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 第319章 山长训话

第319章 山长训话

第319章 山长训话 (第1/2页)

就在中原战火纷飞、辽东半岛硝烟弥漫之际,偏安西南一隅的江瀚,近来却十分顺遂,颇有些春风得意的味道。
  
  二月下旬至三月中旬,从四川各府州县陆续传来的奏报,皆是一片向好。
  
  奏报显示,各地的春耕事宜已经基本结束。
  
  新一年的禾苗都已插下,俏绿的景色,铺满了成都平原乃至周边丘陵的梯田。
  
  农部和工部牵头组织的水利工程,也都相继派上了用场。
  
  诸如都江堰的维护、各地堰塘水渠的疏浚,也在春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秋后的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与外界传来的饥荒战乱,形成了鲜明对比。
  
  与此同时,春闱和殿试也已相继圆满落幕。
  
  得益于学部早早放出的风声,明确了取士标准将倾向于通晓实务、能安地方者。
  
  那些刚从乡试中脱颖而出的新科举人们,没来得及有片刻松懈,便又纷纷埋头钻研起了如何治理新辟之地、安抚夷汉百姓、推广农耕教化等切实问题。
  
  有了明确的考纲指引,这批新科举人得以顺利通过考核,成为了江瀚麾下首批扩招的进士。
  
  当然了,他们心里也很明白,科举过关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日子才是真正的考验。
  
  很快,这批新晋人才便被委以重任。
  
  授官时,江瀚毫不含糊,将其中近两百名最为年富力强的进士,一股脑儿地派往了刚刚经历战火、百废待兴的贵州。
  
  他们将充任州县佐贰官、或者主持一县政务,以期尽快稳定地方,将贵州彻底消化。
  
  而剩下的八十余人,则被江瀚委任为“巡按使”,悄悄撒向了四川各州县。
  
  他们的职责旨在考察民情、暗访吏治、查验政策落实与否,并有直接向汉王府上奏的权利。
  
  这批耳目撒下去,四川的官场将迎来一次全面的检验。
  
  军事方面,贵州战事已经告一段落,部分参战部队开始有序撤回四川休整。
  
  首批撤回的主要是伤员,江瀚特意下旨,准予他们三个月的长假,并拨付钱粮医药,让他们能安心在家养伤。
  
  至于那些不幸阵亡的将士,遗体已经就地妥善安葬,只带回了象征身份的腰牌。
  
  依照成例,江瀚亲自主持了祭祀仪式,并将这批阵亡将士的灵位迎入英烈祠,享受四时祭祀。
  
  祠堂内清烟缭绕,牌位层层迭迭,无声诉说着创业的艰难与代价。
  
  此外,前来投诚的邓玘所部,则就近安置在了剑州,交由守将董二柱负责甄别、整编。
  
  愿继续从军的,便打散编制补入各营,接受统一的训练和指挥;
  
  不愿再当兵的,则发给少量路费,遣返还乡。
  
  不出所料,其中选择留下的明军士卒占了大多数。
  
  毕竟乱世之中,当兵吃粮好歹是一条活路,而且听说汉王麾下军饷发放及时,比在明军中有保障得多。
  
  这些选择留下的兵卒,便与他们的老长官邓玘一道,暂驻于剑州大营,接受全新的军纪条令和思想熏陶。
  
  江瀚从邓阳的密信中已经知晓,邓玘是斩了明军参将方国安才得以南下投诚的,这份“投名状”足以显示其决心。
  
  而另一位降将马科的表现,那就更让江瀚满意了,听说是先登破城,斩将劝降,干起活来十分卖力。
  
  由此可见,明军中并非没有能人干将,只是大多被朝廷的腐朽体制、窘迫粮饷和昏聩指挥给埋没、耽误了。
  
  江瀚很期待这两位降将,今后能有更好的表现。
  
  同时,也希望以他们为榜样,吸引更多明军中的有识之士来投。
  
  他深信,随着自身势力的愈发壮大,展现出的气象愈发一新,这样的识时务者必然会越来越多。
  
  总结起来,自从定鼎成都以来,四川的局势已渐渐稳定,民生得到复苏,军政体系初步建立。
  
  可谓是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景象。
  
  最近这段时间,江瀚的生活节奏相对规律了许多。
  
  除了处理必要的政务外,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两个地方:
  
  第一是新落成的天府书院,第二则是自家的后宫。
  
  前者是他寄予厚望的、培养未来根基的新苗圃,后者则关系到他血脉延续、事业的继承人。
  
  两边都是重中之重,不容偏废。
  
  清明这天,天色还没亮,江瀚便已起身。
  
  今天的日程安排很满,他首先要以汉王的身份,主持祭奠阵亡将士的仪式;
  
  随后,还要以山长的身份,前往天府书院,对那里的孩子们进行训话和教学,以示关怀和重视。
  
  卯时三刻,书院操练区宽阔的校场上,已经是鸦雀无声,肃然一片。
  
  清明时节的小雨淅淅沥沥地下了一整夜,空气中还带着一丝沁人的凉意,浸得人衣衫微潮。
  
  一千两百名童生,穿着统一发放的靛蓝色短袍,按照各自所属的“斋院”,排成了一个个整齐的方阵。
  
  他们大多只有八九岁年纪,脸上稚气未脱,但经过了两三个月的操练,站姿已经是有模有样了。
  
  行列之间,更无人敢随意晃动、或者交头接耳。
  
  徐乐安正站在“蒙学丁字斋”的队伍中间,微微缩了缩脖子,试图擦掉脸上的水珠。
  
  他记得三个月前,自己还在官府的收容所里,和其他几十个同样被过继的孤儿们挤在一起,对未来一片茫然。
  
  突然有一天,有个自称主事的官员前来,说是汉王殿下要送他们去一座顶好的新书院读书识字,学习本事。
  
  然后,他们就被带到了这里——这座气派、宽敞得让他不敢想象的大院子。
  
  “正身!”
  
  随着身旁教习一声洪亮的口令,所有孩童都下意识地收腹挺胸,打直了背脊,脚后跟紧紧并拢。
  
  徐乐安也赶紧照做,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校场前方那座阅武台。
  
  很快,一个高大的身影,在学部主事王承弼等几位官员的陪同下,稳步登上了阅武台。
  
  他穿着一身红黑相间的劲装,上有暗金色云纹,腰束蜀锦宽带,身姿挺拔。
  
  他面容沉静,目光沉稳,缓缓扫过台下近千双稚嫩的眼睛。
  
  看到那熟悉的身影和衣袍,队列中的徐乐安忍不住悄悄踮了踮脚尖,心中激动无比。
  
  是汉王殿下!
  
  不,在这里,他要称呼江瀚为“山长”。
  
  徐乐安清晰地记得,当初正是在英烈祠,是江瀚亲口承诺让他们有饭吃、有书读;
  
  徐乐安是第一个被领进英烈祠的孩子,对于当时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江瀚站在阅武台上,并没有立刻讲话,而是静静地站了一会,扫过台下齐整的方阵。
  
  队列始终都很安静,没有骚动,也没有杂音,让他满意地点了点头。
  
  不错,最近这段时间的训练颇有成效,这帮小子们也很争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