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二章 老友记
第九百二十二章 老友记 (第1/2页)在媒体和公众的眼中,温明兰其实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
她很红,从出道开始,她和陆严河,就被视为陈梓妍回归演艺圈、继续经纪人事业的“待爆双子星”,从此,她的名字就和陆严河绑定在了一起。
因为陆严河的事业突飞猛进,所以这样的绑定也是一种对她的提升,很长一段时间里,陈梓妍并没有去阻止这样的声音。
她是在众人不看好《老友记》的时候,因为陈梓妍的关系,直接签下出演合同的女演员——片酬低(至少低于她当时的市场水平),甚至拿到的角色,也不是人设最好的那个,她演的是原版莫妮卡那个角色。
但是,她没有说过一个不字。甚至,在片场,她是除了颜良以外,陆严河最不需要去顾及情绪的人。这是因为她给人的印象就一直是冷静、稳定、温和。
陆严河跟她认识很久了,包括柏锦,陆严河都专门为了穆肯那部恐怖片,专门联系她,怕她错过机会。
但对于温明兰,对于她的事业,因为陈梓妍是她经纪人的原故,他一丁点儿手都没有插过。
温明兰靠着《老友记》知名度大爆。
此后,陈梓妍也有条不紊地运作着她的事业。
国内的影视剧,海外的一些合作项目,等等。
她一直很红,也有着不错的人气,持续到现在。
人人都说,当年的待爆双子星,之间悬殊已经很大了,再也不会有媒体提“待爆双子星”这个说法了。
但是,再转念一想,温明兰又哪里差了呢?
她不够爆吗?
作为一个到今年都才二十多岁的女演员,她已经足够出色了。
是另一个人太妖孽罢了。
因为经纪人,因为《老友记》,还因为共同的工作社交圈和朋友圈,陆严河跟温明兰常常见面,打交道的时间比很多朋友都多,但是,他们之间都保持着心照不宣的社交距离。
这样心照不宣的社交距离,是从一早就开始的。
陆严河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件事背后的原因,他只是觉得,这样很好。
然而,真正往前回顾,他们相识的最初那几年,之所以心照不宣地保持疏离,不是因为别的,恰恰是因为温明兰和他有着同一个经纪人。
除了他们两个人,陈梓妍亲自负责经纪事务的,就是专注于歌手的涂松,跟他们不是同一条赛道。
业内、媒体……人人都将他们称为“金童玉女”,这是出于对陈梓妍的信任。
有意无意的,也给他们营造了一种他们两个人将来一定会水到渠成地在一起的感觉。
大概就是因为那种氛围,所以,陆严河和温明兰之间才下意识地、刻意地疏远了。
可是,陆严河其实心中隐隐约约是很欣赏温明兰的。这种情绪很微妙。这种欣赏,来自于对温明兰日积月累的认识。
他知道自己的成功一定会给温明兰带来巨大的压力,有的时候,压力就是来自于一开始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人。
如果你比我早起跑一段时间,我落后于你,压力都不会那么大。
陆严河对温明兰的欣赏,在于她明明有着巨大的压力,可是,她从来不将情绪外露,甚至,她每一次见到陆严河,跟他合作也好,闲聊也好,都是发自内心地表达对他的祝贺和祝福。
要做到这一点,真的很难。
嫉妒是不由自主的,理性之于嫉妒,就像是一个人骑了一匹性情暴戾的马,你必须死死地攥紧缰绳,不让它脱缰狂奔。
陈梓妍曾经跟陆严河说过,温明兰有一段时间特别想演电影。
那是三、四年前的事情了。
“她也是被你卷到了。”陈梓妍笑。
一个人,到底要有多强大的内心支撑,以及正确的、正义的价值观,才会在强烈的竞争感之下,永远选择走一条堂堂正正的竞争之路。
甚至,很多人根本不认为她有那个能力跟陆严河竞争。
陆严河却莫名地能够理解温明兰的做法。
李跃峰可以直接开口跟他要角色。
詹芸、柏锦她们可以说说笑笑地打趣,以后他的影视项目,有适合她们的角色,一定要留给她们。
很多人、甚至跟陆严河不那么熟的人,可以自然而然说出来的话,她说不出来。
很多时候,她应该也是在默默跟自己较劲。
很长一段时间里,陆严河这么多个影视项目,国内的,海外的,从陈碧舸到江玉倩,从王静到严令羽,一个接一个的女性角色,陆严河从来没有想过温明兰。
而陈梓妍,也只在《源代码》这部电影里,从三个女主角里挑了一个给温明兰。
——那还是陈梓妍希望让温明兰可以在好莱坞有一个不错的亮相。
陆严河相信,如果温明兰真的跟陈梓妍开过口,陈梓妍不会不帮她,如果温明兰自己跟他开口,他更不会不帮她。
会有更好的角色,甚至是量身定制的“金手指”剧本。
但是,一直没有。
陆严河知道的第一部法国电影,是陈梓妍帮她接的。
然而,陆严河也很清楚,法国电影,因为本土票房有限,哪怕你是当红电影明星、绝对的主演,你能拿到的片酬也很可能只有数十万美元,更不用说温明兰这种在海外只有一部《老友记》可能被大家知道的戏的中国女演员,陆严河没问,但很可能她拍三部法国电影,都不如拍一部中国电影拿的片酬高。
而要说拿奖?除非是大导演,电影节的嫡系导演,法国电影影响力有限。
很多中国演员想要闯荡国际市场,也不会往法国那边去。
但是,温明兰却一口气拍了两部。
她仍然还在努力地去闯出一条自己的路。
这也许就是一条幽微的小径,掩映在无人之处。
她也许都没有什么收获,但是,她仍然心无旁骛地走着。
陆严河很难说清楚这种感受,但他觉得他明白她的想法。
那是法国,不在中国,也不在美国。
她在走一条很多人都没有走的路。
她不一定能走得很顺利,但是她在这条“不甘落后”的竞争之路上,没有停下来,没有放弃。
-
其实,很多时候,陆严河不仅仅是一个演员、编剧、制片人,他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或者说——沉浸在一种观察别人、代入别人的状态中。
包括身边的朋友们。
他一开始以为这是一种职业病,但后面发现不是,他就是单纯地有了这样一个喜好。
为什么?
不清楚。
陆严河回到国内,休整了两天,看看书,看看剧,感觉自己从《黑衣人》的拍摄节奏里缓过来了,就收拾了行李箱,直接去岭羊区《跳起来》总部。
陈思琦一般都在那边休息,因为也方便工作。
因为他回来,这两天陈思琦都是下班以后开车回来,辛苦得很。
他反正也不挑要待在哪,拎着箱子就去了岭羊区。
事实上,在那边,他和陈思琦也有一栋小房子——不是租的,是陈思琦买的。陆严河如果想跟人见面聊聊天,就可以去《跳起来》总部转转,反正那边的编辑以及其他工作人员,他全都认识。他如果不想跟人说话,就想自己待着,他就待在这个小房子里好了。
书房、影音室、游泳池、小花园……应有尽有。在装修这边的时候,陈思琦就充分考虑到了他平时的需求。甚至还专门有一个地方,做了宽敞的走道,用一块玻璃推拉门将它和房子隔开,但是屋檐又是连在一起的。
像这样的季节,陆严河可以直接躺在宽敞的走道上,把它当成一个木床,让阳光从屋檐外的繁枝茂叶间洒下来,落在他的身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