾只需占据不到20%的比例,每年的收入就能突破10亿元。
  
  而目前,桂省的甘蔗种业公司交易额尚未突破1亿元,天禾定下的目标已经极高。
  
  南宁,武鸣,大明山下。
  
  毕强和邹坤刚在南宁业东江公司参加完一场现场会。
  
  会上来了诸多领导和专家,一起见证了东江公司蔗田天1号的旺盛长势,无不被其折服。
  
  毕强笑道:“邹总,南宁业也亏损严重,干脆也一起收购了吧?”
  
  “我倒是想,市值也不高,十几亿元,集团拿得出,老板也肯定会批。”邹坤摇了摇头,“但是省里肯定不好同意,南宁业好歹也是国内制业龙头之一。”
  
  南宁业,国内最大的国有上市制企业,后来证劵简称会改名为广农业。
  
  现下同样陷入了深度亏损。
  
  如果没有天1号,可能会亏损严重,最后走向资不抵债,嘉禾业自然会有并购的机会。
  
  不过南宁业是最早选择试种天1号的公司,面积虽然不多,但尝到了甜头,就不可能停下来,很可能撑过危机。
  
  “有点遗憾……”
  
  “毕院长!”
  
  毕强正要上车,远处传来喊声,向天山、袁华、陈凌走了过来。
  
  “向总,这么巧,五亩换大奔也来拍甘蔗田?”
  
  向天山指了指半山坡,“不是这里,我们还要往前面一点,去拍沃柑,一位德农前职工姜毅在这里整了个园子。”
  
  毕强问道:“效益好吗?”
  
  向天山说:“去年产果少,但价格好,市场反馈也不错,今年产量要上来了,就提前过来录一点资料。”
  
  “厉害,向总还真是敬业,这都要亲自来跑一趟。”
  
  “哈哈,刚好在附近拍其它的,顺便跑一趟。”向天山笑道。
  
  其实他对姜毅的沃柑园寄予了厚望,五亩换大奔很久没出重量级的节目了。
  
  沃柑可是五亩换大奔第一批推荐的水果品种之一。
  
  再者,姜毅的果园管理水平也很好。
  
  毕强没有跟着去看,在南方甘蔗产区的任务完成后,他又去了北方甜菜产区。
  
  由于和国粮屯河、冠农股份、亚盛农垦等企业早就有合作,所以甜菜新品种的推广相对更简单。
  
  和高层通过气,再现场实际看一下,事情就定下了。
  
  忙完这一切后,毕强和邹坤一起回了酒泉,在办公室等到了郭阳。
  
  “品种很优秀,搭配上科学的种植模式,甘蔗和甜菜产量都能轻松翻倍,乃至更高。”
  
  一路回来,邹坤有许多的遗憾,大部分制厂都陷入了深度亏损,是并购的好时机。
  
  不过,最大的几家企虽然也在亏损,但在有天禾新品种的预期后,同样发起了并购。
  
  国粮屯河、南宁业、华资实业、南华业、光明食品集团……
  
  嘉禾业面临着许多竞争。
  
  如果新品种再憋一憋,等这些大企也撑不住,嘉禾业可能就一举壮大了。
  
  “不要太贪,种子上的利润够多了,而且,两三年时间业公司能进入正轨,已堪称神速!”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