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偶然值林叟
第六十章 偶然值林叟 (第2/2页)林三犹豫了一下方才说道:“的确是有,而且也十分妥当,不过有些过于靠近大山了,蚊虫实在是多了些。”
钱端礼连连摆手:“无妨无妨,这种时候哪里还能计较这些?”
林三无奈,只能对亲信家人使了个眼色,随后就寻来两辆马车,带着钱端礼与陆九渊二人向城外走去。
陆九渊有心想要拿着令牌到陆氏商号中调集人手,却因为钱端礼走得实在是匆忙,不得不叹了口气,上了另一辆马车。
到了下午时分,一行人走出城外,将北港的嘈杂抛之脑后,大片的农田也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宝岛被一座中央山脉分成东西两部,东侧平原稀少,西侧的平原相对广阔。
当然,也只是相对罢了。这片已经进入大开发状态的狭长平原地带南北三百多里,东西不过百里。
毕竟,不能指望一座孤悬在外的海岛犹如华北中原膏腴之地般壮阔。
而更加理所当然的是,对于以农耕立国的汉人来说,莫说平原了,就算是山地都能玩出花来。
那些阻拦自家种地之人,自然是罪大恶极,死不足惜的。
正所谓,我也想要与人为善,但你踩我地干嘛?
对于汉人的这种态度,世世代代居住于宝岛的山地野人自然是懵逼的。
天可怜见,平日里渔猎生活好好的,时不时还能将猎物的头挂在房顶上,隔三差五还能吃个人打打牙祭,怎么就突然要改变生活方式了?
这就是标准的主客矛盾,事关生存资源的斗争,乃是不死不休的。
也因此,在出了繁华的北港城之后,除了大片的农田之外,比较显眼的就是一个个坞堡庄园了。
这些庄园有的依照地形而建立,有的则干脆平地起塔,围绕着一座高高的箭塔来设立围栏院墙。
有些坞堡墙上已经遍布青苔,似乎建成许久,有的则是刚刚搭建几处土木结构,工地上正有人光着膀子扛木烧窑。
林氏一群人在崎岖的道路上缓缓而行,到了傍晚时分,方才抵达了最靠东边的一处建立在小丘之上的坞堡。
此处再往东已经可以明显看到有丘陵山脉起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防备野人骚扰平原的前线了。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这座林氏坞堡明显是有些不同的,军事色彩更加浓郁,箭楼更多,土石做的城墙之上,还加盖着数道木制的厢篷。
坞堡之外,有两条河沟从身侧的北港河中引水,如同环臂一般将坞堡抱在其中,形成宽约三十步的护城河。
坞堡之中连个老弱都无,百余人皆是青壮汉子,在马车进入坞堡时,大多数人正在拉弓射箭,舞刀弄棒,打熬筋骨。
钱端礼脸色有些苍白,有心想要问一句,你们林氏是不是在阴养死士,却因为身处坞堡之中,根本不敢询问。
陆九渊却是看得很开。
他就是抚州金溪人,家乡山地众多,其中多的是剿都剿不完的盗匪,宗族如果不团结一致,发展武力,说不定哪天就被吃干抹净了。
只不过陆九渊还是有些疑问的:“林三,你们林氏也算是豪商大户了,又在建立北港城时出了大力,如何不找个靠西的宝地建庄园,而是来到这危险之地?”
林三昂首挺胸,似乎有些自得之态:“回禀陆先生,正是因为我林氏乃是为北港出了大力,方才要拼力保护北港;而若没有这份直面野人的勇力,又如何能让海上英豪服气呢?”
陆九渊立即听明白了,并且微微点头。
权力与义务往往是相辅相成的,想要权力,就得完成相应的义务。
说句难听的,如今宋国之所以成为这副模样,说到底不就是赵构只想要皇帝的权力,而不想要保卫国土的义务吗?
几人说话之间,林三已经将两人引到了坞堡最大的两处客房中,脸上露出一丝歉意:“两位官人暂且住在此处吧,地方虽然不好,却还是能住的。
我猜那泼李三也不可能在北港久居,我林家儿郎们在城中遍是耳目,探出讯息来后,立即来告知两位官人。”
钱端礼连连点头,而陆九渊则是看着昏暗的客房,微微一叹,心中只觉得这趟差事着实辛苦,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完事。
直到这时候,已经快忙昏头的林宗臣方才在北港得知此事。
他心中骂了一句林三多事。
将这两人安置在北港城中的林府大宅中,难道泼李三还能冲进来不成?
吃饱了撑得非得带到城外坞堡?
但林宗臣也明白,钱端礼与陆九渊二人毕竟是有些身份的,他俩想要做的事情,又哪里是林三能阻拦的?
所幸只待几天罢了,只要这二人不出坞堡,总不会出大乱子的。
第三日,林宗臣就得到了个晴天霹雳的消息。
两位官人被野人掳到山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