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省委常委会议!各自的心思!
第342章 省委常委会议!各自的心思! (第2/2页)“可要是现在贸然增加人手,编制怎么办?经费从哪来?”
“汉东的财政盘子就这么大,再养一批人,今年说不定还能顶住,但明年、后年怎么办?难道要靠上面拨款填窟窿?”
“机构臃肿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沙瑞金的话让气氛瞬间沉了几分。
赵达功刚想反驳,坐在旁边的高育良却先开了口。
“瑞金同志考虑长远,有道理。”
“达功同志关注当下,也没错。”
“其实我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加不加人,而在于怎么协调。”
高育良虽然只是短短三句话,却是一针见血!
随后高育良顿了顿。
组织好语言后,缓缓说道:
“我觉得我们的协调机制,可以优化的地方还有很多。”
“比如咱们完全可以让省厅各部门、各地市,梳理现有人员编制,把那些长期闲置、岗位重叠的人员,临时调配到缺人的岗位。”
“尤其是基层窗口单位,这种现象很严重嘛。”
“而且咱们还可以让试点工程指挥部可以实行轮岗制,一半人在前线,一半人回原单位处理日常,两周一轮换,既不耽误试点,也不影响本职。”
“这样虽然也累了些,但至少还能坚持。”
“除此之外咱们还可以省警校、高校临时抽调一批实习生,由老干部带教,既能解决人手问题,也能锻炼新人,还不用增加编制。”
“胡乱增加人手,确实容易出后遗症。”
“但完全靠咬牙坚持,也可能把基层干部累垮。”
“所以我认为协调,才是破局的关键。”
高育良的话刚说完,会议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高育良的这番话,的确是很有道理。
但却也最为复杂!
如果说赵达功做的是加法,那么沙瑞金做的就是减法。
而高育良做的则是乘法!
复杂程度,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做好了,当然能解决问题,但要是做得不好,反而可能会出乱子!
可以说。
理论上高育良是没问题的,完全就是看实际操作如何!
但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
理论可以复杂。
但实践却必须得简单!
所以赵达功和沙瑞金两人并没有被高育良看似完美的理论说服。
而在对面。
穆辰看了一眼三人,满意的点了点头。
开口说道:
“各位的意见,都说到了点子上。”
“想法都很不错。”
“育良书记的方案也很好,不过我们不能把希望完全放在一套复杂的方案中。”
“我的看法,还是先实验一下。”
“先找一批干部。”
“然后按育良书记的方案,一周内完成内部协调和轮岗安排。”
“这件事,吴春林同志你来牵头,组织部和省政府办公厅联合督查,确保落实。”
“对试点工程和日常工作确实无法兼顾的岗位,由组织部统计缺口,报省委常委会研究。”
“必要时,可以适当向上面申请增加一些编制,但不能太多。”
“考核一定要严格!”
“绝对不能乱给!”
“咱们要做到既不能让基层干部硬扛,也不能让汉东背上包袱。”
“散会之后,各自落实。”
“三天后,我要看到初步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