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清洗
第二十三章 清洗 (第1/2页)飞檐点金,彩绘承尘,规制比起紫禁城也不逊色多少的西京皇宫中。
青铜大乐鸣响。
在其中一座雕梁画栋,处处显着无边气派的大殿里。
一群披坚执锐,煞气盈野的悍勇军卒,正在抚南将军刘文秀的指导下排练祭舞。
虽说大西实际上是由一群农民起义军建立的政权,但毕竟建国已近甲子,该有的排场礼制可是一样都不能少。
七日后大西王要飞升成仙,不仅仅让其余三国如临大敌,也是件让西京城满朝文武,在法理上必须珍而重之的头等大事。
到时候,只要另外三国皇帝不是草包,必定会派出人手来搞破坏,中断张献忠的飞升仪式,否则真让这个血手人屠成了久驻于世的杀戮圣者,那天下格局定然会发生他们不愿看到的变化。
“皇上,那秦武是个好苗子,您真不考虑把他收入麾下?”
身着朝服的渔功曹瞅着龙椅上正强忍刺骨之痛,将尖刺手镯套进腕子的张献忠,忽然开口谏言道。
“若说在你派他去雅州之前,我或许还会考虑考虑这个来历不明的常山人。但现如今,他已是巴虺的眷属,我可不想为了一个分身乏术的圣者,恶了修罗跟巴虺的关系。”
张献忠瞥了眼还在流血的腕子,面色如常,不怒自威。
“那他观摩【受血】一事?”
渔功曹目光微凝,试探道。
“让他来吧,暂将他编进定国的安西营,留我身侧,无需上阵杀敌。”
张献忠伸手捋了捋胡须,拍板道:“毕竟他也历经九死一生,从蛇邑给我带回了这件宝贝。在他还未离开大西的这段时间,若还有什么要求就尽量满足吧。”
“是。皇上可还有什么吩咐?”
渔功曹微微躬身,进而问道。
“定国这段时间抓到的舌头不少,我没兴趣知道他们是哪家派来的。但有一点,受血绝对不能出现任何纰漏!”
说到这段时间其余三国埋进西京城的钉子,张献忠虎目一张,冲天煞气勃发,冷声道:“给杀部现在所有得闲的招讨卒发任务,让他们协助安西营,给我查,哪怕掘地三尺,也要把那帮敢在这节骨眼上来捋虎须的贼人全都揪出来!”
“奉皇上圣旨,自即日起,往后一旬,任何人不得踏出家门,违者重罚,情节甚者,斩!”
中气十足的呼喝声从长街传入房间,秦淮坐在窗前,眉头紧锁地看着外面落雨纷纷的冷清街道,街道上没有多少人,只有一行顶盔贯甲的彪行壮汉骑着马,伴随哒哒蹄声,向着皇城内冲去。
这已经是最近几天的第二十七批人了,他们身上的气息还有他们刻意挂在腰间的腰牌,都让秦淮明白,这些人都是杀部的大西军派出去收集天灵地宝的招讨卒。
在完成任务后,他们都回西京交接了。
虽然按时辰来算,这才算黄昏,可因为空中阴沉沉的雨幕,基本上已经变得跟夜晚差不多了。
不但人少,而且此刻整个西京一副风雨欲来的样子,如同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众人心头。
“好像从我来到这里以后,这雨就没停过?”
秦淮望着天,仔细回想着他来到果实后的处境,似乎还真是没有晴天,一直都是这种细雨连绵的天气。
“川蜀之地也有黄梅雨季么,没听说啊。”
正当秦淮喃喃自语之时,一只机关鸟从空中掠过,紧接着又远处划了一大圈后,稳稳地落在他面前的窗沿上。
秦淮认识这种鸟,这是杀部利用兵甲机关之术制造出来,用于传递信息的鸟,而此刻它那鸟腹中正有一个四四方方的密匣。
当秦淮打开密匣取出信函,看清楚上面的内容后,当即站了起来。
“总算要开始了。”
语出话落,秦淮衣袍猎猎,已如展翅大鹏般向着杀部衙署方向冲去。
等他走过插有猩红巨剑的院子,紧接着顺着暗门抵达当初那布满屏风的大殿时,发现那些屏风全部撤了下去,被人替代。
不知道是否出于保密的需求,墙上的油灯并没有点燃,让整个空间变得无比昏暗。
哪怕以秦淮现如今绝佳的视力,也只能看清这黑暗中那一团团零散的人影,而无法看清楚这些人的样貌,唯有走得很近才能看清这些人的脸。
“有司辰之力在干扰?”
从这些人群中穿过,一直来到最前面,秦淮才停下脚步。
用余光打量着这些或站或蹲的人群,他们身上那些各种古怪的气息散发出来,简直让感知敏锐的秦淮浑身刺挠、如芒在背。
这些招讨卒低沉模糊的议论声相互交织在一起,再配合着这大殿内压抑的气氛,让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感到有些喘不过来气。
“魏兄,可是受血要开始了?”
将目光从这些招讨卒身上收回,秦淮望着身侧大变了模样,穿着规规矩矩的魏孝廉,主动开口攀谈道。
“还有两天。”
魏孝廉扭过头来,向着秦淮点了点头。
“魏兄,这些人都是西京城的招讨卒?”
秦淮向着其他人张望道。
“不止,还有其余州府的,甚至还有萨师从藏域请来的几个大喇嘛,呵呵,皇上这下可是要动真格的了。”
“藏域?”
秦淮脑海中闪过那枯槁似败木的老喇嘛,左右看了看后,确实看到远处墙角有几个带着喇嘛头冠的人,正散发着似有若无的死亡气息。
“魏兄,这人都齐了吧,怎么没见渔功曹?”
秦淮再次开口问道。
“渔老头正跟其余几位甲侯商讨接下来的事情,恐怕要过会儿再来.”
魏孝廉话没说完,只听“哐”的一声清脆锣响,在场所有人都向着锣声方向看去。
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血火照亮了还没来得及换下朝服的渔功曹,和他身后那四个气势彪炳、腰间缀着鎏金腰牌的奢遮人物。
见渔功曹露面面,大殿内的议论声顿时逐渐变小了不少。
“魏兄,杀部没有尚书侍郎什么的吗?渔功曹就是老大?”
秦淮瞅着那四人有意遮挡、无法看清的面部,小声向身边魏孝廉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