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9章 离山
第一卷 第49章 离山 (第1/2页)一道剑光在潮来峰闪过。
剑光收敛,一身玄衣的林照轻飘飘落在峰顶。
他收了剑,走进观剑楼。
将近一年的沉淀,这座年岁算得上新的高楼也成了风雪庙弟子熟悉的景色。
半年前又有两名弟子归山,接了剑书,进入观剑楼修行。
走进楼内,高台上有两道身影正在弈剑,剑光凌厉,隐隐有股兵家杀伐之气,引得林照驻足。
他倒是认识台上的剑修,一位是大鲵沟的女子剑修,另一位山鬼崖的年轻剑修。
有意思的是,山鬼崖的年轻剑修用的是大鲵沟的【覆龙经】,而出身大鲵沟的女子剑修,用的却是秋月湖的【秋雷剑经】。
‘符师说得没错,她的确适合修习秋月湖的雷剑。’
林照倚着栏杆,默默想着。
观剑楼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被允许进入观剑楼修行的风雪庙弟子,有处于四境、五境的下五境,也有洞府境、观海境,以及龙门境练气士。
对于下五境的练气士来说,最紧要的无疑还是修行破境,而对于中五境,则是更需要拓宽眼界,博采众长。
山主赵景真与大鲵沟秦氏老祖一起推动建立的观剑楼,便是提供了最好的场地。
对于楼中的中五境练气士,贯通六脉传承却是不容易,也没必要,可是贯通二脉、三脉,以他山之石攻玉,可谓是进步神速。
林照看了一会,随后向第二层走去。
路上有人影倚栏观剑,也有人捧着一本古籍与同伴交谈争论。
见着林照走来,都停下跟他打招呼。
“小师叔祖,早啊。”
“早。”
“小师叔祖,我对神仙台的【苍雪剑】有几分疑惑,得空了可否指点一二?”
“最近怕是没有时间,我先前留在六楼的剑术心得,有一份是关于此剑的,倒是可以寻来看看。”
“小师叔祖,您半月前传我那式剑已悟透了,什么时候再来一式?”
“那得看你什么时候请楼里大家吃顿好的。”
天赋高,性情好,对剑领悟极深,又不吝惜自身剑术,时常愿为同门指点解惑......一路走来,林照可谓是颇受欢迎。
他亦一一笑着回应。
行至九层楼的一间僻静书阁前,他停下脚步,轻轻叩门。
“进。”
符殇那清朗而略带慵懒的声音从门内传来。
林照推门而入。
书阁内陈设简洁,符殇正坐在一张宽大的书案后,手执一卷古籍,玄色文武袖衬得他面如冠玉。
见是林照,他微微挑眉,手中书卷未曾放下,道:“怎么又是你?”
语气嫌弃之余,又带着一点亲切。
“我这不是想您老人家,想多来看看您。”
林照合上门,笑道。
符殇不满的放下书卷:“别人都是一部剑经看个三五月、一年到头也就问过我两三次,你倒好,三天两头往这里跑,待在我这静室的时间怕是比在神仙台还久。”
随后他往后一仰,修长的身躯倚躺在竹椅上:“说吧,又是哪道剑式不通?”
“这次真不是问剑的。”
林照摇头,从方寸物中取出一枚通体莹白、形制古朴的小玉剑,轻轻放在书案上。
“符师,我需离山一段时日,按楼中规矩,特来归还此物。”
这枚小玉剑,乃是山主赵景真置于观剑楼九层的古蜀剑脉传承信物之一。
当初林照得赵景真首肯、符殇允准,拿到小玉剑,参悟其中蕴含的古蜀剑术传承。
“哦,这样啊......”符殇了然,随手将玉剑收起,问道:“打算去往何处?”
“年关将近,打算回去看看。”林照答道。
“那便先存在我这,等你回山再还你。”
符殇微微颔首,随即又叮嘱道:
“古蜀剑脉颇有独到之处,昔年蜀地剑仙辈出,威震一方,以一域并肩一洲,使天下人念及剑修,想到的除了剑气长城,便是蜀地剑仙与俱芦洲,常言‘蜀地剑仙,俱芦洲剑豪’。你既有机缘参悟,切莫懈怠。”
“晚辈明白,定不负符师与山主期望。”林照恭敬应下。
符殇看着他,忽然想起一事:
“对了,你前些时日向我请教那‘剑气雷音’的关窍,如今你自家悟得几层了?”
他稍稍起身,抬手拿起桌上的压着的书籍,一边又道:
“秋月湖除了那道‘雷剑’,还有一道‘秋杀之术’,虽是道法,可与剑术相得益彰,以道法悟剑,也正是‘术剑’的路子,你也可试试参悟着。”
闻言,林照沉默了一会儿。
【衔烛】悄无声息地悬浮于身前。
这柄源自杨老头赠与的剑条,后有经过阮师铸造而成的飞剑,即便是师兄魏晋看来,也说了一句“品秩极高”。
一年时间,林照除了修行剑术外,也顺手将【衔烛】炼化为本命物。
算上伴生的本命飞剑【飞光】,林照同时拥有两柄本命飞剑。
如今【衔烛】也多了些变化,那道墨色愈发深沉,幽幽而动,竟似夜色一般。
他抬起右手,指尖凝聚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剑意。
随后屈指,轻轻弹在【衔烛】剑身之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