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家书万金
第二百二十八章 家书万金 (第2/2页)从父亲来信看,泓儿在我处来,我托她给家里老人带的三样东西,糖果水果帽子三都收到了,我对泓儿办事放心,这也是一种信任度考验。泓儿就经受住了考验。可我托老二带的信为什么不给父母,原因很简单,信中说清楚了,带的现金是二百元,绝不是一百元。前面已经说明了,我生气后就原谅了。马伏山有句话叫人穷志短。我不敢保证,当我遇到这种情况时,会不会这样做。因为人的第一需求是生存,是发展。比如在那******中,为什么有人选择了人穷志不穷,就饿死荒野。有的人选择了人穷志短,小偷小摸一些保命的食物就逃过了一劫,居然活了下来。就是这个道理。我后来还跟父母和老幺写信说,该包容要包容,不能斤斤计较。这些矛盾就自然化解了。
我今年将加入党组织的事,父亲费了心。我的恩师覃书记到老家,与村支部班子一起搞了政审材料,已寄到我们厂里。父亲对覃书记一行进行了热情接待与款待,还特地杀了一只土鸡做菜。我很欣慰当过几十年基础干部的年迈的父亲的办事能力。这个事情就算落实了。加入党组织是我毕生的追求,父亲协助给我做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父亲在信中重点夸了大嫂的表现。自从大哥去世后,大嫂跟公婆住在一起,很不错,勤快,没有一点外心,孝敬老人,全年的柴料,挑粪,挑水,都没有分彼此,成天劳动,没有歇息过。可老二家就到处跟她说媒,想让她改嫁。父母把她当亲人,加上泓儿这次回来跟她母亲做了思想工作,她就打消了改嫁的打算,安安心心照顾公婆,抚养孩子。我听到这话,对大嫂倍加敬佩,她虽说没有文化,可还是有主见,有孝心,没有盲目听从那些媒婆安排。父母是因为看见还有两个孙儿没有成人,很不情愿让大媳妇走,留人心切,这是正常的心态。正因如此,父亲以另一个角度看待这事,与那些媒婆关心单身女人的想法相悖。由此,父亲来信说,他对老二家一心想把大嫂嫁出去很有意见,几乎是生气。我回信也劝解了父亲,不要计较。
老幺成家是老家完成了一件大事,在城里办了十八桌,收了六千多元礼金。为此,老父亲很高兴,总算把幺儿媳妇接进来了。老家请木匠为老幺成家做了一些必要的木制家具摆在屋子里,椅子、茶几,饭桌等,这家就象样了。
父母用心良苦,还托泓儿跟我和平儿带过来一些老家的腊货,香肠、心子、腰子、肚子等,我煮好后,请平儿来一起吃着这些家乡味,还品着啤酒,就仿佛过年,马伏山的情景以及父母亲人浮现在脑海里,差点流泪了。
父亲每次来信都嘱咐我要认真考虑个人问题,找个合适的女子,早些成家,我面对当前的局面,没有办法给他交代,只有不提这个事。
在阴雨绵绵中,总算等到了我来羊城的第四个大年三十。这珠三角难得的寒潮,把气温推向了极致。从没有感到的寒意袭击没有思想准备的外来工。晚上,厂部全体领导班子都到了,与我们留守的外来工一起团年,举办茶话会,座谈会,吃水果,嗑瓜子,喝饮料,排解思乡思亲之苦。领导离席后,我们一起观看央视新闻联播节目。这里没有平时那么热闹,附近的职工都回家了,留下的几乎是我们川籍老乡。最不该离开我的是扬媚,可她是家里的独生女儿,父亲是中学老师,母亲是个体户,她要回去跟父母一起过节,只能让我孤独一阵子。夜越来越深,后来,观众寥寥无几,更觉冷清,室内温度更加低下。我还是坚持看完了联欢节目。我跟平儿在这里,相互还有个照应。这里没有烤火取暖的习惯。我便把所有保温的衣服都套了一身,但还是感冒了。直接症状就是咽炎,喉咙疼痛,声音嘶哑,说话不畅,无心去搞交流。
好在老家打来电话,是老幺打来的,我和平儿接到了故乡的一句问候,排解一丝孤独与寂寞。还接到扬媚的节日问候,我更加高兴多了。她听我的声音嘶哑了,便准备立即回厂来看我。我等候她的来临。生病的人,最需要朋友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