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 第三百八十四章 老奴请缨

第三百八十四章 老奴请缨

第三百八十四章 老奴请缨 (第2/2页)

童贯本可凭借前半生功勋流芳百世,却因为他的野心和贪功,最终落得身首异处、遗臭万年的结局。
  
  这一世的童贯,同样有野心,也算受到赵俣重用。
  
  奈何,赵俣根本就不像赵佶一样,把所有一切都押在童贯身上,而是同时提拔了众多帅才、将才。
  
  这就使得童贯的野心始终不能得到完全释放。
  
  他想为大宋开疆拓土,想要在青史之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让后世之人谈及大宋将帅,除了那已作古的王韵、狄青、章楶,还有他童贯的名字。
  
  可惜,一直都没有这样的机会。
  
  童贯不是一个甘心老老实实等待机会的人。
  
  童贯利用他身处大宋最西北的优势,多年来,一直在研究西域诸国,并且一直在招募熟悉西域的人才,他甚至亲自跟随西域商人出使过西域诸国,为的就是,有朝一日为大宋收复西域。
  
  只可惜,赵俣认为,西域诸国群龙无首,彼此之间还不和,甚至彼此之间还是敌对状态,短时间内根本就无法对大宋形成威胁,而东北的金国和草原上的蒙古人就不同了,他们才是真正能威胁到大宋统治的。也正是因为如此,赵俣将战略重心始终放在东北与草原方向,对童贯收复西域的构想不置可否,既未明确支持,也未直接否决。
  
  赵俣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反而让童贯心中的执念愈发炽烈,使得他更加用心研究西域战略。
  
  不仅如此,在童贯的主持下,大宋还修了一条贯穿大宋西北,通过河西走廊,出玉门关,直至龟兹国的铁路。
  
  为了不耽误他将来运兵,童贯修的还是十轨并行的铁路(其中四条是走陇右)。
  
  这条铁路可以说是“一带一路”的源头,它大大增加了西北地区的贸易。
  
  这也是赵俣支持童贯修这条铁路的原因之一。
  
  总之,这些年,童贯一直都没闲着,而是积极为收复西域做着各种各样的准备。
  
  同一时间,童贯积极讨好赵俣,仗义疏财,出手慷慨大方,无论是后宫嫔妃、宫女宦官,还是道士近臣,都可以从他那里得到好处,他从不吝啬。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童贯投入了这么多,终于得到了回报。
  
  这天,童贯突然收到了赵俣准备派人去可敦城取那里的二十多万匹战马的消息。
  
  远征西域,必须要有战马,而且数量绝对少不了。
  
  童贯觉得,可敦城的这二十多万匹战马就是为他的梦想而生的,他要是能帮大宋得到这二十万匹战马,他为大宋收复西域这件事十有八九会成功。
  
  于是,童贯立即从西北返回东京汴梁城,向赵俣请缨:“老奴愿率西军去为官家取战马。”
  
  童贯的提议,让赵俣很是动心。
  
  别看此时的童贯已经六十来岁了,但他与寻常宦官的阴柔不同,他生得虎背熊腰,肩宽几乎与身高同宽,常年穿着的锦袍被臂膀肌肉撑得线条紧绷,行走时身姿挺拔如松,全无半分佝偻之态。双手骨节粗大,掌心布满厚茧,那是常年握弓练力留下的痕迹;说话时声线洪亮如钟,不似宦官的尖细,与人争执时,单手按在桌案上,竟能让实木桌面微微下沉,尽显蛮力。
  
  历史上,他七十多岁时,还能骑马在大宋各地来回奔波,要不是被赵桓给处死了,以他的身体强度,活到八九十岁,一点问题都没有。
  
  关键,童贯常年在西北征战,自湟川之战起,便习惯了风沙、严寒与长途奔袭,他身形魁梧,能顶风冒雪勘察地形,即便数日不眠,仍可凭借强悍体魄稳定军心。
  
  而童贯所统领的西军,更是历经西疆战火淬炼,将士们多出身西北苦寒之地,自幼耐受风沙磨砺,不仅能在恶劣环境中保持战斗力,更擅长步兵与骑兵协同作战,面对辽国精锐骑兵,亦有成熟的应对战术。
  
  说穿了,此次去可敦城,是一场与自然天险、强敌精锐的双重博弈。自大宋出兵,需先穿越千里草原,此处无固定路径,每逢雨季,泥泞沼泽能陷没战马马蹄,腐草瘴气更易引发军中疫病;入沙漠后,昼夜温差可达数十度,白日烈日炙烤甲胄,烫得将士难以触碰,夜间寒风如刀,能穿透棉甲直刺骨缝,且水源稀缺,往往要靠将士背负水囊,在沙海中寻踪隐秘泉眼。
  
  沿途更需提防草原部落的袭扰,这些部落熟悉地形,常以小股骑兵突袭粮道,若不能及时应对,轻则损失粮草,重则动摇军心。
  
  而抵达可敦城后,面对的是两万辽国精锐骑兵,他们皆为一人多马配置,机动性极强,既能发起冲锋撕开阵型,又能快速撤退避免损耗,且城中粮草充足,依托坚城固守,绝非易与之辈。
  
  这般艰苦的远征,对兵力的身体素质、耐力与战斗经验,都有极高的要求。
  
  纵观大宋的各支军队,可能也只有西军最适合干此事了。
  
  ——其他宋军,虽装备精良,却鲜少经历长途远征,更难适应草原沙漠的极端环境。因此,无论是应对沿途的自然险阻,还是抗衡可敦城的辽军,西军都是此次远征的合适之选。
  
  虽然赵俣已经有些动心了,但他还是问了童贯一句:“爱卿可有把握?”
  
  童贯沉声说道:“若不得,臣愿死。”
  
  赵俣问:“爱卿准备率多少人马前往?”
  
  童贯对答如流:“三万精锐,五万战马,骡驼各五千,多带虎蹲炮、轰天雷,确保此战必胜……”
  
  这人带的多了,消耗太大,一旦失败了,大宋难免会元气大伤;而带的少了,到了可敦城,打不过那两万一人多马的精锐辽骑兵,也是没用。
  
  童贯选择率领三万精锐宋军前往可敦城,数量上还是能兼顾稳妥和可控的,而且,童贯准备用虎蹲炮和轰天雷去击败那两万精锐辽骑兵,也是比较可行的。
  
  至此,赵俣基本上已经定下来了让童贯和西军去执行这个任务。
  
  当然,还有一些细节,有待商量和定夺……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