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336章 仁川入朝见闻

第336章 仁川入朝见闻

第336章 仁川入朝见闻 (第2/2页)

没想到一开口,朝鲜君臣再也不敢墨迹,迅速就达成了协议。
  
  而且朝鲜不仅仅要给大明驻军提供食物补给,还要负担每名驻军一年十银元的军费。
  
  沈一贯在信中万分不解,不明白朝鲜人怎么会这样?
  
  苏泽和罗万化看完,也都是无语。
  
  其实他们本来对朝鲜人的印象还行,朝鲜派来大明的使臣许篈就相当不错,精通儒学谦恭有礼,也是个有能力的人。
  
  只是没想到朝鲜朝堂上下竟然这么多虫豸,也难怪许篈这样的正常人会被排挤。
  
  沈一贯在信中也提到了许篈,这位朝鲜弘文馆学士(相当于翰林院),因为在报纸上抨击朝鲜国政被罢官。
  
  不过这位许篈和冯学颜关系极好,他罢官后直接住进了朝鲜通政司,在通政署内办报,继续抨击朝鲜国政。
  
  沈一贯接下来还要随王世贞去一次济州岛,视察开工建设的军港。
  
  收起沈一贯的来信,苏泽和罗万化闲聊起来。
  
  “一甫兄,近日来京师有什么大新闻吗?”
  
  罗万化看了苏泽一眼,今日京师的大新闻不是都和你有关吗?
  
  如果是沈一贯,怕是已经开始吐槽了,但是罗万化是老实人,他按下吐槽的心思说道:
  
  “最大的新闻,还是京畿铁路开工了。”
  
  “征地完成了?”
  
  苏泽记得上个月的时候,他建议工部将铁路征地的事情交给铁路董事局去办。
  
  没想到不到一个月,竟然谈拢了?
  
  罗万化说道:
  
  “是啊,听说是铁路董事会推举出了一名有能力的执行长,是山西商人首领范宝贤,也不知道这位大商人用了什么手段,不到一个月就完成了征地。”
  
  “范宝贤?大同范氏的族长?”
  
  “就是那位,听说工部上下十分的高兴,工部潘侍郎还准备请奏陛下,奖赏这个范宝贤。”
  
  如果是范氏这样的大商人出手,能迅速谈妥也是正常的了。
  
  毕竟讨价还价就是商人的本职工作。
  
  大同范氏往来于草原、山西和京师之间,和京师诸多权贵都有交往,由他协调要比工部直接出面好多了。
  
  罗万化说道:“铁路已经开工了,听说了已经铺了十里的铁轨了,完成一次短途试车,只要三匹马就能拉动四节满载矿石的车厢,工部和铁路董事局都觉得不可思议。”
  
  “那位范执行长,还向工部提出要将铁路修到宣府呢!”
  
  宣府,就是后世张家口。
  
  京张铁路?
  
  苏泽愣了一下,范氏的眼光果然很准啊。
  
  原时空,京张铁路是詹天佑主持修建,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投入营运的铁路。
  
  而且在如今的大明,这条路具有军民两用价值。
  
  宣府是九边重镇,是北方疆防的重要节点,如果能修建京师到宣府的铁路,大明的后勤补给压力就能小很多。
  
  京师物资,可以直接运输到宣府,一旦草原出现异动,京营新军也可以迅速从张家口出塞。
  
  这条铁路的民用价值也很高。
  
  如今草原贸易繁荣,京师到宣府的路线最繁忙。
  
  如果能修成铁路,就可以直接将京师物资运输到宣府的马市,这能大大降低运输成本。
  
  “工部怎么说?”
  
  “房山到京郊不到百里,但是到宣府有400里,工部觉得还是先造完京畿铁路再说。”
  
  苏泽点头,现在边关安宁,确实也不急着修。
  
  而且铁路建造,只是铁路技术的一部分。
  
  铁路运营也是非常有技术含量的事情,需要大量的技术积累。
  
  铁路道闸系统,铁路物流系统,信号控制系统,铁路班次调度,这些放在后世都是一门单独的学科。
  
  仅仅让马拉车跑起来不算什么,要保证每辆马车尽量准时到达,避免撞车出轨事故,这才是真正的考验。
  
  还是先用京畿铁路积累经验,等到朝廷和民间都看到了铁路的好处,然后再修建前往宣府的铁路吧。
  
  “对了,汝默兄最近没来找子霖兄吗?”
  
  “汝默兄?他不是刚刚上任武选郎,忙着筹备京营的事情吗?”
  
  罗万化看向苏泽,自从沈一贯离开京师后,苏泽的朝堂情报都满了半拍。
  
  但是想想也正常,苏泽任职的詹事府,可没人敢和苏泽聊官场八卦。
  
  罗万化说道:
  
  “还是京营新军的问题。”
  
  “京营新军有什么问题?户部的钱款没到位吗?”
  
  罗万化摇头说道:
  
  “是新军规模的问题。”
  
  “朝廷不是定下了精兵的基调吗?”
  
  好不容易裁掉的京营,朝廷自然不想背上新的负担。
  
  而且随着戚家军在大同的胜利,也说明了兵贵精不贵多的道理。
  
  罗万化说道:
  
  “精兵之策是朝堂上下都认可的,但是到底京营新军的规模是多大,朝堂诸公都有分歧。”
  
  “五军都督府那帮勋臣们,认为至少要两万人,建议从京师周围的省招募勇壮。”
  
  “但是兵部觉得只要一万人就够了,不愿意多练新军。”
  
  苏泽立刻明白了其中的争议点。
  
  说白了,这还是人事之争。
  
  京营新军不大,那兵部可以慢慢向京营伸手,逐步控制京营新军的人事。
  
  这一套文官实在是太娴熟了。
  
  但是一旦京营新军的规模大了,那必然要任用大量的新军官,兵部担忧自己失去对京营新军的控制力。
  
  “兵部的理由也很充足,如今北疆安宁,边关无事,没必要训练这么多的新军。”
  
  苏泽皱眉。
  
  北疆虽然安宁,但是也没到不设防的地步。
  
  而且大明的边疆也不止北面一处。
  
  原时空,万历年间就发生了播州之乱,云贵川大量土司卷入其中。
  
  而且大明正在海外殖拓,也同样需要陆军。
  
  这精锐部队又不是立刻能长出来的,现在不练兵等到日后需要的时候再练就就晚了。
  
  就在两人闲聊的时候,申时行走入报馆道:
  
  “子霖兄,我有事相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