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入族谱
第三十五章 入族谱 (第1/2页)江府,主院。
江忠、海惜蕊两人居于主位,江昭与盛华兰居于左首与左次席,往下是江晓、江旭两个弟弟。
除此以外,二叔、三叔居于右首、右次席。
江昭的二叔、三叔,也就是父亲江忠的两位弟弟。
父亲江忠那一代,三子五女,联姻的联姻,科考的科考。
二叔是举子出身,为通判副职之一的推官,正七品,位卑权高。
三叔也是举子出身,任职一县县令,从七品,含权量十足的县太爷。
不过,因科考功名问题,两人的上限也就是正六品实职,五品红袍是一个大门槛,非进士出身很难爬上去。
除了两位叔叔,往下则是近十位老者,都是五十来岁的样子。
这十余位老者,有的是江昭的族叔、有的是江昭的族伯。
论起亲缘关系,有的是祖父江志那一代传下来的。
祖父江志有几个亲兄弟,几个亲兄弟又有子嗣,这些子嗣与父亲江忠是一辈的人物,属于是堂亲。
有的是从曾祖父江沅那一带传下来,曾祖父江沅的亲兄弟都有子嗣,这些子嗣与祖父江志是堂兄弟,祖父的几个堂兄弟又有子嗣,跟老父亲江忠也是同一辈的人物。
论起亲缘关系,仍是三代以内。
不过,相对而言要远一些而已。
从这些同支的江氏老一辈人物选出的十余位威望、能力、德行都上佳的老者,也就是所谓的宗族耆老。
淮左江氏,也算是传承有序的大族。
这十余位老者,或多或少都有官身,多数为八品,少数为九品,都是位低权高的类型。
这次,十余位耆老齐聚,却是为了见一见盛华兰。
江昭是嫡长子,那盛华兰就是宗妇,不可不见。
人精的好处,就是能认清自己的位置。
十位余耆老都非常清楚江昭是江氏兴旺的核心人物,是以身段都摆得很低。
左次席,盛华兰正襟危坐,平白有些紧张。
其实,盛家也有宗族耆老。
不过,相比起江家这种掌权实权、各司其职的宗族耆老,盛家的宗族耆老少有掌权者,盛家的产业也算不上广,兴旺与否全凭父亲盛纮一力支撑,那些宗族耆老未免也就有一种装装样子不干实事的“充数”感。
主座,江忠颔首。
“开始吧!”
言罢,有丫鬟端上两杯茶,盛华兰从丫鬟手中接过茶,走到海惜蕊身边,恭敬递茶过去。
“儿媳给母亲请安!”
海惜蕊柔和一笑,欣然受茶。
盛华兰这个儿媳妇,可是她特意为儿子挑选的。
此前,她就借着举办宴会的事情,好几次与盛华兰有过交谈接触。
无论是人品行径,亦或是教养,都有考察过。
只不过,盛华兰自己都不知道而已。
江昭顺势起身,从盘中取过余下的另一杯茶,呈给了老父亲。
江忠抚须一笑,满意的点了点头。
若说新妇给婆婆敬茶有了变味的迹象,那儿子给父亲敬茶,纯粹就是走个过场,不让新妇孤单惊慌。
父与子,抬头不见低头见,谁还缺一杯茶不成?
是以,哪怕同为敬茶,夫妇二人一起,实际上的主角也是新妇,而非丈夫。
江忠、海惜蕊二人象征性的抿了口茶,相视一眼,海惜蕊率先说道。
“华兰,盛氏书香门第,你的母亲王大娘子出身兰溪王氏,你又自幼养在勇毅侯独女膝下,教养自是上佳。”
“将来,昭儿四处为官,你却是得劳心操持,不可懈怠。”
一句话说出,盛华兰心头松了口气,紧张心绪一下子就去了七分。
婆婆究竟有没有刁难的意思,一句话就很容易听出来。
夸就是没有刁难的意思,就是满意。
反之,无论是半夸半责,亦或全是责备,都是不满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