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 章 延绥镇
第86 章 延绥镇 (第1/2页)“小和尚,我走了啊!”
“嗯,过年回来不!”
“回呢,你喜欢的闷闷要嫁人我怎么不回!”
“阿弥陀佛!”
“我也回,阿弥陀佛,走了啊!”
“嗯,阿弥陀佛!”
肖五爷骑着马从仙游寺离开,望着马术娴熟的肖五,当初的小和尚,如今的仙游寺主持双手合十弯腰送别。
当初吃百家饭的肖五会骑马了!
当初大慈恩寺的小和尚也成了住持了,一切都不一样了。
可不知道为什么,小和尚还是会想起小时候和肖五一起在河里游泳的日子。
如今仙游寺边上就是黑河,可自己再也没有去河里玩过水了。
至于肖五提起的闷闷,小和尚笑了笑。
他问过师父,师父说他在小时候也喜欢过一个人,师父说这就是“障”,过去了就好了!
师父还说这是贪,也是欲。
因为喜欢美好的人和物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
佛经里有言: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余令放下怀里抱着自己的孩子,等再出来的时候余令已经是满身甲胄。
此时太阳刚出来一半,正是可以随意直视的时候。
“我走了,告诉两个孩子,他们的爹爹去给他们弄马场去了!”
“嗯,我会告诉孩子的!”
“家里的事情,就辛苦你了!”
余家大门开了,余令带着一百亲卫静悄悄的走了。
茹慈看着自己的男人一路往北,在薄雾里身影越来越淡,死死压抑着内心的不舍。
“余念裳,早饭都没吃,你要去哪里?”
“我…我要去送送我大哥!”
“你给我回来,嫁衣做好了没,礼仪都会了么,记账,查账你都会了么,师兄布置的作业你写完了没?”
闷闷低着头,牵着马,转身走了回来。
茹让笑了笑,听着屋里的两个开始喊娘亲了,快步走了过去。
见两个孩子睡眼朦胧的喊自己舅舅。
茹让咧着大嘴笑了起来:
“来了,舅舅来了!”
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
茹让是真的喜欢这两个小的,隔三差五的就来看自己的侄儿。
一疯就是一天!
“穿衣服,舅舅来给你们穿衣服,仲奴你先等会,舅舅先给昏哥穿,穿好了就轮到了你,然后咱们去长安吃饭……”
“舅舅,我爹呢?”
“你爹去做大事去了!”
孩子哭了,虽然不懂,但他知道爹爹走了。
此刻的余令已经穿过了长安城,带着亲卫朝着三日前离开的人马追了过去。
这一次去延绥的这一路粮草要自己携带。
四千人不光带着粮草,还带着土豆。
此刻的王辅臣等人已经正式踏入延安府地界。
先前从草原回来的时候在这延安府还能看到放羊的人。
如今放眼望去全是荒地。
四千人马加辎重官道上走过,溅起灰尘就像是一片黄色的云彩。
在那些骨瘦如柴的孩子,妇女,老人的注视下快步离开。
路边的黄土下依稀可见白骨。
开始的时候大家并不在意,等再往北,望着路边躺着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众人心酸且难受。
这些人都是乞讨的。
他们聚集在官道,希望有商队路过能乞讨一些吃食。
如今大军来了,一车车粮草从他们面前经过。
他们望着粮车,吞咽着口水。
肖五呆呆地望着,他的心智不足以理解这种苦难。
他把手伸到怀里,想把自己今日的干粮掏出来给那个可怜巴巴的孩子。
“肖五,牢记军令!”
“他…他要死了啊!”
王辅臣板着脸,寒声道:
“你把你的吃的给了他,他会死的更快,那时候不是死一个人,怕是要死一大群!”
“为什么,为什么啊!”
望着暴怒的肖五,王辅臣不近人情道:
“见过野狗抢骨头么,那骨头瘦小的狗是吃不到的,最后只会落到最强壮的那条狗的肚子里!”
“不懂!”
“不懂就记在心里!”
“我要等令哥来!”
“不遵军令你可以回去了!”
肖五恨恨的看了一眼王辅臣垂下脑袋:
“你王辅臣就是笨蛋,见死不救,我们怎么不能见死不救啊!”
王辅臣闻言喃喃道:
“在很久之前令哥就问过长安府知府要不要土豆,是他们自己不要的,是他们自己不要的,不是我见死不救啊!”
大军继续往前,越往北越荒,人也越少!
荒凉中透着一股难以形容的压抑,沉甸甸的,像是压着一块石头。
斥候王不二骑着马回来了。
他说,前面河谷处的一个村庄被屠了,男女老少全身赤裸,死状残忍,庄子也被点燃了!
王辅臣等人赶到的时候火还没灭。
在不二的带领下王辅臣走到谷场。
望着谷场的惨状,王辅臣痛苦的闭上了眼睛,一村的人应该是被石磙活活的碾死的。
“回村子找活口,王不二带着人去附近查,贼人一定没走远!”
村子里还真有活口,在窑洞的最深处还真的找到了一个半大孩子。
望着浑身打哆嗦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的孩子。
王辅臣知道这个样子是问不出来什么的。
王不二的速度很快,作恶的这群人把村子洗劫的这么干净一定走不远。
半个时辰后王不二就追上了这群人。
王不二望着那百十号人咧着嘴笑了笑。
取下后背的火铳,马蹄声突然响起,王不二这支小队的十一个人骑着马就朝着那群人冲了过去。
马蹄声突然响起,这群贼寇突然就慌了。
面对袭来的战马,一舍不得好不容易抢来女人的汉子朝着王不二举起了手里木制长矛,准备捍卫自己的“财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