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我们想学响屐舞!”【求月票】
第346章 “我们想学响屐舞!”【求月票】 (第1/2页)混元宫内,周易对赵煦说道:
“接下来就可以安排可靠之人做前期的准备工作了,比如挖附近的黏土烧砖,回头从河底清出来的淤泥再填补上去,还会是良田。”
修建都城,前期的准备工作非常多,比如进山中或者去南方运巨木,采挖各种石料,挖掘修城用的运河方便石料转运等等。
现在还涉及到跨越洛河,需要修建几座石桥,桥还要抬高,否则会影响以后的航运。
赵煦答应道:
“师尊放心,一切都会安排妥当的。”
他原本打算让赵佶负责修都城的,但赵佶如今成了首席军火专家,连一元宫的修建都不顾上管了,所以修建都城的事,赵煦打算换个人负责。
郭荣对推演出的位置挺满意的:
“城南毗邻伊河,可在附近建立大营和兵工厂,一些军事用途的材料,就通过伊河运送;洛河水面宽水量大,作为民用航道使用。”
只要把堵塞的航道疏通,洛河和伊河就能成为物流干线。
周易查了查两条河的流量说道:
“水流还是太小,而且冬季和夏季相差太大,回头要在南边多修一些水库,两河交汇的地方也要尽量拓宽挖掘,只要能多存点水,航运就能持续。”
至于清淤什么的,周易觉得买几套河流疏通的设备就行了,到时候慢悠悠的将河底的淤泥抽出来,既能增加航运量,同时也能增加庄稼产量……河底淤泥可是顶好的有机肥料,增产效果明显。
李白说道:
“要是紧急用水,还可以用儒生笔召唤降雨,增加水量。”
周易翻出故县水库的资料,回头可以用化石符修一下,不求做成现代这种集蓄水、调水、发电、灌溉于一体的大型水库,只要能存一些应急的水就行。
另外伊河上游的陆浑水库也可以建起来,同样能够蓄不少水,能够维持航运。
赵煦打算到了洛阳,好好到修都城的地方看一看,要是能建好,绝对是天下第一都城。
周易给他拿了几套测量海拔的仪器和工程用的水平仪说道:
“去了可以先研究一下地势,都城的大小并没有定死,一切都要因势利导,而不是生搬硬套。”
新都城让赵煦和郭荣都很感兴趣,陈汤和霍去病倒是一般般,西汉时期长安没有遭到破坏,粮食也够吃,还没发生唐朝时期贵族都能被饿死的惨剧。
李清照盯着地图上的汝河看了一会儿问道:
“汝河要是向西修几十里运河,就能跟伊河连在一起,这能开辟为航道吗?”
周易也说不准,把这个条件输入到AI上一问,给的答案是水量不足……想要开通航运,洛阳要想办法提升水资源才行。
除了伊河到汝河这段距离之外,汝河全线都具备通航条件,明清时期汝河边上的码头城镇都很富足。
比如胡辣汤的起源地北舞渡和逍遥镇,当时都是南来北往客商的聚居地。
要是定都洛阳后能维持开封运河与汝河两条航道,那新都城绝对会超越开封,成为天下富庶之地。
聊完这些,周易给赵煦连着用了三次健体术,让赵煦的身体迅速变得强壮,身高也超过了一米八,成了标准意义上的八尺壮汉。
中午,陈汤将两只羊宰了,一只扒皮做手把羊肉,一只刮毛做红烧带皮羊肉。
李清照和公孙大娘各自骑着小电驴,在山下买了烧饼、油条、白面馒头和搭配羊肉汤吃的死面锅盔。
考虑今天四大两小六个美女都在,公孙大娘还在伍伯的摊位上买了十来个油炸糕,李清照则是买了一堆卤味。
伍伯问道:
“买这么多吃的,山上有聚餐吗?”
公孙大娘娴熟的撒了个谎:
“有几位道友从后山徒步过来,饿得人不人鬼不鬼的,道长让我俩下来买点吃的。”
说完,她刚要离开,伍爱民骑着一辆崭新的250CC的踏板摩托车来了,刚见面就嘚瑟的炫耀:
“未婚妻嫌我的小电动不够霸气,非要给我买新车,拦都拦不住。”
马路对面的大头杨一脸的鄙视:
“谁问你了?看把你嘚瑟的,当初我老丈人第一次见面就送我一万块钱,我说什么了吗?”
伍爱民毫不留情的拆穿:
“还不是因为他把你腿撞折了嘛……对了石榴仙子,回去告诉小易,他订购的太阳能路灯到了,下午就能上山安装。”
公孙大娘答应道:
“好的,我回去就告诉道长。”
山上,武媚娘说着来时的安排:
“今早我是从马车上来的,车子会一直往城外行进,如若我回去还在马车上,就证明能够去辽东。”
周易问道:
“那你今天就回去吗?”
武媚娘点了点头:
“下午就走,免得赶车的人重新把马车赶回宫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