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穿越朱由检,请大明赴死 > 第116章 众说纷纭,法骨藏锋

第116章 众说纷纭,法骨藏锋

第116章 众说纷纭,法骨藏锋 (第1/2页)

“今日之大明,其真正问题又是什么!”
  
  这个问题,像一根无形的搅火棍,彻底点燃了所有翰林学士的激情。
  
  他们激动得满面通红,唾沫横飞。
  
  直到几名身材魁梧的大汉将军面无表情地举锤示意,这场几乎失控的争论才暂告一段。
  
  臣子们被请出了文华殿,但那股意犹未尽的亢奋,却丝毫未减。
  
  “走,回翰林院继续!”他们这样说道。
  
  皇帝照旧在会极门下摆了宴席以作赏赐,诸位学士们却视而不见,径直穿门而过。
  
  回到翰林院时,这股热潮更是达到了顶峰。
  
  年龄最老的侍读学士眭石,捻着花白的胡须,看着眼前这副前所未见的景象,不禁摇头失笑。
  
  而在院子的另一头,几个年轻气盛的翰林已经围成一圈,开始了第二轮的激辩。
  
  “陛下今日之论,可谓发前人所未见!”率先开口的是倪元璐,他双目放光,激动地挥舞着手臂,“圣贤之言,乃应时之药石,而非万世不易之丹方!此言一出,我等治学,当开新天矣!”
  
  “没错!”傅冠用力一拍大腿,高声附和,“又何止是儒学!”
  
  “古今读史,我等向来只看成败,只论思想,却何曾设身处地,去想先贤们为何会有那般思想?经此一点拨,史学一脉,怕是要另开新篇了!”
  
  众人纷纷点头,与有荣焉。
  
  这时,性子沉稳的王祚远却皱起了眉:“说起应时之学,方才陛下提及的永嘉学派,似乎讲究‘义利相结’,听着……总觉得有些不对味。”
  
  此言一出,方才还热烈非常的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竟一时无人能接话。
  
  永嘉之学,偏安一隅,在座诸公虽都听过,却少有深究者。
  
  眭石刚好过来,将话题引向了另一个方向:“永嘉事功,暂且不论。但陛下今日这番‘求索当代’的思路,老夫听着,倒觉得与一人颇为相似。”
  
  “谁?”
  
  “王安石,王荆公。”
  
  “呸!”脾气火爆的王廷垣想也不想,直接开口怒喷,“王安石那等刚愎自用,荼毒百姓的权奸,如何能与陛下相提并论!”
  
  “陛下此论,乃是正本清源,是圣人之道!王安石那套,不过是借变法之名,行聚敛之实的祸国之举!”
  
  他一番话说得斩钉截铁,引来不少人点头称是。
  
  然而,翰林之中,从不缺抬杠之人。
  
  只听一个声音冷冷响起:“王兄此言差矣!若以时代论,王荆公身处宋时,面对三冗之弊,国库空虚,边防废弛,他挺身而出,力图变法,欲解当代之困局,如何不能称一句‘求解当代’的贤臣?”
  
  众人循声望去,说话的正是昨日被群殴过的倪元璐。
  
  王廷垣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贤臣?他推行青苗法,本意是好,可到了地方,全成了强取豪夺的苛政!他行免役法,却让多少百姓家破人亡!此等祸国殃民之辈,也配称贤?”
  
  倪元璐毫不退让,上前一步,与他对峙:“执行之弊,岂能尽归于立法之人?若无王荆公变法,积攒钱粮,又何来熙宁开边?”
  
  “以今日之是,非昨日之非,是刻舟求剑;以昨日之功,盖今日之过,亦是缘木求鱼。我等今日既学了陛下此法,便该公允论之!”
  
  “你!”
  
  眼看两人就要吵得动起手来,一旁的众人连忙拉住劝架。
  
  但这场争论,也让周围的翰林们陷入了沉思。
  
  是啊,宋有三冗,冗官、冗兵、冗费,积重难返。
  
  王安石的变法,确实是在特殊的背景下,才开出的一剂猛药。
  
  那么……我大明呢?
  
  众人思绪纷纷,顿时这个角落便安静了下来。
  
  而另一个角落,黄景昉、张维机等人则围在一起,讨论着更实际的问题。
  
  “还好,还好方才没冲动上去答陛下最后一问。”张维机心有余悸地拍着胸口,“不然,现在怕是已贻笑大方了。”
  
  “谁说不是呢?”黄景昉苦笑道,“这传统策论如今已成废纸了,陛下是一份不看,只看经世公文啊。”
  
  张维机接过话头,“谁说不是呢?大家之前还以为这经世公文是薛国观所创的。”
  
  “可今日看来,这所谓薛经世不过也是鹦鹉学舌而已。”
  
  “陛下不爱名望,倒是让薛国观凭空赚了好大名声。”
  
  项煜愁眉苦脸地道:“可是,我等翰林,平日只与故纸堆为伍,不掌事权,这经世公文,又该从何写起?总不能闭门造车吧?”
  
  “那就去问,去查!”倪元璐不知何时已从隔壁摊子走了过来,他目光炯炯,掷地有声,“我等身在翰林,清闲无事,又不是无口无脚,难道还怕弄不明白吗?”
  
  “六部衙门就在左近,各位同僚同年,总有相熟的,登门拜访,虚心求教,还怕写不出东西来?”
  
  一番话,说得项煜面红耳赤,众人也尴尬地闭口不谈。
  
  不是……你这样站在道德高地上扫射,我们还怎么聊天?
  
  话题终结者倪元璐对此毫无所觉,顶着个乌青眼眶左右看了看,又朝着另一个扎堆讨论的摊子冲去。
  
  ……
  
  齐心孝没有参与到任何一场讨论之中。
  
  他像一个幽灵,悄无声息地穿过喧闹的人群,回到了自己那被书堆三面合围的桌案前。
  
  同僚们的争论,无论是关于治学方法,还是关于经世公文,在他听来,都隔着一层,未到根本。
  
  陛下今日抛出的这一切,真的只是为了开一种新的治学风气吗?
  
  他不信。
  
  这位新君的心思,比东海还要深。
  
  齐心孝烦躁地在书堆里翻找着,书册被他弄得哗哗作响。
  
  终于,他的手指触到了一本熟悉的硬质封皮。
  
  ——《管子韩非子合刻本》。
  
  他匆匆抽出,一目十行地掠过,指尖因用力而有些发白。
  
  终于,他翻到了《五蠹篇》。
  
  齐心孝的目光牢牢锁定在其中几行字上,手指也随之放了上去,忍不住低低地念出声来,声音带着一丝发现秘密的颤抖。
  
  “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
  
  新圣!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果然,果然是如此!
  
  齐心孝只觉得一道电光在脑海中炸开,瞬间照亮了所有的迷雾!
  
  什么王安荆学,什么永嘉事功,都错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