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看看我带谁回来了~
第二章 看看我带谁回来了~ (第1/2页)烽山之上。
山庄坐落于主峰山腰,其内房舍千幢,门徒不下三千,如今内外还围聚了不少凑热闹的江湖走卒,在山门内摆着擂台。
而烽州各派掌门和外来江湖名流,则都在隐龙潭附近落脚。
隐龙潭为烽山派的开山祖师,意外发现的一处宝地,周遭灵气充沛偶尔还会孕育灵宝,周遭石崖上还刻着些许习武心得和诗句,后经多方考证,确认为古时武祖学艺之处。
发现此地的段家祖宗,随之就在此落脚开荒,每年都会举行祭奠,经过数代人打拼,慢慢成为了如今的西北龙头。
武祖作为两千年来天下间最后一位立教称祖的正道修士,还留下一部‘龙骧伏应决’作为超品入门教材,早已经被后世之人神化,不光南北朝堂立有武祖庙,武道门派也都认其为祖师爷。
为此大部分武人来峰山祭奠武祖,并不是段月愁邀请,而是和谢尽欢一样,想瞻仰武祖故居自发前来。
峰山派也不好把武祖故里划为私人地盘不让外人瞻仰,于是就变成了烽州各大门派一起祭奠,这场集会,也就是‘峰山会’名字的来源。
虽然外面传的神乎其神,但隐龙潭其实就是个深不见底的水潭,除开灵气充沛风景不错,段家也没发现太多特殊之处。
为了保护遗迹,段家在隐龙潭周边修建了护栏,还立了个威风凛凛的石像,下方铭刻武祖生平事迹,打眼看去就像是旅游景区。
时间刚刚入夜,身着黑色锦袍的魏继礼,在隐龙潭附近的一座石亭内负手而立,打量着在护栏外朝圣的诸多武人,眉宇间带着三分忧色。
身侧,做寻常文士打扮的何天齐,单手负后轻声说着:
“段月愁他爹,是被魔将所伤早逝,不可能为我等所用,但很在乎其孙女,以子孙为饵让其上套,只要事成,他就有把柄落在了我等手上……”
何天齐以前是洛京分坛老大,但何氏全军覆没失去了基本盘,如今已经改任为冥神教外事长老,负责联络四方盟友。
魏继礼作为魏无异的长子,显然不会是冥神教的走狗,能与其合谋,原因也简单——魏无异走了一辈子正道,但始终被陆无真视为异类,也不被朝廷重视,在二十年前建安之变,尝试求取监正席位不成后,就彻底死了心。
而司空天渊在读书时,就和魏无异关系不错,外加两人都被正道打压,彼此同病相怜,最终把魏无异说服,
而后才有了魏寅,以及后续之事,最后也成功把魏无异扶上了穷其一生都求而不得的位置。
但陆无真起初排斥魏无异,可能是刚愎自用排除异己,等魏无异真另辟蹊径后,那就是有先见之明了。
如果事情败露,陆无真和无心和尚灭了魏无异,不会再皱一下眉头。
为此他们接下来要做的,肯定是把道佛掌教驱离京城,从而彻底掌控朝堂和修行道。
但要达成这谋划,难度比想象的要大。
首先陆无真吃一堑长一智,整天也不干别的,就从早到晚盯着新君,让他们既没法找驱逐陆无真的借口,也不可能神不知鬼不觉控制皇帝,无心和尚更是以不变应万变,无懈可击。
其次武道一帮子反骨仔,发现魏无异当了副监,就觉得自己也行,现在武道六雄五个都想把魏无异搞下台,取代话事人席位,和以前当盟主时没区别。
为此魏无异还得先给武道建立秩序,让所有门派都听他号令,经过一段时间游说,各地龙头大部分都拜了山头,但段月愁相当头铁,摆出了‘听调不听宣’的架势,也就是只听组织调令,不听魏无异个人差遣。
魏继礼游说多次无果,才有了今日之事,目前已经布下了局,就等段月愁咬饵。
不过魏继礼当前发愁的,并非段月愁的立场,而是千里之外的北周动向,此时想了想:
“北周那边当真一帮子废物,让他们帮忙除掉谢尽欢,结果事没办成,多年谋划还弄得像个草台班子,没激起半点风浪,北方没乱起来,我等往后行事阻力会大不少。”
何天齐已经收到了北方的消息,神色丝毫不意外:
“谢尽欢相当邪门,北方除不掉很正常,他们也不算白忙活,至少把栖霞真人和谢尽欢都拖去了北方,往后这两人去追化仙教,我们就有了充足时间运作。”
魏继礼蹙眉道:“谢尽欢虽然道行尚浅,但栖霞真人可不忌惮杨化仙,追缉妖道的能力更是人尽皆知,这两人联手追杀,杨化仙确定撑得过这个冬天?”
