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问寿(+14)
第179章 问寿(+14) (第2/2页)他提着从王家白饶来的灯,也不便抬手,只问候一句。
“又见面了。”
罗六郎紧紧问:“江先生是昨夜焚杀恶鬼的那人?”
江涉颔首。
“先生是高人?”
“想来不是。”
罗六郎又见他手中有灯,和王家人说的一模一样。他犹豫了下,狠狠心:“我愿奉三百贯买灯,不知先生可否割爱?”
江涉奇异地看了他一眼。
这灯做工很好,但也不过二三百文。
谁愿意出三百贯买一盏灯?
“不必了。”
江涉回绝,他还没有诳骗人家的打算。
罗六郎脸上生出细微的失望,眼前就是得道高人,他不愿错过这个机会,忽而想起父亲一直烦心的事。
大着胆子出声问。
“在下可否请教先生一事?”
江涉瞧他一眼,少年人目光忐忑。纵然是官家子弟,这个岁数的少年人依旧是多嘴的,顾虑不周的,存了几分赤子之心。
他沉吟片刻。
“你我已有二面之缘……也罢,可以说来听听。”
罗六郎问:“先生可否看到人的寿数?”
“知道一点。”
堂屋里,众人目光灼灼。
能看到人寿数,那岂不是神仙了?
罗六郎大喜过望。
他不再有那日见面的骄矜气,恭恭敬敬行了一礼,他请江涉走到堂屋内,亲自奉了一盏茶水。
才问出心中一直忧虑的事。
“在下想知,岐王与河东王可否早些痊愈,回到洛阳?”
这个问题,倒不大好回答。
他打量着罗六郎,问的意味深长:“郎君是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罗六郎脱口而出。
“自然是真话!”
江涉一笑。
“那他们过几天就要死了。”
他把灯搁在地上,端起茶盏,抿了一口。看到罗六郎还没反应过来,江涉微微摇头,提醒了对方一句:
“郎君的年夜饭,可得捉紧吃。”
堂屋里,众人骇然,就连裴则也没想到。
“岂会如此?”
几家下人出声:“先生莫说气话!”
“是不是瞧错了?”
这话若是传出去,被岐王听到,那还了得?
旁边罗家仆从见到自家六郎捅下祸事,忙找替六郎补说:
“我家阿郎这些日,向来为岐王、河东王身子烦忧,日日勤问太医。六郎年少,孝顺父亲,顾虑不周,才有此问。”
“岐王与河东郡王有泰山庇佑,得圣人祈念,必然寿数绵长。”
“还请先生慎言!”
江涉笑笑。
人真是奇怪,既然有事相问,心里却又存着一个答案,若是说的对不上,便就难以接受,甚至说许多话来找补。
既然如此,又何必问呢?
他也不再开口,说什么岐王短寿之类的话。
“那你们就当没听过吧!”
老鹿山神看着他们惊诧的样子,微微摇头,“凡夫如此,浪费了先生一句真言。”
江涉看得开。
“人都是这样,没什么浪不浪费。”
留下那惊骇众人的话。
江涉就放下茶盏,带着几人飘然离去。
刺史府和王家的客人想要追问,却只看到那青衣人提起放在一旁的灯,一步步踩着地上的积雪。
在众人的目光中。
明明只走几步,身影却渐渐远了。
望着已经不见人影的雪道,罗六郎无端的,心中生出些懊悔。
怅然若失,就像是错过了什么似的。
……
……
一路回到巷子里,江涉没在王家用早饭,少了许多事端。这个时候,他常吃的饽饦摊已经收了摊。
江涉从袖子里摸了一把铜钱,仔细数出几个,去酒肆里慢悠悠吃了一碗饽饦。
灯就放在桌案上。
和一碗鸡汤饽饦放在一起。
看不出昨晚一点灯火,焚杀恶鬼的厉害。
说书先生柳子默瞧见这灯,还问。
“这灯漂亮,骨架也好,工整结实,郎君从哪买的?”
江涉笑着吃饽饦。
“别人送的。”
柳子默打量着那灯,不由赞了一声:“那感情好呀,这人送的用心了。”
江涉笑笑,又问他近来生意可好?
柳子默红光满面,衣裳瞧着都比前阵子厚了许多,抬手道谢:“先生那故事是真好,这段时间,打赏的人都多了。”
“那就好。”
用过饭,几人走回家中。
门前,站着一两鬓雪白的老翁,身上落着雪粒,牵着一头白驴儿。后面还有那和尚,秃头上也有水痕,落了雪又融消。
见到江涉回来。
老翁哈哈一笑,也不说自己等了多久。
“先生回来了?”
“我带和尚来,等岐王父子一死!”
“愿请先生共见之!”
【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