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殿外何人?!
第879章 殿外何人?! (第1/2页)对李彻而言,脚下这座宫殿既熟悉又陌生。
记忆里,远处的养心殿是先帝日常批阅奏章之地,正中心的宣政殿乃是百官议政朝会的地方,以及最深处那座庆帝最终龙驭上宾的长生殿......
一殿一阁,一草一木,都曾是原主少年时期生活的一部分,浸透着复杂的皇家恩怨。
然而,如今再次踏足这片宫禁之地,他的心境已是截然不同。
昔日他是此间的皇子,是权力棋盘上的一枚棋子。
而今日,他是这里唯一的主人,是执棋者!
守夜人走在最前方为皇帝陛下开路,则李彻步履从容地跟在后面,再往后是王三春、陈平之、杨璇等一众从龙之臣。
而被远远甩在最后的,则是那些刚刚在皇城外归顺的官员们。
这些大臣们原本以为李彻让他们平身随行,这一关就算是过去了。
只要日后谨小慎微,恪尽职守,未必不能在新朝继续立足,保住自身的富贵。
然而,一进入皇城内部,他们便惊恐地发现。
不知何时,每个人的身后都悄然跟上了一名全副武装的奉军士兵。
这些士兵手按剑柄,沉默地跟他们在一步之外,既不催促,也不交流。
文官们不由得脊背发凉,冷汗涔涔。
他们立刻明白了,事情还远未结束。
新皇帝对他们的信任,远非一句‘吾皇万岁’就能轻易获得。
新秩序的建立必将会流血,那些将士们要在战场上流血,官场上自然也要有人流血。
李彻信步走在宫道之上,目光扫过四周。
眼前的皇城,与他的记忆相去甚远,显得颇为凌乱、萧索。
文初帝出逃时极为仓促,只来得及带走便于携带的金银细软,许多笨重的摆设、器皿都被随意地丢弃在路旁。
华丽的宫灯歪斜,名贵的瓷器碎片与散落的书籍到处都是。
李彻微微皱眉,弯腰捡起一本书。
定睛一看,封皮上写着《春秋左氏传》五个字。
李彻不由得嘴角抽搐,《春秋》都敢瞎鸡儿扔,真不怕关二爷找上来啊?
他用手拍了拍书上的灰尘,对周围人说道:“都注意点,见到书就捡起来,莫要踩坏了。”
皇宫藏书,肯定有不少孤本,这些才是最宝贵的财富,比那些金银细软有价值多了。
众人连忙应诺,随后开始留神脚下。
那些刚刚投降的群臣更是仔细,连遇见半片书页或是竹片,都得小心翼翼收入怀中。
生怕若是做错了,后面的士兵一剑就劈了下来。
宫殿中甚是萧条,宫内的太监、宫女更是跑了大半。
李彻只看到几十个宫女、太监,此刻正瑟瑟发抖地跪在道路两旁,头埋得极低,不敢发出丝毫声响。
李彻瞥了他们一眼,心中并无多少波澜,更无意为难。
两次宫闱剧变,都是大人物之间的博弈,他们又能有何作为?
这些底层宫人,不过是权力更迭巨浪中的浮萍。只能随波逐流,挣扎求存罢了。
他的目光在跪倒的人群中扫过,最终停在跪在最前面一个穿着低级太监服饰的人身上。
抬手指了指,开口道:“把他带过来。”
两名守夜人立刻上前,不容分说地将那名太监从人群中提了出来,带到李彻面前。
那太监吓得魂不附体,几乎是被拖行过来。
一到李彻跟前,他立刻就要五体投地的磕头。
“朕认识你,”李彻没等他跪下,便开口打断,“之前是在御膳房当差的吧?”
那太监闻言,身子一僵,随即把脑袋磕得砰砰响:“奴婢......奴婢御膳房单超,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
“好了。”李彻微微皱眉,“站起来回话即可,朕不习惯看着人后脑勺问话。”
虽然李彻声音不大,但单超仍被吓得一哆嗦。
颤巍巍地站起身,双腿依旧发软,腰也直不起来,只能半躬着身子,不敢与李彻对视。
李彻看着他这副鹌鹑模样,直接问道:“说说,如今宫中情况如何?”
单超刚想习惯性地跪下回禀,又想起皇帝的吩咐,只能硬生生忍住。
“回......回陛下,宫中......宫中如今很混乱......先帝驾崩得突然,后宫留下了嫔妃二十余位。”
“陛......伪帝继位后,时间虽短,但因着和世家的关系,纳了不少世家之女入宫。”
“伪帝出逃时,只带走了几位最宠爱的嫔妃,剩下的都还留在各自宫中。”
“算起来,如今后宫......就有三十多位嫔妃......”
说完这话,单超偷偷抬起眼皮,极快地瞄了李彻一眼,又迅速低下。
他这话里藏着小心思,点明后宫有三十多位遗妃,其意不言自明。
既然是嫔妃,长相肯定不会太差,不说倾国倾城,也是年轻貌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