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游京!
第十六章 游京! (第2/2页)临近春闱,张凛是特意告假入的京。
一则,他是为了见一见淮左举子;
二则,他是有意为长子张辞送考。
这个时代,乡党相当流行,江志、陈议、张凛三人作为淮左官位最高的三人,举子们于情于理都得去拜见。
一经拜见,三人也都表现出了老前辈的风范,又是鼓励,又是遣人安顿入京的举子。
于是乎,经过安顿,一行人落脚于一处名为“折桂居”的酒楼。
这是扬州三大家族共同拥有的产业。
汴京酒楼繁多,折桂居的规模并不大,也并不起眼,但胜在地点特殊,临近玉清观,相对宁静。
自举子入京始,折桂居就正式停止营业,其内遍布的砚台、毛笔、纸张,任由举子取用。
吃食、酒水几乎是时刻供应,服务非常周到。
就这样的安排服务,无论是哪一位淮左举子考上了功名,都得记一份江、陈、张三大家族的人情。
既已入住,望着甚是繁华的都城,江昭倒是起了些游玩的心思。
或者说,不单是江昭,别的举子也多多少少有这样的心思。
汴京,既是经济中心,又是政治中心,一些特有的东西可是不少。
这个时代,赶路舟车劳顿,哪怕是举子,一辈子也未必有几次入京的机会。
好不容易入京一次,任谁都有游玩参观的想法。
逛一逛京城,吟诗诵词,岂不美哉?
天下实在太大,淮左举子千里入京科考,面临的都是其他地方的举子,相互都是竞争关系,难免心中防备,本能的根据地域划分。
因江昭名扬天下,又是淮左江氏嫡长子的缘故,一起科考的举人俨然以他为首。
不少人都向他隐晦表达过意愿。
于是,等到彻底安顿下来,又经过几天的休憩,江昭适当征求了一行人的意见,干脆喊着一起赶赴科考的举子,游玩汴京。
该说不说,汴京的特色是真的有意思。
汴水虹桥,即兴联对。两岸的商铺悬挂印有半阙关于诗词的锦旗,举子若是对出下阙,可获赠“状元糕”。
更甚者,花魁出题,答上即可春宵一日。
金明池,曲水流觴,浮盏赋诗。
琉璃酒盏顺溪漂流,举子拦盏,以杯中花笺为题作诗,佳作系于池畔柳树之上,主打一个热闹气氛。
州桥夜市,傀儡考经,胡饼拆字。
傀儡考经,即木偶戏演《论语》典故,演戏过程会特意隐晦出错,举子需得指出戏中错漏,非常考验学问功底。
胡饼拆字,即夜市卖的波斯千层酥,其中会夹着一些诗篇题目,举子购饼如抽考卷,答对了赠送一杯玫瑰露。
白矾楼,玫瑰密语。瓷碗装着波斯玫瑰露,碗底刻有《周礼》章句,若举子可详细说出章句的渊源出处,即可免单。
一种种奇特的玩法,既不失文人的风雅,又不失乐趣。
自举子遍布京城的那一刻,汴京的一切都在为春闱大试的举子服务。
一向都是老老实实苦读的的举子,哪里见过这玩意?
简直是让人乐不思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