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案首!
第61章 案首! (第1/2页)又过半月。
万里之外的辽东郡。
治所襄平城外的一处小村落,又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一个身形单薄,面容清秀的少年。
正挥舞着与他体格不甚相符的锄头,一下下地翻动着干裂的土地。
汗水早已浸透了他身上那件打满补丁的粗布短衫。
顺着他年轻的脸颊滑落,滴入脚下的泥土。
他叫齐松,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户子弟。
唯一的不同,或许就是一个月前。
他放下了锄头,拿起了一套崭新的书本。
那是大楚统一天下后,由朝廷下发到这偏远边郡的科举教材。
因为路途遥远,等到负责教导的先生和教材抵达辽东时。
距离科举开考,已不足一月。
齐松便用这短短一月的时间。
读完了那些他从未接触过的崭新知识,然后走进了考场。
“嘿,齐大秀才,还在做你的状元梦呢?”
旁边田里,一个皮肤黝黑,身材壮硕的青年直起腰,用带着嘲弄的语气喊道。
他身边的几个同伴也跟着哄笑起来。
“就是!这都考完几个月了,每天还眼巴巴地往村口瞅,有那工夫不如多锄两垄地!”
“他爹娘真是倒了霉,养了这么个好儿子。自己跑去读了一个月的书,让两个老人干三个人的活,腰都快累断了。”
“呵呵,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命!我们啊,就是一辈子刨土疙瘩的命!还想当官?下辈子吧!”
刺耳的嘲讽,如同田间的蚊蝇,嗡嗡作响。
齐松没有理会,甚至没有抬头。
他只是更加用力地挥动锄头。
仿佛要将所有的情绪,都发泄在这片土地上。
沉默,是他唯一的反抗。
临近中午,田里的活总算告一段落。
一行人扛着农具,说说笑笑地向村口走去。
那几个青年,还在拿齐松取乐。
“哎,我说齐松,要是真放榜了,你可别忘了我们这些乡里乡亲啊!”
“是啊是啊,到时候当了大官,可得给咱们村修条大路!”
“陛下的水泥路固然厉害,但你修的路,更加的海阔天空嘛!”
齐松依旧一言不发,只是默默地走在最后。
就在此时,走在最前面的一个人。
忽然停下了脚步,发出一声惊疑。
“咦?你们看,村口那是什么人?”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
只见村口那棵老槐树下。
不知何时,竟站着一队人马。
为首的几人,身着统一的黑色劲装。
衣料笔挺,剪裁合体。
肩上与袖口处,用银线绣着简洁而威严的徽记。
腰间佩着制式长刀,脚踩黑底皂靴。
一个个身姿挺拔,面容肃穆。
他们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
便有一股令人不敢直视的威严气势扑面而来。
这是大楚新制的官服!
由陛下亲自设计。
摒弃了前朝臃肿繁琐的袍服,显得干练而威仪。
村里的百姓,何曾见过这等阵仗?
一个个都躲得远远的,伸长了脖子。
小声地议论着,脸上写满了敬畏与不安。
那几个刚刚还在嘲笑齐松的青年。
此刻也都缩起了脖子,连大气都不敢喘。
“这……这是官老爷?来咱们这穷乡僻壤干什么?”
“看这架势,怕不是出了什么大事吧?”
就在众人惴惴不安的猜测中。
为首那名官员目光一扫,落在了他们这群刚从田里回来的人身上。
他迈开步子,径直走了过来。
“请问,哪一位是齐松?”
官员的声音清晰而洪亮,不带丝毫情绪。
所有人的目光,“唰”的一下,全都集中在了队伍末尾的齐松身上。
那几个青年,脸上的表情精彩到了极点。
从惊愕到困惑,再到一丝不敢置信的荒谬。
齐松也是一愣,他放下肩上的锄头,有些局促地上前一步。
“学生……学生便是齐松。”
那官员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
那张严肃的脸上,竟缓缓露出了一丝笑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