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节:寻求建议
第33节:寻求建议 (第2/2页)得利思考片刻后,有条不紊地说:“那我们可以这样安排,周一、周三和周五晚上,我们集中精力讨论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等大方向的问题。在讨论情节时,我们可以先从宏观上把握故事的走向,然后逐步细化每个情节的起承转合;在人物塑造方面,深入探讨每个角色的性格内核、成长背景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周末下午,我们可以一起整理思路,对一周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调整。回顾这一周的创作进展,看看哪些地方达到了预期,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至于文字润色和资料收集,大家可以利用课余的零散时间,比如课间休息的几分钟、午休时间等,见缝插针地完成。在文字润色时,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和感染力;资料收集则要广泛而有针对性,为作品提供丰富的素材支持。”
崔百合补充道:“我觉得还要留出一些专门的时间来和平台编辑沟通,及时了解平台的要求和反馈,这就像在航行中不断校准方向,这样我们的创作方向才不会跑偏。我们可以每周安排固定的时间,比如周二晚上,专门用来整理平台编辑的反馈,并讨论如何根据这些反馈进行修改。”
大家都觉得崔百合的建议十分合理,犹如在拼图中找到了关键的一块。于是,在玫瑰的主持下,他们开始全力以赴制定详细的时间规划表。
在规划表中,除了精心安排创作任务的时间,他们还充分考虑到学业的需要,做到两者兼顾。比如,每天会预留出足够的时间用于完成课程作业、复习功课。对于即将到来的考试,根据考试科目和难度,制定了相应的复习计划,详细到每天复习的知识点、做的练习题数量等,确保不会因为创作而影响学业。例如,对于数学考试,每天安排一个小时做练习题,巩固知识点;对于文学类课程的考试,每天预留半个小时阅读相关书籍,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在创作任务方面,他们进一步细化。例如,在故事情节的完善上,又细致地分为情节框架搭建、细节填充、悬念设置等具体步骤,并合理分配到不同的时间段。在情节框架搭建阶段,大家一起讨论故事的整体架构,确定主线和支线,确保故事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细节填充阶段,每个人负责为自己所关注的情节添加生动有趣的细节,让故事更加丰满;悬念设置则需要大家集思广益,巧妙地在故事中埋下伏笔,吸引读者的好奇心。人物塑造方面,每个人负责深入挖掘一两个角色的背景故事、性格特点等。比如,玫瑰负责深入挖掘主角的内心世界,从主角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等方面入手,剖析主角性格形成的原因,以及在故事发展过程中的转变;得利则专注于配角的刻画,通过设计独特的配角背景和有趣的配角故事,丰富故事的人物群像。
在时间规划表初步完成后,大家开始仔细审视其中的细节。
饭敏正皱着眉头,略带担忧地说:“我觉得我们把时间安排得太满了,这样会不会太累,而且一旦有突发情况,就很难调整了。比如,突然有课程作业增加,或者身体不舒服,我们可能就无法按照计划完成任务了。”
金达莱也表示认同,认真地说:“对,我们还是要留出一些弹性时间,比如每个周末下午可以留出一两个小时作为机动时间,应对一些意外情况。而且,我们在安排每天的任务时,也不要把时间卡得太死,适当留出一些缓冲时间,让我们在完成任务时有一定的灵活性。”
大家对规划表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确保既充分利用时间,又不会让自己过于疲惫,同时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例如,将每天的创作任务时间减少了一些,让大家有更充裕的时间休息和调整状态;在每周的任务安排中,增加了一些备用时间,用于应对突发情况。
完成时间规划表后,玫瑰小组开始深入思考作品创新和完善的方向。
玫瑰说道:“我们要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创新,那我们先全面回顾一下我们作品的风格特点是什么。从故事题材、人物形象到语言风格,都要仔细分析。”
得利想了想,认真地说:“我觉得我们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校园生活和奇幻传说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既熟悉又神秘的氛围。校园生活的描写让读者感同身受,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校园时光;奇幻传说的融入又为故事增添了神秘色彩,吸引读者不断探索。”
饭敏正点头赞同,接着说:“没错,还有我们的角色都很贴近现实生活中的学生形象,他们有着真实的喜怒哀乐、梦想与困惑,读者很容易产生共鸣。比如主角在面对学业压力和探索传说之间的纠结,很多学生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金达莱接着说:“那我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校园文化与传说的融合。比如,让传说成为推动校园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线索,这样既能丰富故事内容,又能提升作品的内涵。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情节,讲述主角通过解开传说中的谜团,发现校园历史文化的珍贵之处,从而引发校园师生对校园文化的重视和传承。”
大家对金达莱的想法表示高度赞同,并围绕这个方向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情节设计和人物发展思路。例如,设计一场校园文化节,主角在文化节上展示与传说相关的研究成果,引发全校师生的关注和参与;在人物发展方面,让配角在主角的影响下,从对校园文化漠不关心到积极参与传承活动,展现人物的成长历程。
崔百合在一旁认真记录大家的讨论内容,说道:“这些想法都非常好,我们可以整理出来,形成一个详细的文档,作为接下来创作的指导方向。在整理过程中,我们可以进一步细化每个情节和人物发展的具体步骤,确保我们在创作时有清晰的思路。”
在思考作品创新的同时,玫瑰小组也没有忘记评估自身能力。他们回顾了之前的创作经历,分析了每个人在创作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
玫瑰说:“我们之前一起完成了作品的初稿和多次修改,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都凭借团队的力量一一克服了。这说明我们有一定的创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但这次项目要求更高,我们还是要保持谨慎,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比如,在故事情节设计上,我们可能还需要学习更多的叙事技巧,让故事更加引人入胜;在人物塑造方面,要进一步挖掘人物的复杂性,让角色更加立体。”
得利也说:“没错,我们可以多参考一些优秀的校园题材作品,学习他们的创作技巧和叙事手法。同时,我们也要加强与平台编辑的沟通,及时获取专业的指导。比如,向编辑请教如何把握平台读者的喜好,如何根据平台定位调整作品风格等。”
经过一系列深入的思考和热烈的讨论,玫瑰小组在老师的建议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方向。他们深知,这个抉择充满挑战,如同在崎岖的山路上攀登,但他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以积极坚定的态度去迎接未来的创作之旅。无论是时间规划,还是作品创新,他们都有了清晰明确的思路。接下来,他们将按照规划,勇敢地迈出第一步,为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而努力奋斗,期待在创作道路上实现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