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九百七十三章 势要豪右又被陛下做局了

第九百七十三章 势要豪右又被陛下做局了

第九百七十三章 势要豪右又被陛下做局了 (第2/2页)

用凌云翼的话说,不把这些反贼敲了,这些帮会、地痞流氓无赖,永远无法根除,只有把这些黑恶势力托庇的朝中官吏给敲了,才能进一步行动。
  
  大扫除从万历十九年开始,一直会持续到万历二十九年,期许十年建功,刑部会和反腐司高度配合,借着反腐,对这些官吏进行定点清除。
  
  朱翊钧在反复权衡和斟酌之后,还是照准了凌云翼的奏疏,皇帝之所以犹豫,原因也非常简单,凌云翼的杀性真的是太重了。
  
  在奏疏中,凌云翼提到了京营派出常态化的主张。
  
  驰道所及的省份,每一个地方,派出一营三千人,五年一轮换,专事对地方束手无策的山寨、城中帮派进行定点清理。
  
  凌云翼总结刑部所有旧案发现,很多时候,不是衙门不想剿灭山匪,是无能为力。
  
  有些山匪的人数,比衙役还多,衙役、弓兵对这些山匪真的没办法,只能任由他们兴风作浪。
  
  京营前往容城县,就发现了这一事实,容城两个山匪窝,刀枪剑戟弓弩甲胄比容城县衙门还多。
  
  而凌云翼之所以要对这些难缠的山匪窝进行定点清除的原因,也不是为了天下黎庶,而是因为天变。
  
  天变造成粮食减产,不稳定性增加,而这些山匪窝就会趁乱起事。
  
  走投无路的流民没什么组织力,闹不出乱子,但流民往往都会聚集在这些山匪窝的附近,或者干脆成为山匪的一部分,这就是风助火势。
  
  本来可以安抚、赈济的流民,会迅速扩大为无法安抚的暴乱。
  
  京营派出的常态化的目的,不完全是为了剿匪,而是为了天变军管。
  
  一旦天变的情况剧烈到不得不军管的地步,常态化派出的京营各营,就可以快速响应,军管配给一切物资,防止动荡加剧。
  
  朱翊钧最终准许了这份奏疏,在没有闹出大规模民乱之前,派出京营只负责剿匪,一旦地方有了大规模民乱,快速响应,对地方衙门进行完全接管,甚至进行还田,安抚百姓,减少大规模民乱的可能性。
  
  这是大司寇凌云翼,为了江山社稷,涉及的一整套,以京营为主力的维稳应对策略。
  
  京营是把利剑,出鞘必见血。
  
  朱翊钧结束了年末的最后一次廷议,又开始忙碌了起来,他要去大兴南海子探望墩台远侯的家眷,去看望羽林孤儿,去京营官厂视察,去北大营看望京营锐卒家眷,去十王城接见宗室以示亲亲之谊。
  
  腊月二十七,朱翊钧再开皇极门,接见了外官、耆老、百姓,近千名随机挑选的各阶层的百姓,他们在皇极门左右廊,写下了他们最关切的问题。
  
  廊庙陈民念,丹墀问政典。
  
  腊月三十,朱翊钧接受群臣拜年,正月初一到太庙祭祖,正月初二,皇帝陛下带着上千本民念疏前往了祈年殿修省。
  
  在修省这段时间,朱翊钧要把所有的民念疏看完,即便是解决不了问题,也要做到心中有数。
  
  七日修省,大明皇帝祈雪失败,皇帝顺延了三日,仍然祈雪失败。
  
  京师的空气略显浑浊,霾灾笼罩下的京师,在阳光中氤氲出了一层诡异的紫色,令人感到极度不安。
  
  正月十四日,皇帝离开了祈年殿,下了数道奏疏,要求各地方按照《治蝗疏》对旱灾地区进行治蝗,谨防旱灾向蝗灾演变,并且要求各地官员,严厉督促乡贤缙绅完成当初的六十四年承诺,不在天灾制造人祸。
  
