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 175 哈工大将成为破产的重点大学?初闻6马赫风洞项目

175 哈工大将成为破产的重点大学?初闻6马赫风洞项目

175 哈工大将成为破产的重点大学?初闻6马赫风洞项目 (第2/2页)

“要!”
  
  “说吧,又要老子去干啥!”
  
  此刻,李校长已经不把自己摆在校长的位置了。
  
  他的态度,让谢威有些愣神。
  
  “去帮忙搞点资料,我们要整一个能发大财的项目……”
  
  “又搞新项目?”
  
  李瑞皱起眉头,打量了谢威一番后,提醒着他:“谢威,校企办那边现在已经欠了几百万贷款了。每年利息都是好几十万呢!”
  
  “谁让咱们学校穷呢!上级拨款就那么点,手里又没有几个能转换成好卖的产品的技术……这不就是为了以后不贷款,现在才贷款的嘛!”
  
  “你小子从一开始贷款就在算计老子?”
  
  李瑞怒了。
  
  血压陡然升高。
  
  这下子,李瑞算是明白了谢威为什么之前要说服自己这个校长带着王征去找哈城的几个银行行长。
  
  虽然贷款的是校企办,可是在自己当校长的任上啊!
  
  即使以后谢威成长起来,担任校长,也还得好些年吧?
  
  那时候没发展起来,他可以说是自己贷款的赖账。
  
  发展起来,也可以说给自己这个老校长还贷款……
  
  “没有!”
  
  谢威坚决否认。
  
  看着李老头要在这事情上炸毛,想到他可能在后面校企办贷款时候不给签字,谢威急忙进入正题:
  
  “一百万,去邮电部跟北邮帮忙搞几个人,弄点资料回来。当然,有成果后你能从邮电部弄到经费,归学校。校企办不要……”
  
  “少来,无线电系那边也不要?”
  
  “无线电系是学校的呢!”
  
  老家伙越来越不好糊弄了,“这一百万,现款,直接从前阵部里给的那笔钱中划拨给学校。”
  
  “200万!”
  
  李瑞见谢威态度如此,瞬间意识到谢威是铁了心要搞这项目。
  
  反对?
  
  反对要是有用,自己也就不这么憋屈了。
  
  自然要借着机会从谢威手里多搞点钱。
  
  “150,再讲价我就另外想办法了,虽然王征的地位低了些,我想要是把100万砸到邮电大学或是邮电部科技局下属的单位,合作搞项目……”
  
  “行!行!依你,都依你,写条子吧。”
  
  啥玩意儿?
  
  让自己写条子?
  
  一直以来,学校里不都是李瑞掌握着写条子的权利?
  
  “不写?”
  
  见谢威愣神,李瑞不乐意了,“不写个条子,到时候你不认账怎么办?再说了,现在王征那小子听你的,根本就不把我这个校长放在眼里!也不知道校企办是你的校企办,还是学校的校企办!”
  
  听到李瑞的抱怨,谢威一阵无语。
  
  还好,知道李瑞的性格。
  
  要是换成别的领导,根本就听不到这话,指不定自己怎么做都是错。
  
  “行,我这就写。另外,一会儿我去找王征让他从校企办的账上先把150万划给彭科长。”
  
  见李瑞依然用质疑的目光盯着自己。
  
  老家伙以己度人了。
  
  “我亲自去!”
  
  李瑞把工作笔记本跟笔递给谢威,“写完条子,然后把需要的东西写在上面,一周之内,我给你搞回来。”
  
  对于李校长搞这些技术资料的能力,谢威是充分相信的。
  
  当即也没有扭捏。
  
  以后还指望通过李校长把学校研发的程控交换机卖到邮电部,走上层路线,肯定比靠着销售人员到处开拓市场要强得多。
  
  要不然,谢威选择到学校干啥?
  
  找王征拿钱时,虽然王征没再说什么,眼神的不满,谢威是充分体会到了。
  
  “我这里事情多,要不您帮忙送去给彭科长?”
  
  王征让财务人员填好单子后,盖了校企办的章,直接递给谢威。
  
  “行。”
  
  谢威没拒绝。
  
  校企办目前的资金确实不太充足,钱刚入账,数控技术的研发还没拿到钱,谢威先说要投程控交换机项目,这会儿又给学校150万。
  
  合着坏人就自己来当,谢威一开始说的千万不要给李校长是放屁!
  
