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为大楚誓死效忠!
第38章 为大楚誓死效忠! (第2/2页)一条向东,一条向西。
缓缓开动,踏上了未知的征途。
赵锋站在长亭内。
目送着大军远去,直到最后一面黑龙旗消失在地平线的尽头。
他才缓缓收回目光。
转身。
脸上那股铁血的杀伐之气,已然尽数敛去。
“回宫。”
……
麒麟殿。
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气氛肃穆。
赵锋高坐龙椅,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
“诸位爱卿,大军已然出征。开疆拓土,有赖武功。但守成治国,更需文治。”
他的目光,落在了位列文臣之首的李伯智身上。
“李爱卿,还有半月,便是我大楚立国以来的第一次科举大典。此事,关乎国本,筹备得如何了?”
李伯智闻言,手持玉笏,从队列中走出。
他躬身行礼,声音沉稳而清晰。
“回陛下,科举诸般事宜,已尽数准备妥当。”
“其一,考场设置。我大楚五十二郡,三百余县,皆已设立考场。”
“考场内外,由当地驻军与锦衣卫共同戒严,确保万无一失。”
“其二,考官选派。此次恩科,总主考官由臣担任。各郡县主考,皆由礼部与吏部共同考核,选派德才兼备之士担任。”
“另,陛下之前派出的三十六名督察御史,已于三日前,全部抵达各自辖区,潜伏于市井之中,暗中监察,若有舞弊之举,可先斩后奏!”
“其三,试卷命题。此次考题,由臣与夏侯大人,并礼部几位学士,共出十稿,封存于宫中。”
“考前三日,由陛下亲自抽选其一,连夜印刷,八百里加急送往各郡县。试卷运送途中,全程由锦衣卫精锐押送,人卷不离,确保题目不会提前泄露。”
李伯智条理分明,将所有细节一一道来。
整个朝堂,鸦雀无声。
所有官员都听得暗自心惊。
这科举的保密与监督之严密,简直是闻所未闻!
尤其是那三十六名手持尚方宝剑,可以先斩后奏的督察御史。
如同一柄柄悬在所有考官头上的利剑,谁敢动一丝一毫的歪心思?
赵锋听完,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欣赏的,正是李伯智这种滴水不漏的周密。
“很好。”
赵锋站起身,踱步走下高台。
“此次科举,虽然只有三个月的准备时间,看似仓促。但这却是我大楚广纳天下英才的最好机会!”
“朕要的,不只是会引经据典的腐儒。朕更要的,是懂得农桑、水利、算学、格物的实干之才!”
“传朕旨意,此次科举,分设文、理两科!”
“文科,考经义、策论,为国选相!”
“理科,考算学、格物、水利、营造!为国选匠!”
“两科同榜,不分高下!凡上榜者,皆为天子门生,量才录用,授予官职!”
轰!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尤其是那些出身世家大族的旧臣,更是脸色剧变。
理科?
将那些工匠之术,与经义策论并列?
这……这简直是斯文扫地!
有辱圣贤!
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臣,颤颤巍巍地出列,正欲开口劝谏。
“陛下,此举……”
赵锋的目光,冷冷地扫了过去。
那老臣只觉一股冰寒刺骨的杀意将自己笼罩。
剩下的话,硬生生卡在了喉咙里,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赵锋没有理会他,而是看向李伯智和夏侯昱。
“此事,就这么定了。”
“朕要让全天下的读书人,和能工巧匠们都看看。”
“在我大楚,只要你有真才实学,无论出身,无论贵贱,朕,都给你一个一步登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