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六章 老调重弹
第六百七十六章 老调重弹 (第1/2页)李天明知道姜红英是什么意思,925块钱的价格,对绝对大多数的海城市民来说,的确是个不小的负担。
可既然是人们口中的大件儿,那自然不是所有人都能消费得起的。
就连上级领导提出的工作目标,也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不是让所有人一起富起来。
消除贫富差距是一项长期工作,根本不可能一蹴而就。
像之前那样搞一平二调,劫富济贫式的一刀切,让所有人都处在同一条标准线上,事实已经证明根本行不通。
身为新闻工作者,为底层人民发声是没错,可也没必要举着大旗来讨伐他啊?
老姜,我每年花在《海城日报》上的广告费,也不是个小数啊!
李天明心里吐槽,面露无奈。
“价格是之前做过市场调研,并且结合生产成本定下来的,当然也考虑了人民群众的收入情况。”
“所以,你的意思是,这个价格是老百姓能消费得起的!”
“我指的是一部分人,电冰箱放在目前来看,仍是一个奢侈品,但是,我相信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的收入会越来越高,同样,我们也会尽力压低生产成本,真正做到把实惠留给人民群众!”
别再继续这么话题,已经差不多了!
好在姜红英比以前成熟得多了,要是几年前的她,非得刨根问题不可。
接着,姜红英又按照两人事先商量好的,提出了几个问题,让李天明有机会好好的介绍了一番海尔电冰箱。
“的确,海尔电冰箱是引进了西德利勃海尔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在性能上,我觉得可以超过目前国内大多数品牌的电冰箱,特别是在节能方面,开机一天,耗电不到两度,从这一方面,也可以适当地减少人民群众的压力!”
“我们的目标第一步是完全国产化,目前已经实现了90%,下一步就是要在技术上实现超越,最终达到技术全面国产化!”
目前这一批产品的90%配件,是在国内完成制造的,只有冷凝器和很少一部分依旧需要从德国进口,这也是利勃海尔方面要求的。
不是这一批配件必须从他们那里采购,而是,所有配件必须符合海因里希为首的工程师的技术标准。
达不到标准的,不能上机组装,为了尽快上市,只能先从利勃海尔手上采购。
这也使得成本增加了很大一部分。
同样标准的冷凝器,国产的只需要80多块钱,从西德采购,价格则高达120,还是美元。
厂内的技术科已经组织起了攻坚小组,苏同顺更是当着李天明的面,立下了军令状,如果年底还不能实现电冰箱的配件完全国产化,他这个技术科的科长主动辞职。
至于技术全面国产化,目前说还为时尚早,不过还是要立下远景目标,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我们厂的经营理念就是,提供优质产品,服务千家万户。”
采访结束,姜红英心满意足的走了,李天明暗暗松了口气,这女人越来越不好对付了!
“这就是王主任的外甥女吧?”
李天明接受采访的时候,马援朝始终在一旁,姜红英提出的一些问题,就连他都不禁为李天明捏了一把汗。
“没错,《海城日报》的副主编!”
李天明说着,看向了马援朝。
“马局,我刚才说的……没啥大问题吧?”
呃……
马援朝仔细会议了一下。
“应该没说什么不该说的……吧?”
你问我呢?
李天明确实没说啥不该说的,可是,当发生在百货商店的这一幕被刊登在报纸上以后,还是引起了一些人的不快。
“同志们,同志们!”
看着张卫青,不对,现在改名叫张卫平了,看这名字就知道,改名的意图,目的性十足。
“你们看看,你们都来看看,资产阶级的享乐思想,已经在荼毒我们的人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