  “这么大一笔钱?”
  
  彭思远看到校企办财务室转账的单子,一脸意外,“谢威,你不会搞错吧?”
  
  150万啊!
  
  能搞错么?
  
  “不会。”
  
  谢威摇头,“学校项目多,资金不是困难嘛。”
  
  “不是一点困难,已经无米下锅了。”
  
  彭思远苦着脸说道,“都说我是管钱的财神爷,却没人知道,咱们学校财务部连工资都有几个月没发了……”
  
  “不可能吧?”
  
  谢威是真的傻眼了。
  
  学校每年财政拨款虽然不多,可也不少的。
  
  李校长隔三岔五还出去到处打劫,即使有一些自主的军事项目,那也不至于把学校给全校教职员工发工资的钱给挪用了啊。
  
  彭思远怕不是助攻李老头从校企办搞钱!
  
  “不对啊,学校所有学生的各种补贴从来没少过,就连参加项目的同学补助也都没少一分……”
  
  谢威的工资依然是红光厂支付,学校给的补助也都是由新的生活委员魏东从后勤领了然后由莫灵羽转交给谢威。
  
  他从来不关注这些。
  
  “学生就指望着补贴活命呢!能少么?学校教职员工1700多人,每个月工资都是二十多万,从学校有了战机项目的研制后,所有教职员工,除了还没转正的,每人每月只发30元,其他都欠着……”
  
  知道谢威的特殊性,彭思远并没有因为他只是学生就隐瞒。
  
  掌管着学校钱袋子的彭思远清楚:如果不是谢威,学校财务状况根本不可能恶化到这种程度。
  
  谢威+李瑞,就是目前哈工大快破产的根源。
  
  “这样搞,双职工家庭情况还好一些,可那些只有一个职工上班的……尤其是那些还需要养孩子的年轻教职工……”
  
  此刻,谢威后悔自己要来找彭思远了。
  
  不知道这些情况,就不会闹心啊。
  
  “不会,大家都知道学校的项目缺钱……不管怎么说,都比之前好多了。没人愿意继续等下去……何况,校企办的下属企业优先安排单职工教职工的家属跟子女……甚至大部分教职员工把生活所必须的费用留下,剩下的全部捐给了学校……”
  
  听到这话,谢威脸不由有些发烫。
  
  看看这年头学校教授、老师甚至是行政工作人员的觉悟!
  
  让自己把全部钱捐给学校?
  
  谢威是不会干的。
  
  那点钱,杯水车薪,何况他还有个吃货妹妹需要养呢。
  
  “难道学校有什么上级没有拨付经费重点项目?仅仅是那个战机项目的几个子项目,不至于缺钱这么厉害……”
  
  谢威好奇地问道。
  
  “呃,你要想知道,还是去问校长或是梁红斌教授吧。”
  
  彭思远愣了一下,旋即笑着回答。
  
  谢威顿时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尴尬地笑了笑,“这150万的经费,您给捂紧,别让李校长又瞎折腾了……”
  
  彭思远只能无奈苦笑。
  
  人家是校长,自己只是一个财务科长。
  
  能阻止李瑞瞎搞的,也只有李瑞的老首长,或是眼前的谢威。
  
  可惜,眼前这也是一个瞎几把搞的。
  
  看着谢威离去的背影,彭思远叹了口气,“该不会以后哈工大会成为全国第一个破产的重点大学吧!”
  
  抱怨刚出口,他就苦笑着摇头。
  
  应该不会的。
  
  彭思远的话,让谢威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他没想到,学校里居然有如此重大的自主项目,这么长时间一点消息都不知道。
  
  更重要的是学校所有教职员工对李老头的无条件信任。
  
  能成为第一个被美国制裁的学校,从这里就能看出,实至名归。
  
  “你问这个干什么?”
  
  梁红斌倒没有因为谢威打听不该打听的消息而生气,只是意外。
  
  “刚才去了财务科,从彭科长那了解到教职员工的工资拖欠问题……”
  
  谢威解释着,“如果不是太重要,是不是可以等等?”
  
  一边观察着梁红斌的反应,一边小心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有些项目投资太大,进度缓慢,继续搞下去会严重拖累其他项目,索性不如先停一停,搞理论研究等。
  
  “等不了了。”
  
  梁红斌叹了一口气,摇头,“本来,在十多年前就应该启动这项目的研究。现在国家政策调整,所有资源跟政策向经济基础建设让路……那个项目再等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启动。”
  
  想到当初梁红斌这个钱老归国后带的第一批力学学生在哈工大搞高能材料,谢威突然问道:“高超音速风洞项目?”
  