  正月十六日,京营开始派出,第一次派出,派出了十个营,分别派往了辽东、山东、河南、山西、绥远、陕西、甘肃、湖广、江左、江右十个地方。
  
  这些地方因为有驰道,可以快速派出,以较小的代价轮换。
  
  朱翊钧已经准备好了,若是真有蝗灾,他也会学唐太宗李世民生吞蝗虫,以示与民共度灾厄的决心。
  
  没做皇帝之前,朱翊钧觉得李世民生吃蝗虫是在作秀,虽然皇帝愿意作秀,表演给百姓看就已经算是仁德了,毕竟有很多虫豸,演都不演。
  
  但做了皇帝之后,朱翊钧才发现,根本不是作秀,是为了安抚人心的逼不得已。
  
  泰西还能把所有的罪孽都归于神,反正没人能审判神,可大明这边没有神,只能把所有罪孽归咎于皇帝了,皇帝被杀就会死。
  
  为了安抚人心,在蝗灾剧烈的时候,就只能生吞蝗虫了,走投无路的自保之策而已。
  
  朱翊钧做好了生吞蝗虫的准备,并且和礼部沟通了其中的细节,最好让京师百姓也看到。
  
  蝗灾的时候,养多少鸡鸭都没用,因为蝗虫的密度一旦高于某种临界值,就会分泌一种毒素,蝗灾过境,结果只能是蝗虫飞蔽天日,塞窗堆户,室无隙地,数千里间草木皆尽,牛马毛幡帜皆食。
  
  以天命论,这就是对皇帝天命的重击。
  
  “老天爷究竟何意?”朱翊钧站在通和宫御书房门前,抬头看着天空纷纷扬扬的大雪,愣愣的看着。
  
  下雪了,而且很大,下的朱翊钧都有些迷茫,头发和眉毛上都是雪。
  
  他在祈年殿整整祈雪十日,天空万里无云,他把早就准备好的预案放了出去,打算硬抗今年的天变了。
  
  结果早上一起来,冯保连滚带爬跑到了寝宫外室,大喊大喜,下雪了。
  
  而且是鹅毛大雪,看这个架势,少说得下三尺厚。
  
  “陛下,这天变就这样,阴晴不定。”冯保重重的松了口气,这场雪简直是太及时了!
  
  旱极而蝗,这春天再没有降雨,今年三四月份的蝗灾,就会铺天盖地,弄得民不聊生。
  
  “下旨内阁,雪停后,去天坛祭天祈福,让天师张国祥写好青词,祭祀上天。”朱翊钧在雪地里走了好几圈,才抖了抖身上的雪花,对冯保下了圣旨。
  
  回应晚了也是回应,老天爷肯下雪、下雨就很不错了,不能奢求太高,这一场雪,至少北方不会从旱灾闹到蝗灾,百姓怎么也能收获一季的土豆。
  
  朱翊钧立刻马上决定去天坛还愿,而且还大动干戈,祭祀上天。
  
  在信仰这块,大明人总是表现出了灵活性,前脚还在骂贼老天,后脚就是老天爷的恩情浩浩荡荡。
  
  土豆,营养丰富,可以成为主粮,让人饿不死。
  
  有饭吃,是朱翊钧的疯狂呓语之一,和丁亥学制一样,皇帝提出的五间大瓦房,每一条都是疯狂呓语,但正在慢慢实现。
  
  正月十八日,雪停了,皇帝停早朝,带着群臣去了天坛,郑重的祭祀了上天。
  
  “从长崎总督府发来了消息,丰臣秀吉被暗杀了三次,两次侥幸躲过,一次负伤。”朱翊钧到全楚会馆蹭饭,在全楚会馆拿了一份倭国来的塘报,递给了张居正。
  
  胶州湾是个不冻港,从长崎出发的海防巡检,将消息传回了大明。
  
  丰臣秀吉这三次刺杀,一次比一次凶险。
  
  一次暗箭,直奔丰臣秀吉的胸口而去,一次炸药,剧烈的爆炸让丰臣秀吉负伤,在养伤期间,汤药里有了毒药毒死了奢员。
  
  这短短三个月的三次刺杀,丰臣秀吉可以用疲于奔命去形容。
  
  “而刺杀的原因,也非常简单,丰臣秀吉明白了极乐教没有宽恕、救赎这个概念,你承认有错,你就要持续认错持续付出更多的代价,丰臣秀吉打算反抗,武装清剿极乐教,才迎来了刺杀。”朱翊钧将另外一份守备千户所调查的案卷,也交给了张居正。
  