何天齐正想分析杨化仙被谢尽欢找到的可能性,却听后方山道上传来呼唤声:
“爹?爹?”
何天齐见状悄然离开石亭,魏继礼则是转身往山坡下行去,沿途不悦道:
“瞎嚷嚷什么?到处都是江湖前辈,也不怕被人笑话。”
“不是,爹,你猜猜我带谁来了?”
魏继礼莫名其妙,快步走下山道,可见两名门徒在路口站岗。
不争气的犬子魏鹭,则高兴的和过年似得招手,旁边还有个身着白袍、背挂斗笠的年轻少侠,腰间挂着两把兵器……
?
魏继礼暗暗一个趔趄,整个人都精神了几分,放缓脚步仔细打量:
“这位少侠是……”
谢尽欢自幼对魏无异如雷贯耳,但对这在雪鹰岭当了几十年太子的魏继礼真不太熟,此行纯是被献宝的魏鹭给拉过来的,不过出于对朋友长辈的客气,还是拱手一礼:
“在下谢尽欢,见过魏前辈。”
“……”
魏继礼听到自报家门,悬着的心算是彻底死了,有些语塞,但还是拱手:
“原来是谢公子,久仰久仰……”
魏鹭满眼得意,询问道:
“爹,是不是很意外?我都说我和谢兄交情不浅,你还不信,换成一般人可没这面子……”
“呵呵……”
魏继礼抬起手来,含笑拍了拍逆子的肩膀:
“确实意外……嗯……听说谢公子随队出使南朝,怎么忽然来了峰山?”
谢尽欢还没来得及回应,魏鹭就抢答道:
“谢兄的名声爹还不知道?亲自出马,肯定是来斩妖除魔,调查段小姐的事情!段掌门在什么地方?我这就带过去引荐,不出意外今晚就能把事情查清……”
“……”
魏继礼轻轻吸了口气,颔首道:
“原来如此,段掌门正在招待六合堂过来的客人,我过去打个招呼,魏鹭,你先带着谢公子在周围转转,切记好好招待,可别怠慢。”
“那是自然,爹你快点,谢兄捉妖可是一绝,待会让你亲眼见识下谢兄本事……”
“呵……”
……
谢尽欢都被吹的不好意思了,微微抬手:
“过誉了过誉了,我也没啥大本事,待会没看出什么不就丢人现眼了。”
“谢兄别自谦,你要没啥大本事,藏了二十年的何氏能被你满门杀绝?走走走,我先带你去隐龙潭看下武祖当年练功的地方……”
……
----
武祖的塑像,立在隐龙潭外边缘,以护栏隔绝,外面摆有香炉,虽然已经入夜,依旧有不少江湖儿女排队上着香火。
赵翎身着男装头戴斗笠站在队伍中,怀里抱着佩刀,仔细打量手杵重锏、斗篷飘飘的威严人像,轻声嘀咕:
“武祖是两千年前的人物,留的事迹颇多,但并没有画像流传下来,这尊神像,明显取自京城的武祖庙,而武祖庙的塑像,据说是照着一个梨园名角刻的,本人根本不长这样……”
令狐青墨扛着煤球走在背后,回应道:
“时间久远相貌传不下来正常,武祖还算诸教祖师中最年轻的,至少知道事迹;像是十祖巫,画像都不像人了,而道门初代祖师爷,按道历算直接生在万年之前,什么镇魔神、羽化登仙云云,那时候世上有没有人都说不准……”
虽然两人对这神像存有质疑,但冲着武祖的名号,还是恭恭敬敬上了柱香,而后来到聚集不少江湖人的寒潭附近打量。
隐龙潭约莫就是个三丈方圆的水潭,有活水自山上流入其中,但不见出口,应该是通向了地底暗河,按照峰山派的说法,此潭深九十九丈,底部留有一句:
幽潭龙隐涵真趣,心凝始得道相迎。
意思大概是潭底藏着条神龙,只要一心向道,就能得到大道指引。
烽山派不允许人潜水观摩,此事真假难以判断,不过来此的修士,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还是会往里面丢些铜钱金银许愿,看能不能得到神明指引。
令狐青墨作为道门中人,秉承‘我命由我不由天’,自然没去做这种没意义事情,瞧见赵翎还取出银子往水里丢,低声道:
“我估摸这是门派捞钱的手段,来隐龙潭的人络绎不绝,哪怕每人丢一文钱,几百年下来也不是小数目。”
赵翎知道传说真不了,不然也不会武祖之后再也后继无人,不过来都来了,还是投下银子,而后闭目认真感知。
但很显然,水潭中并没有出现任何反应,反倒是身边传来了话语:
“这水潭很深,下面确实有字,但没其他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