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谈判桌上的猎物与猎人
第二十八章 谈判桌上的猎物与猎人 (第1/2页)晨光未及铺满宫殿,金色的帷幔已被人高高挑起。荆南王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冷峻,食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扶手,殿内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沉默。
今日的朝会,格外压抑。
文武百官齐聚一堂,往日高呼“天命”的声音,如今却充满犹疑。
终于,站在前列的一名老臣拱手而出,语气凝重:
“王上,城中流言已起,商贾大批出逃,若再不加以遏制,恐怕会动摇国本。”
荆南王微微皱眉,目光扫向殿下众臣:“众卿怎么看?”
这句话落下,朝堂上瞬间掀起一阵议论。
“王上,臣以为,应当立即下令,严禁商贾离城,否则国库流失,百姓恐慌!”
“不可!商贾乃荆南之根基,若此刻强行约束,只会加剧动荡!”
“如今战火将至,陛下是否该考虑……听听昭周使臣的谈判条件?”
此话一出,殿中顿时一片寂静。
在荆南,天命信仰根深蒂固,多少年来,他们从未想过向任何外敌低头。可是现在,不仅百姓在逃,连权臣都开始动摇,觉得谈判或许是唯一的生路。
荆南王的手指猛地收紧,眸色阴沉。
“臣请王上明察!”
又有一名大臣站出,语气激动:
“此时此刻,最该忧虑的不是昭周的进攻,而是国内的乱象!陛下可曾想过,这场流言究竟是如何兴起的?”
“如今市井童谣传唱:荧惑乱,紫微颤,九鼎偏,白衣换……”
他声音一顿,目光直指朝堂一侧,那一袭金红法袍的身影——国师。语气森然地接着道:
“外界传言,天命已变,国师逆天而行,若不改正,荆南将陷入灭国之祸!倘若国师当真为神明代言,为何会引来此等天怒?!”
这句话,如同一把利刃,刺破了所有人心中不愿言说的疑问。
国师,是不是出了问题?神明,真的还站在荆南这一边吗?
朝堂上的质疑声,如暗潮般翻涌。
国师缓缓睁眼,袖袍轻拂,苍老却威严的嗓音回荡在殿中。
“天命,岂容凡人妄议?!”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每一个字都像砸在众臣的心头,沉重而冷冽。
“众卿可曾想过,这些流言是何人散布?昭周大军将至,城中动荡,分明是敌国在暗中挑拨离间。”
“而今国难当头,尔等非但不思固国,反倒在此动摇天命?”
说到最后一句时,他缓缓睁眸,锐利的目光扫过满殿群臣,仿佛正在衡量哪些人忠诚,哪些人已生异心。
一时间,那些原本想进言的臣子纷纷噤声,低下头,不敢再多言。
可是,纵然国师的威压仍在,荆南王的眼神却已然动摇。
他手掌一翻,沉声道:“朕想听听昭周的使臣,究竟开了何等条件。”
此言一出,大殿内的气氛顿时骤变。
王上,竟然真的要听昭周的条件?!
国师微微垂眸,深不可测的目光落在荆南王身上。
他沉默片刻,袖袍微微一拂,语气低缓却不容拒绝:
“既然如此,臣建议,祭祀仪式应当提前举行。”
荆南王微微眯眼:“你要提前祭天,为何?”
“王上心生动摇,昭周大军压境,唯有神明才能护佑荆南。”国师缓缓道,“故此,祭祀不得再拖,两日后,焚身祭天,以血换国运。”
他目光微转,看向殿中某个角落,声音微沉:“柳丹师。”
人群中,一个身着青衣的男子缓缓抬头,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意,似乎早已料到这一刻的到来。
柳时晏微微颔首,语气温润,却带着一丝诡异的从容:
“国师放心,神子丹的炼制已在进行。两日后,定能供应足够。”
荆南王皱眉,微微侧头,沉声道:“战奴丹已恐怖如斯,如今又要推’神子丹’,此物究竟是何成分?”
柳时晏笑意不变,语气从容:
“此丹乃神赐之药,服之者可得神明庇佑。只需一次,便能让百姓虔诚至死。”
殿中,某些大臣的脸色瞬间变了。
荆南王的手指微微收紧,他感觉到了一丝异样,可是……朝堂之上,所有人都在看着他,而国师的目光深邃,仿佛已经看透了一切。
最终,他没有说话,只是重重挥了挥手:“退朝。”
众臣退下,荆南王却独自坐在殿中,久久未动。
他能感觉到,“天命”已然动摇,朝堂的平衡正在崩塌。
曾经,天命信仰是他最大的依仗,是他最稳固的统治基石。如今,权臣质疑,百姓动摇,连他自己……竟然都生出了疑问。
可若真的听昭周的条件,那是否意味着,他必须承认,荆南没有天命,国已经无法再守住。
“王上,你真的认为昭周会仁慈?”一道低沉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
荆南王回头,望向缓缓走进殿中的国师,对方神色沉静,拂尘轻扬,声音如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