  如果是这项目,真不能停下来。
  
  无论是火箭还是导弹,抑或是先进战机,都少不了这东西。
  
  从1960年2月20号,沈城空气动力研究院的风雷一号启动,标志着中国拥有了超音速风洞,一直到谢威离开那个世界,中国依然还在继续建设更先进的风洞……
  
  为什么在进入二十一世纪过去20年后,中国的航空航天技术井喷时,却发现,老美原来公布出来的参数都是造假的?
  
  甚至,从中国开发出六代机后,整个世界都跟不上中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
  
  原因很简单:
  
  美国为首的西方,计算机技术先进,还对中国封锁,风洞建设投资大,周期长,甚至难以收回研发建设经费,直接就利用超级计算机进行模拟实验。
  
  苏联电子技术不行,所以只能老老实实地建设各种级别的风洞,在进入80年代后,苏联的航空技术受到材料跟电子技术限制,飞控系统不行,战斗力也就受到影响;而在航天领域,却超越了之前一直比他们先进的美国,导致曾经“登陆了月球”的美国人,甚至要靠着大毛帮助才能把宇航员送上天。
  
  只可惜,苏联在91年就倒下了。
  
  而中国这个技术落后的国家,没有美国那样先进的技术,也没有苏联那样强悍的工业基础,最终只能一步一个脚印,一步步地走下去。
  
  一直到发现美国从80年代开始就造假各种数据,不只是为了吓唬苏联,让他们投入更多资金研究相关技术,同时也是为了让国防部掏出更多钱采购。
  
  先进,意味着昂贵。
  
  那时候,全世界才发现,美国人的先进神话破灭,直接被一直以他们为追赶目标的中国不知什么时候就超越。
  
  还甩了几条街的那种。
  
  中国为什么能超越?
  
  除了国防科技工作者不服输的性格外,还有从一开始钱老跟郭老等老一辈的战略眼光:必须持续建设自己的风洞实验室。
  
  眼前这位可是钱老归国后的第一届学生。
  
  “你……”
  
  这下梁红斌是彻底被谢威震惊了。
  
  这可是绝密消息,就连学校知道的人都很少,一些参与到项目中的技术人员都不知道这项目。
  
  “您是钱老的学生,之前说在搞高能炸药项目,我开始以为是搞固体火箭燃料……可这项目几乎可以把学校搞破产,都不能暂停,就只有这个可能了……超高音速的风洞,需要炸药持续爆炸,形成连续冲击波……”
  
  “你……”
  
  谢威的话,让梁红斌原本愕然的脸上浮现出震惊,眼睛瞪得更圆。
  
  难道泄密了?
  
  “梁老师,我这是分析出来的。刚好前阵在学校图书馆看到了脉冲爆震发动机跟超燃冲压发动机的论文资料,虽然那是几十年前的俄文版……”
  
  这点,谢威还真没瞎编。
  
  学校有这资料,谢威并不意外。
  
  在中苏关系破裂之前,双方关系还是非常好的。
  
  两种技术,都是苏联人提出来的。
  
  那时候无论是脉冲爆震发动机,还是超燃冲压发动机,都是理论设想。
  
  想要实现,难度太大。
  
  不过,目前苏联人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
  
  有人说,中国的超燃冲压发动机与脉冲爆震发动机是在苏联解体时候抄到了技术,从几十年后回来的谢威直接嗤之以鼻。
  
  在中国六代机的背上,就装上了冲压发动机,这玩意儿专门提供给六代机在高空高速时候使用的。
  
  要真的是来源于苏联的技术,大毛也不至于连五代机研制都搞半个多世纪。
  
  “……”
  
  梁红斌此刻是彻底不知道说什么了。
  
  看着谢威,思维电转,随后眼神亮了,“要不,你来当我的研究生?以你目前的基础,比我带的几个研究生都更扎实,有你加入,项目进展会更快……”
  
  “不了,不了!”
  
  谢威急忙摇头。
  
  中国的第一个超音速风洞实验室风雷1号投入使用,再到JF-12风洞,花了半个世纪;再到后面的30倍音速的JF-22风洞,又用了差不多20年……
  
  这辈子就全部耗在风洞上了?
  
  不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