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双廖齐至
第1章 双廖齐至 (第1/2页)1940年4月,晋东南,晋城。
春日的黄土高原依旧带着几分寒意,但第五军的军营里却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这是部队招收的第一批新兵入军营了,老兵油子们正在教“雏鸟们”军营里的规矩。
桂南会战,以辉煌的昆仑关大捷开局,后期却打的一塌糊涂,此时已经结束一个多月了。
顾家生也不出所料的被“老头子”一纸调令,直接打发到了这晋东南山区来“喝老陈醋”了。
顾家生推开窗,看着外面灰蒙蒙的天空和远山,他的思绪,却不自觉地飘回了数月前。
昆仑关大捷……多么辉煌的胜利啊。他至今仍能清晰地记起,八千虎贲自界首高地向下俯冲时,那席卷一切的磅礴气势。他们确实打出了自抗战以来罕有的歼灭战,几乎将日军第21旅团连根拔起,让“钢军”彻底“钢”不起来了。
可是,然后呢?
胜利的喜悦还来不及品味,战局便急转直下。中央军与桂军之间那点本就脆弱的默契,在昆仑关大捷后便迅速消弭,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隔阂与各自为战。
补给不畅,指挥紊乱,增援迟缓……所有的胜利果实,最终都在这种内部消耗与猜忌中,一点点被葬送。
这当中固然有“老头子”的微操在其中,但各方势力在会战中的离心离德,才是将这盘好棋彻底下烂的根本原因。
为此“老头子”在2月的时候于柳州召开了“检讨会”,白重喜、陈程等人被当众训斥、降职,成了桂南会战失利的替罪羊。
而他顾老四和杜光亭(杜聿民),因为所属的新一军和第五军在昆仑关一役中已然打残,后期俩人眼见战局糜烂、回天乏术,心灰意冷之下并未全力投入,反而意外地“保全”了一丝实力,损失相对较小,这才侥幸没被推上风口浪尖。
最终,截止2月26日,华夏军队全线撤退。日军依旧牢牢控制着南宁及周边地区,昆仑关得而复失,一切仿佛又回到了原点。
不,也不是原点。日军为缩短战线,于2月下旬,桂南会战结束后自动放弃昆仑关、宾阳等地,撤回南宁固守。
顾家生又想到此刻第五军的现状,心头也不禁一时百感交集。
昆仑关一役,第五军这支中央军绝对嫡系是真的被打残了。开战前近六万虎贲,如今满打满算,也只剩下三万出头。具体到各部队,更是令人心头发沉:荣六师只剩下一万出点头;100师情况稍好,还存七千多人;由张凯统一指挥的军部直属部队,更是损失惨重,只剩下不到两千人。
至于“日奸”部队归义旅......只能说犬养忠义那小子,又回到了联队长的位置,由此可见归义旅的伤亡情况有多么惨重。
而最让顾家生感到不舍的,是邓少华的135师被“老头子”划走了。这原本是第五军麾下唯一一个编制还算齐整的师级单位,结果硬是被老头子一纸调令分了出去,明摆着是要让邓少华另立门户,升任军长。对此,顾老四虽有不舍,却绝不会阻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