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宋文豪 > 第174章 新法

第174章 新法

第174章 新法 (第1/2页)

一夜过去。
  
  最坏的情况并没有出现,在禁军的控制下,整个淯井监没出什么乱子。
  
  而在第二天的中午,阿木图也带着人回来了,他身后跟着七八个同样上了年纪,穿着僚人传统服饰的头人、寨老。
  
  僚人头人们拘谨地站在一侧,带着天然的疏离。
  
  很快,又一群人被甲士押解了进来,这群人正是涉案小吏们,王逵和这些吏员们如丧考妣地缩在另一侧,这让官廨正堂顿时显得有些拥挤。
  
  他们在隔离审讯后本来就心理防线脆弱,害怕同伴出卖后失去利用价值,所以很快就有人被突破了而只要一个人被突破,拿着关键口供去交叉审讯,剩下的也就没了抵抗的意志。
  
  空气里弥漫着不安的气氛,以及一种山雨欲来的沉重感。
  
  范祥没有看那些证据,也没有立刻理会王逵和阿木图。
  
  “人都齐了。”
  
  范祥径直开口道:“本官范祥,奉旨提举川陕盐务,今日召集诸位,只为一事。”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众人。
  
  “改盐法!改淯井监之盐法!”
  
  这掷地有声的开场白,让王逵身体一颤,把头埋得更低,阿木图带来的头人、寨老们则是面面相觑,眼中惊疑更甚。
  
  范祥没有给他们太多消化的时间,直接切入主题。
  
  “自即日起,淯井监行新法!”
  
  “其一,于淯井监设‘折博务’,专司盐课!”
  
  所谓“折博务”,指的是庆历年间始设于永兴、凤翔等地,由三司直辖的地方盐务机构,正是张方平和范祥的手笔,在宋夏战争中为宋军的筹措粮饷以及后勤运输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在战后,则负责禁止陕地商人私自贩盐入汉中以南地区,令商人向朝廷纳钱,换取贩盐资格等事务。
  
  “其二,凡灶丁熬盐之工所得,无论汉、僚,皆由折博务以‘盐钞’兑付工钱!”
  
  范祥拿起一张盖着鲜红官印、墨迹未干的“盐钞”样张,向众人展示。
  
  那上面清晰地印着面额、编号,正是此前范祥主持的,通行于陕地的盐钞。
  
  “不久之后,凭此钞,可于折博务随时兑换铜钱!亦可按市价,折换米粮、布帛、盐引、乃至铁器、耕牛等物!由尔等自择!”
  
  之所以对着这些熟僚头人讲这些,根本原因就是熟僚本就是生长在淯井监附近的土人,因为地理原因,他们除了祖传的制盐手艺,也很难通过其他方式来谋生,而淯井监里绝大部分灶丁都是家庭就在山里的熟僚寻常汉人但凡能去长江拉纤,都不会来这里制盐的。
  
  所以,此前王逵讲的“在册灶丁一千六百余人,连同家眷约七千余人”,这些人大部分跟“僚户编管于井场附近山林者约三千余户”在数据上是重迭的,灶丁在盐场干活,他们的家眷就在山里的僚寨中生活,而其他不在盐场干活的僚人,则从事耕种、捕猎、采摘等,用以维持生计。
  
  而正因为出力的大多数都是熟僚,所以无论实施什么新法,都是绕不开这些熟僚头人、寨老的。
  
  “现钱?米粮?布帛?铁器?”
  
  一个老寨子头人忍不住用僚语低声惊呼,随即被阿木图用眼神制止,但所有僚人头人都是一副不可置信的状态。
  
  这和他们被压榨了几十年的“以盐换粮、价由官定、层层克扣”的模式,简直是天壤之别!
  
  “其三,折博务发放盐钞时,分别签押,直付灶丁,任何人不得从中克扣、截留、加耗!违者,以贪墨论处!”
  
  最后一句话,如同惊雷一般在官廨内轰然炸响!
  
  淯井监官吏们苦心经营多年,赖以盘剥的核心渠道,那层层迭迭的“官价”、“加耗”、“规费”,被这新法,瞬间斩断!斩得干干净净!
  
  赖以吸血的根基,被连根拔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