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东巡
第120章 东巡 (第1/2页)小狐狸在胤礽脚边转来转去,时不时发出“嘤嘤”的叫声,活像个小帮腔。
“阿玛就知道哄我……”胤礽抽抽搭搭地说,“转头又去批那些劳什子奏折,熬得眼睛都红了……若有个好歹……”说着又要掉泪。
康熙心都要碎了:“不批了!阿玛今日什么都不批了!就陪保成!”
“当真?”胤礽泪眼婆娑地问。
“君无戏言!”康熙斩钉截铁地说,转头对梁九功吩咐,“去,把折子都搬到御花园来,朕……朕陪太子赏花的时候看。”
梁九功:“……”皇上,您这底线是不是太灵活了?
小狐狸在一旁得意地甩着尾巴,冲胤礽眨眨眼:【宿主威武!绿茶克星啊!】
于是乎,御花园里出现了史上最萌的“批奏折”场景——康熙抱着胤礽坐在凉亭里,手把手教他认奏折上的字;
小狐狸蹲在石桌上,时不时用爪子指指点点;
梁九功和几个太监站在不远处,拼命憋笑。
“这个字念‘灾’……”康熙指着奏折上的字解释,“意思是百姓受了苦难……”
胤礽“嗯嗯”点头,突然指着下面的数字:“阿玛,这是什么?”
“这是受灾人数。”康熙神色凝重,“三百二十六户……”
小太子皱起眉头,突然转头对贴身太监说:“何柱儿,去把孤的储钱罐拿来!”
康熙不明所以,直到何柱儿捧来胤礽的储钱罐——那是他三岁生辰时,各位皇叔送的礼金。
“阿玛,给。”胤礽把沉甸甸的储钱罐推到康熙面前,“帮保成送给受灾的百姓……”
康熙喉头一哽,竟说不出话来。他紧紧抱住儿子,半晌才道:“保成的心意阿玛领了,但这些钱……”
“阿玛说过,君民一体。”胤礽认真地说,“保成是太子,百姓就是保成的家人。”
这句话直接让康熙红了眼眶。皇帝陛下深吸一口气,郑重接过储钱罐:“好,阿玛替百姓谢谢保成。”
小狐狸趁机跳上康熙的肩头,亲昵地蹭了蹭他的脸颊。
*
时光飞逝
康熙二十年三藩平定
紫禁城张灯结彩,庆贺平定三藩之乱。
乾清宫内,康熙抱着胤礽站在巨幅舆图前:
“保成看,这便是云南。”帝王指尖划过刚刚收复的疆土,“从今往后,大清的版图再不会残缺。”
胤礽小手按在康熙手背上:“阿玛是天底下最厉害的皇帝!”
【同年十二月·第二次大封六宫】
随着三藩之乱平定,康熙以“中宫久虚,宜彰内治”为由,进行继康熙十六年后的第二次大规模册封:
佟佳氏(原佟妃)晋封贵妃
钮祜禄氏(原僖嫔)晋封温僖贵妃
那拉氏(原惠嫔)晋封惠妃
郭络罗氏(原宜嫔)晋封宜妃
*
康熙二十一年春,出于震慑沙俄和视察边防建设等多方面的考量,浩浩荡荡的东巡队伍自京师出发。
打头的是一辆特制的鎏金马车,四匹雪白的御马拉着,车厢比寻常马车大了整整一倍。
内里铺着厚厚的狐裘,四角挂着安神的香囊,就连车窗都蒙上了轻纱,以防风沙侵扰。
康熙抱着胤礽上车时,随行大臣们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这哪是马车?分明是座移动的小宫殿!
“阿玛……”胤礽小脸微红,“太夸张了……”
“哪里夸张?”康熙不以为意,仔细地给儿子系上披风,“太医说了,你受不得颠簸。这马车加了特制的减震装置,保准平稳。”
果然,马车行进起来如履平地。
胤礽趴在窗边,好奇地打量着外面的景色。
【宿主宿主!】一只小白狐兴奋地在意识海里蹦跶,【那就是永定河吗?好壮观啊!】
“嗯,前些年刚治理好的。”胤礽在意识中回应,“以前经常泛滥成灾,现在两岸都能种庄稼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