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黑狮
第217章 黑狮 (第1/2页)“这枪有一个能容纳五发子弹的弹匣,不过不能拆卸。”
老大指了指枪身上的黑匣子。
苏焕接过子弹,能在上面感受到泛能残留的波动,想来应该是利用能力进行一些物性变化了。
将子弹一颗一颗的压入枪身,苏焕抬起步枪,瞄准正前方的标靶,“我记得你不是一直在研究手枪吗,怎么忽然转到老式步枪上了。”
老大退开几步,组织一下语言,“以前生产的突击步枪、冲锋枪都是针对人类的,射速快,但威力有限,现在我们面对的主要敌人是那些皮糙肉厚的变异兽和丧尸,所以我觉得火药武器接下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是高精度、高威力!”
“用最少的子弹,打出最有效的输出!”
苏焕虽然瞄准远处的标靶,眼底却闪过一丝诧异。
“最近都在看什么书?”
“除了一些枪械设计、弹药工程的以外,看了一些跟近代战争史之类的,都是跟枪挂钩的。”
“不错,继续保持。”
“嘭!”
枪口火光乍现,远处的纸靶上瞬间出现一个弹坑。
响亮的声音在武装大厅内层层回荡,愈发低沉,如同压抑在喉咙中的怒吼,摄人心魄。
拉动枪栓,清脆的金属碰撞声响起,淡淡的火药味钻入鼻腔。
熟悉的兴奋感渐渐回归身体。
“弹道偏左,精度需要调整,子弹转速不够,枪管可以再延长一点,枪身握持手感……极差!”
苏焕忍不住提起嘴角。
但这才是他最熟悉的枪械!
粗糙、暴躁、但却充斥着小作坊的手工智慧!
推弹上膛,稍微调整一下射击角度,虽然他没有枪械类的技能,但以他现在对身体的掌控能力。
百米,根本不存在脱靶的可能。
“嘭!”
第二枪的声音明显有些不对。
站在苏焕身后的众人轻咦了一下,远处的靶纸上空空荡荡。
脱靶了?
“子弹炸了,应该是装药量太过导致的。”
听到声音走来的曲航说道。
作为风的掌控者,一个专业狙击手,他对枪械弹药的理解超过白鹿他们。
“我很喜欢这把枪的声音。”
苏焕放下枪,侧头看向刚来的曲航,后者一如既往,怀中抱着狙击枪。
此时眼神直勾勾的盯着苏焕手中的枪械。
曲航上辈子生活很寡淡,除了喝酒就是执行任务。
喜欢的东西就三样,枪、酒、何杰老婆。
这辈子倒是没见他怎么喝酒,看来应该是借着酒劲怀念另一样。
何杰老婆列车长也做不了主,但一把枪还是没问题的。
苏焕将手中栓动步枪丢给曲航,“试试。”
后者也不客气,拒绝了白鹿帮忙的手,将怀中狙击枪甩到身后,接过步枪检查一下,上弹射击。
这次子弹状态很稳定,准确的落在靶心。
一连三枪,除了第一枪稍微歪了一点,剩下的两枪都落在了一个点上。
“这是改装枪吗?”
“不是,全新打造。”
“瞄准镜可以下了,弹道稍微调整一下,这把枪精度可以做狙击枪了,就是声音太响亮,容易暴露位置。”
曲航点评道。
然后皱着眉头补充一句,“手感确实很差!”
站在一旁的老大面色一囧。
“不过威力很不错,这把枪叫什么名字?”
曲航认真的问道。
“名字还没取。”老大挠了挠头,目光转向苏焕,“要不列车长给取一个?”
苏焕沉吟片刻,“就叫黑狮吧,这枪冷硬的粗糙感可以延续,剩下的你改一改。”
“这名不错。”
“贴切。”
“嗯。”
几个老兵看样想要夸赞一下列车长的取名本事,结果越说字越少,最后话锋一转,开始滔滔不绝的讨论起枪本身的优缺点来。
(黑狮,大致形状,仅供参考)
试枪结束之后已经晚上了。
等到苏焕带着秘书溜溜达达的回到餐车,俞悦已经做好了饭菜。
今天全是新鲜的小炒菜,除了末日刚爆发那几天,他也好久没吃过这么新鲜的炒菜了。
众人一连吃空了几锅米饭。
值得一提的是,舒唯也能上桌了,虽然她还是没有薪水,但一应待遇跟乘务长等同。
晚上的列车长提心吊胆等了半宿,确定自己终于得到了来之不易的空鸟期,才安心睡去。
整晚都没有人来折腾他。
……
时间飞快,一转眼已经在水下呆了四天。
每天醒来都有做不完的事,苏焕倒也不觉得憋闷。
这段时间苏焕主要泡在徐主任实验室,以实验品的身份配合做了一些实验测试。
徐主任不愧是钢铁议会的首席研究专家,虽然列车上的条件很艰苦,但各项实验进度还是有条不紊的推进着。
并且产出了不少具体成果。
一个是研究出了上辈子的生命药剂,原本一颗中型大小的皇冠梨只能延长一年到两年寿命,结果制作成四支生命药剂后,每支能延长一年寿命,相当于效果翻了一倍。
四支药剂,两支被苏焕和林夕喝了,一支继续进行研究,一支入库存储。
二是破译了基础药剂的制作方法,最近已经配合万杏开始制作。
……
又过了五天。
俞婧经过大量尝试,掌握了提取二阶材料的方法,开始大量提取二阶材料。
制造组开始储备列车升级的各种二阶复合材料。
在舒唯的建议下,列车开设了一个裁缝铺子,归属于后勤组,负责人是小盒子。
对方从科研组转到后勤组,然后升了一级。
听他们说小盒子设计服装很好看。
苏焕表示怀疑。
但上次马教授没让他为难,多少要给马老爷子一个面子。
反正左右不过是半个闲置车厢,外加一些布料的成本,就当是套牢林烬也很划算了。
或许是车厢这种封闭环境,林烬和小盒子的关系进展飞快,她已经从宿舍搬出来,住进林烬房间去了。
老柳那边也还上了一瓶酒。
经过这段时间的水下生活,还有许多人结合在了一起。
“人们选择忘记伤痛,开始了新环境的生活,这或许是一个标志……”
胡说游走在车厢中,时不时奋笔疾书。
倒不是他喜欢打听八卦,只是管着后勤组这种关键位置,所有人的衣食住行都绕不开,知道的消息自然比一般人多得多。
但也并非所有人都保持了末日前的道德习惯,组成新的家庭。
还有一些人走向了更加开放的新型观念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