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 第183章 洗洗睡吧

第183章 洗洗睡吧

第183章 洗洗睡吧 (第2/2页)

但随即,王齐志提起笔记本上了台。
  
  “因为时间太紧,准备的不太充分,还请各位见谅……”
  
  说着,王齐志打开电脑,插上移动硬盘,“同时,也欢迎各位领导和老师指正……”
  
  说着,他一点键盘,大屏幕上显出图像。
  
  考察团上下都愣住了:我们说是来考察学习,但也只是名义而已。你们明知道我们来干嘛,结果倒好,真让我们学习?
  
  总不会是真像刘东干的那样,一直钓着你,直到把你的所有的耐心全耗完。
  
  正狐疑着,录像开始播放,好像在一间实验室,林思成穿着白大褂,眼前的操作台上摆着一只搪瓷盆。
  
  很旧,也很破,好多地方都掉了瓷,乍一看,就是从垃圾堆里捡回来的一样。
  
  “九月中旬,林思成古陶瓷工作室成立,因为资金问题,当时设备还未到位。所以比较专业的文物修复,只能借用学校的研究室和实验室……这一件清代雍正珐琅葵口盘,就是在商教授的瓷陶实验室修复的……”
  
  王齐志按开屏幕,画面开始播放。
  
  “底釉:天然矿料……氧化剂……要点:炉温900度熔融,水淬成粒,研磨至200目以上……”
  
  “着色釉,一,深绿,温度800,富氧烧炼,成粒研磨200目……二,浅粉……三,金黄……四、绛红……五、亮银……”
  
  林思成站在台上,不疾不徐的安排,两个研助有条不紊。
  
  台下,,站着这会儿正讲解的王齐志、并在铜川见过的商妍,以及好几位研究生。
  
  随后,准备工作结束,林思成开始补盆底的铜胎:构图、纹样、掐制、粘附、烧焊、修正……
  
  好多人都看的半懂不懂,比如宋副局长,比如田局长,以及王副市长。
  
  被临时邀请,担任此次考察团副团长,TC市博物馆的许馆长小声介绍:“这是铜胎掐丝珐琅,发明于明朝景泰年间,又称景泰蓝……清明两代,都为宫廷御器……”
  
  王副市长怔了一下:“铜胎珐琅,不就是铜器?”
  
  “确实是铜器,对瓷器修复师而言,绝对属于跨行……但这位林……林老师的掐丝技术水平,好像很高……”
  
  刚说到一半,许馆长猛的怔住:王齐志按了一下快进,屏幕中,林思成开始点蓝。
  
  填釉,入炉,烧成,降温,出炉……之前补好的掐丝当中多了一些蓝釉。
  
  乍一看,很平常:用铜丝把缺损的部位补齐,再涂釉,再复烧。
  
  但问题是,这是珐琅。
  
  从汉到清,瓷器每朝都烧,除藏、蒙两省,基本每个省份都有窑口。
  
  会烧的工匠多,会补、会修复的匠人也不少,留下来的文献资料同样不少。
  
  但珐琅,就烧了明清两朝,而且只有御器厂一家在烧。
  
  不但存在时间极短,而且只局限于京城,所以既便在宫廷御器中,这东西也算是冷门中的冷门。
  
  所以之前,许馆长还以为林思成掐好后,会用染色树脂固定。
  
  压根就没想过,林思成竟然会点蓝?
  
  而且是一遍一遍,反反复复,点了六次?
  
  他睁着眼睛,不知道该怎么讲解。
  
  也不止是许馆长,还有杜副所长,孟所长。
  
  他们是工业局下属的瓷研所没错,但这是因为耀州瓷已工业化量产,现阶段及以后的研究重点是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
  
  但根底上,他们最早研究的还是古瓷。不说有多懂,至少有基本的文物常识。
  
  修复瓷器的会点蓝,给人的感觉就像杀猪的会开飞机……关键的是,六点六烧:前后六次的色系融合,以及最后的呈色……给专业的画师,能不能一次都不改,最后却能有如此鲜活、明艳,却又和谐的呈色?
  
  所以,林思成高的何止是掐丝水平?这手手艺,进故宫都绰绰有余……
  
  考察团恍然大悟:哪有什么钓味口,人家这是上来就放大招。
  
  意思很简单:被你们近似于用下作的手段戏弄的林思成,到底是不是你们所以为的不学无术,混资历的关系户?
  
  以及被你们视若珍宝,严防死守的所谓的核心技术,到底值不值得我们偷?
  
