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1章 时代的落幕(第三更,求订阅)
第1921章 时代的落幕(第三更,求订阅) (第1/2页)9月12日,莫斯科。
位于市中心乌克兰大饭店,是莫斯科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属于钢铁时代“七姐妹”建筑群之一。
因为其靠近克里姆林宫,所以通常用于接待外国元首。
这座酒店也是李毅安此行的下榻之处,刚刚从导师格勒返回的李毅安,这会站在套房的落地窗前,
窗外的莫斯科笼罩在晚夏的阳光之中,在河边,有很多穿着漂亮衣裙的俄罗斯女郎,她们正在抓住夏天的尾巴在那里尽情的展示着自己窈窕的身段。
手里端着一杯咖啡的,思考着接下来的行程。虽然行程都是克里姆林宫那边安排好的,但是,也有一些自己的计划,比如说去拜访一些老朋友。
在莫斯科他还是有一些老朋友的,赫鲁晓夫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现在赫鲁晓夫身体原因正在医院治疗,所以勃列日涅夫并没有以及答应下来。
“临走之前总是要去看一看的。”
就在李毅安自言自语着的时候,房门被轻轻叩响。
“阁下,”
张泽远的声音从门外传来,罕见地带着一丝犹豫:
“有位苏联官员请求见您。”
李毅安皱了皱眉,转身说道:
“让他进来。”
门开了,一位身着深色西装的苏联官员走了进来,神情肃穆。他的目光在李毅安脸上短暂停留,随后用低沉而正式的语气说道:
“阁下,我代表苏联政府通知您——苏联公民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于今天上午病逝。”
李毅安的手指微微收紧,咖啡杯在他掌心晃动了一下。他沉默了几秒,才缓缓开口:
“什么时候的事?”
他的语气中带着疑问。
“上午九点十七分。”
李毅安的呼吸停滞了一瞬。
他原本计划在访问期间去探望赫鲁晓夫,但被告知对方病情严重,不宜会面。
他以为还有时间,以为还能再见到这位曾经与他激烈交锋、却又在某些时刻展现出奇特默契的对手。
不,不是对手,应该说是朋友。
其实一直以来,李毅安都拿他当朋友的。而且他们两个人确确实实是朋友。
可现在,一切都来不及了。
“好的,我知道了。”
李毅安点了一下头,然后说道:
“请你转告你的上级,我将会出席赫鲁晓夫的葬礼。”
李毅安并不是在征求对方的同意与否,而是在告诉他们他一定会出席的。
经过一个小时之后,他就收到了官方的回复允许他参加葬礼。
显然克里姆林宫也是知道他们之间关系的,毕竟,在赫鲁晓夫被勃列日涅夫风的宫廷政变推翻之后,他是唯一一个获准探望赫鲁晓夫的外国领导人。
现在赫鲁晓夫去世了,正在莫斯科的他又怎么可能不参加呢?
——
次日,莫斯科新圣女公墓
赫鲁晓夫没有被安葬在克里姆林宫红墙下的苏联领导人公墓,而是被低调地葬在了新圣女公墓——这个决定本身就意味深长。
葬礼很简单,甚至称得上冷清。没有盛大的国家仪式,没有铺天盖地的官方讣告,只有寥寥数十人站在秋雨中,沉默地向这位曾经的苏联最高领导人告别。
根据命令,任何苏联民众都不允许接近新圣母公墓,在公墓外,到处都是KGB的军警。
李毅安站在人群的最前方,他是唯一出席其葬礼的外国领导导人——在另一个世界,赫鲁晓夫的葬礼是悄悄进行的,只有克格勃特工人员及家人亲友进入公墓,还有几个允许进入公墓的外国记者。
勃列日涅夫这样安排,意味深长。他知道赫鲁晓夫斗争经验很丰富,当年能清除贝利亚,赶走马林科夫,没有一定的政治手腕,恐怕很难做到。
所以,他需要通过对赫鲁晓夫的严密监视来确保他不至于东山再起。
唯一得到特殊对待的就是李毅安了,上次他访问莫斯科的时候与赫鲁晓夫进行了单独的会面。
而这一次呢?
原本按计划他们是应该会面的,可是却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而勃列日涅夫之所以同意他参加葬礼,有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想了撇开关系,以此告诉李毅安他和赫鲁晓夫的死没有关系。
对此,李毅安并不怀疑,不是相信勃列日涅夫的人品,而是知道他没有这个胆量。
而且另一方面,赫鲁晓夫确实是在这一年去世的。
此时那个由苏联著名雕塑家恩斯特·涅伊兹韦斯内设计黑白相间的花岗岩墓碑上还没有建成——那座上半部分是纯白的,下半部分是纯黑的,象征着赫鲁晓夫复杂而矛盾的生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