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拖下去,诛九族
第9章 拖下去,诛九族 (第1/2页)“主子如今气色好,胃口也好,早上用了两碗粥呢!”苏麻喇姑在一旁笑道,“太子殿下这一来,慈宁宫都热闹起来了。”
孝庄点点头,眼中闪过一抹感慨:“说来也怪,自从昨日保成给我治了病,我这身子骨轻快了不少,连多年的关节疼都好多了。”
胤礽闻言,骄傲地挺了挺小胸脯,那模样仿佛在说“都是我厉害”。孝庄被逗得前仰后合,差点打翻了茶碗。
“你这小机灵鬼!”孝庄捏了捏胤礽的鼻尖,“不过乌库玛嬷得说好了,以后不许再这样耗费自己的精气神,知道吗?”
胤礽眨巴着大眼睛,既不点头也不摇头,只是伸出小手指勾住了孝庄的手指,像是在做无声的承诺。
“主子,您看太子殿下多聪明啊!”苏麻喇姑惊叹道,“这才出生几日,就什么都懂了!”
孝庄若有所思地看着怀中的婴儿:“保成啊,若是保成能一直这么乖巧可爱该多好...”
胤礽心头一紧。
前世的自己,确实让乌库玛嬷失望了吧?
那些年少轻狂,那些骄纵跋扈...他忍不住抓紧了孝庄的衣襟,仿佛害怕这温暖的怀抱会再次消失。
“怎么了?突然蔫了?”孝庄敏锐地察觉到胤礽情绪的变化,连忙轻拍他的背,“是不是累了?”
胤礽顺势点点头,小脑袋靠在孝庄肩上,掩饰眼中的复杂情绪。
“那咱们歇会儿。”孝庄示意苏麻喇姑拿来一个绣着百子图的软枕,轻轻将胤礽放在上面,“乌库玛嬷给你哼个小调?”
不等胤礽回应,孝庄已经轻声哼起了一首蒙古长调。
那是她童年时在科尔沁草原上学会的歌谣,讲述着雄鹰翱翔天际的故事。
苍凉悠远的旋律中,胤礽仿佛看到了广袤的草原和湛蓝的天空...
胤礽在意识中轻笑:“这一世,我一定要让乌库玛嬷以我为荣...”
歌声渐止,孝庄低头查看,发现胤礽已经睡着了,长长的睫毛在脸上投下浅浅的阴影,小嘴微微张着,呼吸均匀而安稳。
“睡相真招人疼。”孝庄轻声感叹,小心翼翼地为他盖上一床小锦被,“苏麻,去把我那对翡翠平安扣拿来。”
“主子,那可是太宗赏的...”苏麻喇姑小声提醒。
“正是因为是太宗赏的,才要传给保成。”孝庄坚定地说,“我们保成,值得最好的。”
苏麻喇姑领命而去。
*
慈宁宫这边温馨和睦,康熙那边可真是鸡飞狗跳了。
太和殿内,金砖墁地,龙椅上的康熙面沉如水。
“启禀皇上,吴三桂叛军已攻陷沅州,湖广总督蔡毓荣请派援兵...”
兵部尚书明珠正汇报军情,却见皇上心不在焉地摩挲着腰间玉佩。
“皇上?”明珠试探着唤了一声。
康熙这才回神,眉头一皱:“沅州失守?蔡毓荣是干什么吃的?朕给他十万大军,他就给朕这个结果?”
声音不大,却让满朝文武噤若寒蝉。
“微臣以为...”明珠刚要解释,就被康熙冷冷打断。
“你以为什么?朕看你们兵部全是饭桶!”
康熙一拍龙案,震得茶盏叮当作响,“传旨,蔡毓荣降三级留用,若三日内不能收复沅州,提头来见!”
“臣...遵旨。”
明珠额头冒汗,不敢再多言。
“还有何事?”
康熙不耐烦地敲击着龙椅扶手,目光频频望向殿外的日晷——已经过了巳时,不知保成在慈宁宫可还安好?有没有想阿玛?
接下来几位大臣汇报政务,无论说什么都被康熙挑刺。
工部奏请修缮河堤,被骂“靡费钱粮”;礼部请示科举事宜,被斥“不知变通”。
往日宽和的帝王今日像变了个人,毒舌得让满朝文武抬不起头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