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初步探寻
第四章:初步探寻 (第1/2页)在诏狱昏暗压抑的氛围中,包拯在经历了一夜的辗转反侧后,终于在天边泛起鱼肚白时,强撑着从草席上坐起。他的双眼布满血丝,却透着一种坚定的光芒。经过昨晚与老狱卒的交谈,他深知自己不能坐以待毙,必须主动出击,寻找解开冤案的线索。
包拯决定先稳住自己在狱中的状况,不能让敌人察觉到自己已经开始暗中调查。于是,他像往常一样,在牢房中整理着自己的思绪,偶尔与狱友们交谈几句,试图从他们口中获取一些有用的信息。
接下来的几天里,包拯时刻留意着狱中人员的动向。他发现,这狱中的狱卒看似各自为政,实则暗中分成几个小团体,彼此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其中,有一个狱卒引起了包拯的特别注意。这个狱卒身材瘦小,面容阴鸷,每次执行任务时,眼神都闪烁不定,似乎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包拯开始暗中观察这个狱卒的一举一动。他发现,这个狱卒在完成日常的巡逻和看管工作后,经常会在夜深人静时,偷偷地离开自己的岗位,朝着一个特定的方向走去。那个方向是诏狱中一处极为偏僻的角落,很少有人涉足。包拯心中一动,隐约觉得这个方向似乎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为了弄清楚真相,包拯决定冒险跟踪这个狱卒。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包拯等到狱卒再次偷偷离开岗位后,小心翼翼地跟了上去。他尽量放轻自己的脚步,避免发出任何声响。黑暗中,狱卒的身影在狭窄的通道中若隐若现,包拯的心跳也随着步伐逐渐加快。
狱卒似乎并未察觉到身后的跟踪者,他熟练地避开了一些牢房的门口,朝着那片偏僻的角落走去。经过一段曲折的小巷,狱卒来到了一间废弃已久的牢房前。包拯躲在一个拐角处,屏住呼吸,紧张地注视着狱卒的一举一动。
只见狱卒从怀中掏出一把小巧的钥匙,颤抖着打开了牢房的门。然后,他迅速地闪身进入牢房,随手关上了门。包拯等待了片刻,觉得时机已到,便悄悄地靠近牢房。他趴在门缝上,试图向里面窥探。
从门缝中,包拯看到,牢房内昏暗无比,只有微弱的月光从狭小的透气孔中透进来,在地面上洒下一片银白。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摆放着几张破旧的书桌和椅子,墙壁上挂着一些已经褪色的画像。而狱卒此刻正站在书桌前,从怀中掏出几封信件,在昏暗的光线下仔细地查看。
包拯瞪大了眼睛,努力想要看清信件上的内容。然而,距离太远,光线又暗,他只能隐隐约约看到信件上有一些模糊的字迹。他心中焦急万分,恨不得立刻冲进去将信件夺过来。但他深知,这样做无疑是自投罗网,不仅无法得到信件,还会让自己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
包拯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开始思索对策。他注意到,牢房的门虽然已经关上,但并没有上锁。这也许是一个机会,但机会稍纵即逝,必须小心把握。包拯深吸一口气,慢慢地朝着牢房的门靠近。就在他准备推门而入的时候,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包拯心中一惊,连忙躲回到拐角处。只见几个狱卒匆匆赶来,为首的一个狱卒大声喊道:“你们几个,去那边巡逻一下,最近有些不太平,千万要小心!”
原来,是狱卒的正常换岗。包拯长舒一口气,但此刻他也明白,自己已经无法再接近那间牢房获取密信了。他悄悄地回到了自己的牢房,心中却充满了懊恼和沮丧。
回到牢房后,包拯坐在草席上,回想着刚刚看到的情景。那些密信上的字迹虽然模糊不清,但一定能隐藏着重要的线索。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想办法再次接近那间牢房,得到那些密信。
接下来的几天里,包拯一边警惕着周围的动静,一边继续观察那个瘦小狱卒的行动规律。他发现,这个狱卒每次前往那间偏僻牢房的时间都大致相同,而且每次回来后,都会显得格外紧张和兴奋。
于是,包拯开始精心策划下一次的跟踪行动。他深知,这次行动必须更加谨慎,绝对不能再次出现意外。他向老狱卒请教了一些关于诏狱内部地形和地形的问题,老狱卒也被包拯的决心所打动,将自己所知道的一些细节都告诉了包拯。
终于,又一个夜晚来临。包拯趁着夜色,等待着瘦小狱卒再次行动。当看到狱卒像往常一样偷偷离开岗位后,包拯小心翼翼地跟了上去。这一次,他提前做好了准备,身上带着一些简易的工具,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