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501章 天下实
第一卷 第501章 天下实 (第2/2页)清理迷魂草的过程比想象中更棘手。这种草的根系与桂花谷纠缠在一起,拔草时很容易损伤谷苗。乌孙的姑娘想出个法子:让牧民赶着羊群啃食,羊群吃了迷魂草会短暂昏睡,醒来后排出的粪便却成了最好的肥料,香蛾落在沾过羊粪的谷苗上,翅膀会慢慢失去光泽,毒性大减。
龟兹的乐师们用香蛾翅膀的粉末制作颜料,画在谷仓的梁柱上。“这叫‘以毒攻毒’,”乐师首领指着画中扑向火焰的蛾群,“香蛾看到同类的画像会避让,就像看到了陷阱。”他们还发现,用这种颜料绘制的防虫符,驱虫效果比秸秆灰更持久。
于阗的玉匠将香蛾的翅膀纹理刻在玉仓的底座上,与吸风石的孔洞结合,形成了个天然的“驱虫阵”——气流穿过孔洞时,会发出香蛾天敌的鸣叫声,让虫群不敢靠近粮仓。“玉能存声,”老玉匠抚摸着底座的刻痕,“这阵能保谷仓十年无虫患。”
疏勒的商人则想出了“以虫治虫”的法子,从北邙山引来香蛾的天敌“食蛾蜂”。这种蜂以香蛾幼虫为食,尾部的毒针还能刺破迷魂草的根茎,让其无法再生。“商队往来时带蜂箱,既运谷种,又除虫害,一举两得。”商人的账本上,“防虫开销”一页被划掉,换成了“蜂箱成本”,旁边画着只振翅的蜜蜂,翅尖沾着颗谷粒。
王院判的医帐里,多了个新的标本瓶,里面装着只被制成标本的香蛾,翅膀展开如银扇,旁边标注着“毒性来源:迷魂草汁液,解药:和欢谷秸秆灰混合羊粪”。他在标本下写了行字:“毒非毒,看用在何处;虫非虫,看养在何方。”
李大人站在蛇穴谷的古墓前,看着亲兵们用石灰掩埋迷魂草的残根。他打开折扇,扇面上的北邙山雪景在春风里仿佛活了过来,雪地里的植物抽出绿芽,与眼前的桂花谷渐渐重合。“淑妃当年说,最好的解毒剂,从来不是药,是让人有饭吃的安稳。”他将扇骨里的羊皮纸烧成灰,撒在古墓的封土上,“现在,她该放心了。”
柳氏摘下朵桂花谷的花,放在鼻尖轻嗅,香气里再没有一丝毒性,只有纯粹的清甜。泉眼的水面上,香蛾的影子越来越淡,取而代之的是食蛾蜂的身影,与桂花谷的倒影交织在一起,像幅流动的画。
苏明轩望着远处连绵的谷田,桂花谷的香气漫过田埂,与和欢谷的麦香融在一起,形成一种奇异的芬芳。他知道,这场关于“香毒”的暗战,其实从未真正结束——只要还有人想利用粮食害人,就会有新的“香蛾”出现。但只要种谷人的心是干净的,再毒的虫,也敌不过沉甸甸的谷穗,敌不过那句藏在每个人心里的话:
仓廪实,天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