  扪心自问:铜胎珐琅毕竟是御器,从技术水平、工艺水平,以及难度而言,确实好像比耀州瓷要高那么一点点……
  
  一群人面面相觑,又心思各异。
  
  但王齐志哪会管他们想什么,继续播录像。
  
  依旧是实验室,不过从商研的实验室换到了王齐志的实验室,其间,也曾换到过新填了部份设备的工作室。
  
  林思成再没跨行,开始补瓷器,而且一直都在补瓷器。
  
  但补的这些东西,以及他所展示的技术,却看的一众考察团眼皮直跳:
  
  先是晚清的哑光釉梅瓶,而后明代永乐洒金钵,再然后德化猪油白碗……
  
  从锔钉、到锔金、到金缮、再到大漆……
  
  当看到最后的明青花龙纹大罐,从王副市长到杜副所长,已被震憾的无法言说。
  
  他们想到过,林思成虽然年轻,但肯定有本事,也肯定有技术。不然不可能硬熬了二十天,硬是靠着研究样品,把耀州瓷的核心技术推导了出来。
  
  但他们没想过,林思成连青花都能补这么好?
  
  哪怕是再不懂行的王市长,也知道补绘青花瓷的难度有多大,青花瓷复烧的难度又有多大。
  
  可以这么说,只要会补元、明、清三代青花,从汉到民国时的瓷器,就没有他学不会,不会补的。
  
  所以,他哪还需要偷什么技术?
  
  所谓的“需要学习耀州瓷烧制技术”、“系统性的研究修补技术”,不过是客气话。因为你不教,林思成真的能推导出来。
  
  到最后,林思成也确实推导了出来。
  
  暗暗愕然,院长和王齐志又把他们领到了实验中心……
  
  已经被震的有些麻木,但他们仍旧奇怪:不管他们此行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考察也罢,是学习也罢,还是谈判,更或是为了见到林思成……总归就一个目的,把茶叶末釉技术弄到手。
  
  但把他们领到实验中心是几个意思:回忆一下林思成的成果,再缅怀一下林思成研究的过程?
  
  再看牌子:没错,西大文遗学院金属文物研究中心。
  
  但随即,他们就知道了:确实和申遗没相干,却和林思成有关系——他是这座实验室已立项的两项课题的具体负责人。
  
  王齐志做具体介绍,同时资料也发到了一群人手中。
  
  大部分人都看不懂:比如杜所长,比如孟树锋,更比如王副市长。
  
  但有人能看懂,比如宋副局长,比如田局长,这两位算是学以致用的典范:正儿八经的工科出身。
  
  更比如许馆长。这位是老文博,不敢说全才,但基本文物范筹内的相关知识,都有过了解。
  
  但看标题:半坡遗址出土铜器合金成份研究,即中国冶金本土起源探究。
  
  铜器腐蚀机理与干预措施,既植物提取物,氨基酸衍生物在金属文物脱盐、缓释、保护中的应用。
  
  没错,确实是文物保护研究项目,但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却大到没边:
  
  中国冶金起源、植物提取物防锈……这只是文物保护课题吗?
  
  这是工业化学和生物学研究项目……而且是极为超前的那两类……
  
  翻到最后,没错,校级课题,只是在省教育厅立项。但这标题,别说校级,市级、乃至省级都打不住。
  
  再看内容,几人不知道再说点什么:人家真的是在朝着标题的方向在努力,而且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和进展。
  
  关键的是,项目发起人、具体负责人、学术指导,全是林思成。
  
  他老师,也就是实验室的负责人王齐志,只是领衔。
  
  从瓷器修复,到工业金属、再到生物技术研究,这行跨的何止是大?
  
  但这不是重点,而是西大把他们领到这里的目的:你们以为林思成只是个学生,只是会一点瓷器技术,同时计划申遗的传承人?
  
  不,他还会补珐琅彩,他还会补青花,他还是两项准国家科研项目的发起人,负责人,指导人。
  
  就说前两项,假以时日,西大文遗学院再添两门相关类的专业并非不可能。
  
  再说后两项,所谓的大学综合排名、学科的档次,就A+、B+,是怎么来的?
  
  靠的就是研究项目,靠的就是科研成果。
  
  所以,这样的人才,你能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才能让西大捏着鼻子,拼着人才流失,转投对手的风险,帮着你,让林思成顾全一回大局,委屈求全一次?
  
  你趁早从哪来的,就回哪去……西大就是明着告诉你,他们就是这个意思……
  
  一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昨晚上和市领导电话沟通,商量了一晚上的说辞,竟然一句都说不出口?
  
  但事情总得解决……
  
  王副市长咬了一下牙根,又挤出一丝笑,感谢的话说了一大堆。
  
  院长含笑应对,王齐志冷眼旁观:怎么,正的不行,就想来歪的?
  
  就林思成的性格……呵呵,亲,赶快洗洗睡吧……
  
  真的,都不用他这个老师出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