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讲好话谁不会?
第376章 讲好话谁不会? (第2/2页)看清三公主的眼神后却不由得一愣,这位东吴三公主似乎是在埋怨他。
李仲明稍稍思量便明白,她应该是怪自己隐瞒身份。
对此李仲明只是笑了笑,并未解释。
很快,便有人率先登场,开始作诗。
今日诗会名为迎春,所以诗的题材自然是与春有关。
一个个世家公子小姐登台,一篇篇佳作脱口而出。
李仲明倒是有些意外,这东吴在文学一道上似乎比过去的北齐要强上不少。
这些世家子弟作的诗虽然谈不上绝佳,但显然也不差。
每一首诗作出来后太子都会专门邀请李仲明予以点评。
诗词一道李仲明虽然并不像法学那般下那么多的苦功,但耳濡目染,看了先生留下的诗集,眼界自然也高得多。
不过毕竟是在别人的地盘,还是要给这些没受过挫折的世家子弟留点面子。
所以李仲明每一次点评都非常的委婉,尽量捡对方的优点来说。
一开始大家还没察觉,渐渐的三公主和太子都发现不对。
李仲明这分明就是专门捡好听的来讲,并没有真正去点评。
三公主不禁嘟起嘴,有些不满。
这李仲明不仅骗了自己,今日诗会竟然还如此敷衍。
想到这里,三公主顿时有了想法。
于是便向不远处一位在万仙城素有才名的侯爷世子使了个眼色。
对方心领神会,端起酒杯站了起来,先是向太子和诸位皇子公主行礼,随后张口就来。
“诗名《惊蛰》,请诸位斧正。”
“初雷惊三九,霜色一朝收。
潜鳞东入海,风云终入眸。”
等他吟诵完,在场先是沉思了片刻,随后便有人朗声道:
“好诗,好气魄,不愧是京都才子顾念,出口成诗,便有如此意境。我等不及...”
“没错,这首诗通篇没有一个春字,但却写出了由冬到春的转变。”
“不止,更有一份气魄在里面,天下风云,尽收眼底。”
“真是好诗啊...好诗...真好诗...”
名为顾念的才子一脸自信的听着这些赞扬,目光始终落在李忠明的身上,带着些许挑衅的味道。
三公主也不禁翘起嘴角,看向李仲明道:
“李...大贤,顾念这首诗,如何?”
那大贤两个咬字极重,分明还是在怪李仲明瞒着她自己的身份。
李仲明无奈一笑,起身道:
“这位顾公子的诗很不错,让在下仿佛看到了一位壮志之士,在未逢良机的时候隐忍蛰伏,暗中积蓄力量。”
“等到时机成熟,便犹如蛟龙走江,东入大海。”
“从此蜕变真龙,一飞冲天,将天下风云尽收眼底。”
“足见顾公子乃是一位心怀壮志之人,确实是难得的佳作。”
听到李仲明如此点评,顾念看他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李仲明简直将他心底的想法说的一字不差,就仿佛看穿了他的内心。
顿时让顾念有种遇到知己的感觉。
然而三公主却不干了。
“李大贤,大家上台作的每一首诗你都说好,每一首诗你都评价颇高。”
“将好听的话谁不会?难道你就没有一些更好的见解?”
“还是说李大贤并未认真对待,不愿与我东吴的才子们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