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678章 丧钟为谁而鸣

第1678章 丧钟为谁而鸣

第1678章 丧钟为谁而鸣 (第1/2页)

华夏宣布可以自行生产等效7nm芯片的消息如同一场风暴,很快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
  
  相比之下,大卫·特莱之前在HelionEnergy发布会上的豪言壮语,则仿佛成为了遥远星系的微弱回响,被这片由“华芯国际”、“7纳米”、“量产”构成的声浪彻底淹没。
  
  西方世界长久以来赖以自持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线,在事实面前轰然崩塌。
  
  正如常浩南所预料的那样,原本西方世界面对华夏的唯一心理优势,就在于其自认为掌握了生产新一代半导体的关键命脉,而几乎所有高新技术行业又全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半导体有关。
  
  他们因此坚定地相信,华夏之前的所有反制措施都是虚张声势。
  
  只要继续坚持下去,就一定是华夏方面率先耗不下去,最终选择让步,或至少坐回到谈判桌前。
  
  但前一天晚上的华夏新闻,却无情地戳破了这种美梦泡泡,直接宣布了“依靠半导体产业限制华夏发展”这一根本思路的破产。
  
  近乎窒息的错愕之后,是舆论场的剧烈痉挛。
  
  金融时报甚至带上了一丝宿命般的感慨,直言若华夏的声明被证实,将标志着“一个由西方主导关键技术标准的时代正加速落幕”,其影响远超贸易争端,触及全球权力结构的深层根基。
  
  尤其是一众美国媒体,自然不可能如此轻易地投子认负。
  
  华尔街日报科技版主编查尔斯·霍顿盯着屏幕上反复播放的新闻画面,纠结许久之后,最终在标题栏打下一行字:
  
  《迷雾中的光芒?华夏新技术宣称亟待独立验证》。
  
  文章充斥着技术性的质疑:良率是否真达量产标准?设备核心部件是否完全自主?产能规模几何?
  
  字里行间透着一股不愿相信的挣扎。
  
  纽约时报则试图从宏观层面解构:
  
  《华夏宣称的突破或将重塑全球科技供应链》。
  
  其分析虽显克制,但核心论点仍是“宣称不等于现实”,暗示这可能是在高压下释放的烟雾弹,旨在动摇对手的决心。
  
  并看似客观地呼吁“审慎观察,等待进一步验证”。
  
  局面似乎就这样僵持了起来。
  
  不过,这些质疑,其实早已经在预料之中。
  
  因此,相关报道并不仅仅是一次。
  
  而是……
  
  一个系列。
  
  翌日晚七点,熟悉的新闻片头曲再次成为全球焦点。
  
  《自主创新铸‘芯’魂》的第二集,准时与观众见面。
  
  同样是一段时长为5分30秒的内容。
  
  只不过跟前一天不同,今天的五分半钟被分成了三个部分,分别报道了三条相互之间存在联系的新闻——
  
  “我国5G通信网络建设再传捷报,首批五座试点城市已提前三个月全面完成主城区的5G网络覆盖工程,网络运行稳定高效,用户体验显著提升……这标志着我国在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画面切换,密集的5G基站点如蜂巢般出现在城市的模拟地图上,工程师们则在机房内监控着满负荷运行的设备。
  
  “供应充足”四个字,无声却有力地驳斥了所有关于芯片产能不足的猜疑。
  
  没有海量、稳定、高性能的通信芯片支撑,如此规模的基站建设与提前覆盖根本无从谈起。
  
  随后的第二条: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级计算机‘高性能计算-7’(HPC-7)今日在鹏城国家超级计算中心正式投入运行。”
  
  镜头掠过这座由无数黑色机柜构成的庞然大物,辅以女配音员庄重激昂的嗓音:
  
  “HPC-7系统峰值计算能力首次突破100petaFLOPS(相当于每秒十亿亿次浮点运算)大关,综合性能跻身全球前列。该系统核心处理器及加速部件均采用我国自主设计和生产的先进计算芯片……”
  
  这无异于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几天前还在媒体上宣称“华夏已被排除出超算竞争”的大卫·特莱脸上,更以无可辩驳的硬实力,为国产芯片的性能与可靠性做了最雄辩的背书。
  
  而最杀人诛心的,还当属最后的第三条:
  
  “为满足国内外市场对先进制程芯片的强劲需求,华芯国际宣布,其位于津门BHX区的半导体制造基地,将于2015年底前完成第二条等效7纳米工艺生产线的建设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