  张居正看完之后,思虑了许久,才开口说道:“我要是丰臣秀吉,我就跑到大明做个富家翁,大明不容,就去南洋,划片地,过自己的日子了,倭国,已经没救了。”
  
  丰臣秀吉这个猴子,不如织田信长这个大魔王,但丰臣秀吉也是少有的人杰了,现在如此狼狈。
  
  张居正面色凝重的说道:“倭国国朝构建的共识,已经异化,大和人这个名字,将彻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成为无人在意的浮萍。”
  
  倭国派遣了遣隋使、遣唐使,在漫长的交流中,倭国逐渐意识到倭这个字是个贬义词,所以取了礼之用,和为贵,在奈良时代,用和字代倭,用大和人自称。
  
  大和这个概念,是国朝构建最重要的共识,算是支柱之一。
  
  张居正完全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他以为倭国的国朝构建,会被战无不胜的大明军所瓦解,但结果却是共识被异化了。
  
  极乐教这个邪祟,简直是可怕至极。
  
  “先生,朕比较担心丰臣秀吉再次发动攻打朝鲜的战争,用对外战争纾解复杂的内部矛盾,一旦战胜大明,他就可以携带战争胜利的威势,解决国内问题。”
  
  “就像朕一样。”朱翊钧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他开了两副药,丰臣秀吉做不到,但是这种赌国运的孤注一掷,也有可能。
  
  大明必须要警惕倭国的孤注一掷。
  
  “做不到了。”张居正思索了一下,摇头说道:“除非他把极乐教给灭了,否则他就做不到,极乐教的成因非常复杂,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织田信长在布武天下过程中,没有清理掉的余孽在作祟。”
  
  大明远比极乐教可怕的多,除非丰臣秀吉有织田信长的军事天赋,用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在内战中不断凝聚人心,否则孤注一掷的赌国运,无人认同。
  
  政权的基本逻辑就是这样,可以残暴不仁,但不能输,军事失败,就是满盘皆输。
  
  “但还是要防范,尤其是要把对马岛控制好,防止狗急跳墙。”朱翊钧认可张居正的意见。
  
  大明和倭国之间的矛盾冲突,历经千年之久,正在走向终点,这个终点就只能是以一方彻底毁灭为结局,大明正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上,对倭国进行全面肢解。
  
  在文化上的肢解,极乐教做的比大明恐怖的多。
  
  “去年,倭奴贸易,有四万三千人,而南洋姐、倭国游女下南洋也有两万六千人。”朱翊钧拿出了第三本奏疏,万历十八年的倭奴贸易人数,和十七年基本一致,倭奴贸易已经来到了顶峰。
  
  倭国的青壮年以一种堪称恐怖的数字在快速下降,这可是青壮,不是老弱病残。
  
  小三角贸易的可怕,让皇帝都感到胆战心惊,倭国现在丁口拢共不过七百万,一年就是近七万青壮的流逝,这个比例,就是大明面对这样的人口流失都要抖三抖,遑论倭国了。
  
  在张居正看过之后,朱翊钧划去了这一行,扔进了火盆里烧成了灰,又搅了下,司礼监在之前,已经抄了一本没有倭奴贸易细节的奏疏。
  
  不记录就当不存在。
  
  “更没办法反攻大明了,没人。”张居正面色凝重的说道:“陛下,极乐教的喧嚣,快要落潮了,这种邪祟,倭人也接受不了,慢慢就会被广泛反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