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最大的一根稻草
第426章 最大的一根稻草 (第1/2页)反正让卫东的目的,就是尽可能让更多人不要成为时代的牺牲品。
自己也别折在里面了。
晚上的自由市场打打球,董雪莹还罕见的陪让卫东去老领导那边登门汇报了近期工作,才回到江畔小楼歇息。
夫妻俩也算是罕见的在三楼搭建的棚屋看着中秋节前的上弦月,浪漫的聊了半宿,而不是忙着做作业,当然最后还是以作业收尾,方显传统美德。
让卫东觉得是环境的功劳,董雪莹却认定还是没有娃影响。
相拥而眠到第二天日上三竿,又白日寻欢了一场才拖沓着起床。
这一年多两口子基本都在兵荒马乱的局面中奔波厮杀,的确很少有这样的放松惫懒。
让卫东还琢磨着开车绕过卫生巾厂,免得被李二凤抓到,顺着白天的工地再巡视观察遍,出城去那边的乡间游玩,也是前年他们收摘柑橘跑过的乡镇。
中午吃了农家饭,下午找了个水涧溪流边阴凉处,怡然悠闲的乘凉消磨时光。
董雪莹果然是没沈翠月说那种要求节制的念头,让卫东兴之所至,她就各种配合,的确是温柔到了骨子里。
傍晚夕阳了,之前镇上缴税附近的小饭馆没营业,两人才只好回市区觅食。
经过自己一手参与搭建的卫生巾厂,董雪莹才笑称也不用避讳二凤,在江州那么多都看着,不差这个把个,就到食堂吃饭。
来都来了,不视察下卫生巾厂也说不过去。
结果两人刚把车停在食堂门口,让卫东还特意牵住了手,不怕李二凤看了怎么样。
却迎面就看见他爹妈目瞪口呆的在食堂包间门口,犀利的目光差不多能把牵着的手给烧熔了去。
董雪莹下意识的就想挣脱躲避。
让卫东却根本没细想的稳稳抓住,他还觉得应该这么表态:“你们啥时候回商州的?”
老让不说话。
让妈却皱紧了眉头:“董家大妹子,你在跟卫东处对象?”
语气就很不好了。
让卫东跟董雪莹果然南辕北辙:“对!”“不是!”
听了老婆这反应,让卫东罕见的有点恼:“怎么不是,我们俩自己的事,你在意旁的干嘛!”
转头对老妈老爸都斩钉截铁:“确实不算处对象,去年我们到江州就在一起了,没扯证但已经是夫妻,也是你们的儿媳。”
后来想想,恐怕这才是最大的一根稻草。
让卫东觉得是稻草,不重。
却彻底压垮了董雪莹最后那点念想。
老让很少吭声的,都闷声闷气的来了句:“不行。”
老妈更是差点就一把鼻涕一把泪,要不是怕闹大了丢脸,绝对能嚎出来:“大妹子,你这么做可不地道,当初你说了是你家黄花闺女配给我们卫东……”
让卫东一眼看见后面跟着出来的李二凤,连她一同恼上。
远远指了指:“什么地道不地道!我的事不需要别人来做决定,话不投机半句多,我不会跟你们争论的,就这么地吧,相互不照面就是了。”
说完搂住董雪莹的肩膀往外走,因为明显感觉到老婆双腿发软的往地上滑。
眼泪更是难以抑制的流淌出来,使劲还想给老让夫妇说对不起,就被让卫东捂嘴抱着出去。
推上车就走。
就这,董雪莹都没嚎啕大哭,而是那种非常压抑的无声抽泣。
已经蜕变成四十年后思维的让卫东很费解:“这有什么了不起的,过日子是我们两个人的事情,我爹妈有老传统思维,我也不怪他们,孝敬和我们的家庭和睦是两回事,你不跟他们打交道还省了婆媳关系。”
董雪莹只无声的摇头。
还甩下一串泪珠。
让卫东也烦躁。
其实他这两年变化肯定极大。
事业上的一帆风顺,已经让他习惯了一言九鼎。
连江州、沪海市里面看看那都是见的什么人物,更有苹果老板对自己说的话都能言听计从。
就已经习惯了掌控一切,偏生掌控不了家里这点事情?
忍不住也有些暴躁的低吼:“你到底要怎样!我全心全意的对你,你为什么总是顾虑重重,我……”
以他六十岁的心理年龄,除了那点本能冲击,真的已经很难让他失去理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