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洪荒:吃出一个混元大罗 > 第356章 李耳孔丘证道,灵明石猴出世

第356章 李耳孔丘证道,灵明石猴出世

第356章 李耳孔丘证道,灵明石猴出世 (第1/2页)

稷下学宫的这次百家论道,足足持续了三年时间。
  
  三年,诸子百家,论道争锋,思想碰撞,战火连天,极致升华。
  
  最终道家,墨家,农家,法家,兵家,儒家,释家,阴阳家,脱颖而出,名列前茅。
  
  其中,犹以道家,儒家最为靠前。
  
  然二者之道却并不相同,反倒是有针锋相对之意。
  
  道家讲究出世,而儒家讲究入世,李耳与孔丘在稷下学宫辩论了三年都未能说服对方。
  
  论道结束,诸子百家离开稷下学宫,有的继续周游列国传播思想,有的则是辅弼君王借君王之势稳固学派思想。
  
  弹指间,又是十年过去。
  
  这一日,陈国的一处山洞中,盘膝而坐的李耳缓缓睁开双目,口含天宪阐述大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李耳这是立下了道家的核心思想,他话音刚落的瞬间,道家气运,猛的攀升,远远盖过了其余百家。
  
  其余学派中人,都露出了惊叹之色,李耳阐述天道玄妙,让道家一举来到了诸子百家首位,当真是利害。
  
  宋国,庄周听到李耳的话后,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原来如此,道法自然,好一个道法自然,有这般心态,何愁不能逍遥自在?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庄周大彻大悟,诵出《逍遥游》,同时将自身所创之学派,归入道家之中。
  
  鲁国,一草堂中,孔丘坐在上首,下面,则是其门下七十二弟子。
  
  孔丘年龄大了,但依旧龙精虎猛,须如钢针,一身腱子肉,毫无缩水。
  
  年龄越大,心境层次越高,孔丘向众弟子讲道:“对待恶人,吾等要有抡语的精神,传播思想,教化世人,吾等要用论语,尔等可听明白了?”
  
  以颜回为首的七十二弟子,尽数起身,拱手道:“弟子明白。”
  
  七十二弟子身上,涌出浓郁的浩然正气。无数浩然正气,又纷纷影响了孔丘!
  
  “嗡!”虚空微颤,一股无法形容的浩然正气,自孔丘身上爆发,席卷虚空!
  
  无数儒门弟子,心有所感,纷纷朝着孔丘的方向,拱手参拜:“孔丘先生,当为万世师表。”
  
  论语,仁义礼智信,教会了一个人,如何做人;抡语,则教会人,在面对恶人的时候怎么做。
  
  抡语加上论语,孔丘万世师表之称,名副其实。
  
  孔丘身上,气运节节攀升,反哺至了方丈岛的孔宣身上。
  
  孔宣却是没有接受这些气运,而是将这些气运通通融入了凤族之中。
  
  与此同时,法家,墨家,农家,阴阳家等,也各自立下了道统,巩固气运!
  
  时间一晃,又过了五年时间。
  
  这五年里,各个国家之间愈发乱了,诸子百家争鸣,诸国战火绵延不断,特别是七国,纷争不断。
  
  魏武卒,秦锐士,赵边骑,齐技击,皆以一当十,天下无敌。
  
  这日,李耳,骑着青牛,悠悠来到函谷关外。
  
  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为天下第一关。
  
  函谷关守将,为尹喜,他崇尚道家,一早便得知了李耳要来函谷关的消息,故早早准备着。
  
  这一日,尹喜去城头进行日常巡防,忽见天边紫气东来,滚滚三万里。
  
  尹喜大惊,面露激动,“先生要来了,快,开城门,吾要亲自迎接先生。”
  
  尹喜打开城门站在门口,片刻后,便见一须发皆白的老者,骑着青牛,缓缓向函谷关而来。
  
  尹喜连忙上前迎接,态度十分恭敬:“函谷关守将尹喜,拜见先生。”
  
  尹喜十分热情的邀请李耳到函谷关中做客。
  
  李耳本想拒绝,但尹喜太过热情,李耳只好暂时住下。
  
  李耳住了数日,尹喜用心侍奉,十分周到。
  
  这一日,李耳告辞,尹喜又恭敬送李耳出了关。
  
  青牛上,李耳看着尹喜,忽然笑了笑,从怀中取出一本书,递给了尹喜,“此物收好,可自行参悟,也可留给后人。”
  
  李耳说完,一拍青牛,青牛顿时发出哞哞叫声,向前走去。
  
  人间界,李耳出了函谷关,身上气息愈发浩瀚,仿佛他本身便是这世间的最本源的道理,一举一动,皆有无上的大威严笼罩!
  
  鲁国草庐中,一身腱子肉的孔丘,突然睁开眼睛,他起身,提起了身旁的巨剑道:“道家那老头要功德圆满了,吾儒家与其在思想上交锋多年,今日吾要与他进行最后一次辩论。”
  
  说完孔丘翻身骑上了大象,大象迈着踏实,稳健的步伐,一步跨出便已经来到了函谷关。
  
  随后又是一步,就出现在了函谷关外。
  
  关外,是一望无际的平原,黑土肥沃,野草青青,碧绿欲滴,青牛喜不自胜,啃着鲜嫩清甜的嫩草,发出了哞哞叫声。
  
  青牛边吃着草,边徐徐向前,行数十步后,青牛猛的停下了脚步,发出了粗喘声。
  
  对面不知何时,一只大象驮着一壮汉走来。
  
  道门掌教,李耳,儒门,万世师表,孔丘,自稷下学宫论道十五年后,第二次相见了。
  
  孔丘翻身从大象上跃下,背负着巨剑,对着李耳拱了拱手道:“李先生,好久不见了。”
  
  李耳同样从牛上跳下,回了一礼:“孔先生好久不见。”
  
  道家和儒家思想虽然相悖,但这并不影响李耳和孔丘互相欣赏。
  
  两人席地而坐,开始了最后一次的辩论。
  
  双方从何为道开始说起,以各自学派的思想阐述天地大道,随后又从大道转向该如何治世。
  
  两人辩论的时候,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如此异象只有在圣人讲道之时才会出现。
  
  这一辩论持续了七七四十九天。
  
  四十九天之后,孔丘率先起身道:“此论是吾输了。”
  
  李耳摇摇头:“哪有什么输赢,不过是对道的理解不同罢了!”
  
  说罢李耳呵呵一笑,翻身上牛,青牛依旧是不疾不徐的前进着,李耳口中开始诵念那《道德经》,每念一个字,李耳周身的气息便会强大一分。
  
  《道德经》念完,李耳聚诸子百家气运于一身,跨出了那一步,凝聚混元大罗金仙道果,证道成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