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小宋,给你元哥一个面子!
第九十二章 小宋,给你元哥一个面子! (第1/2页)除了贴满大街小巷的告示之外,两方更是派出诸多府兵驰骋于长街之上,来回呼喝,宣读着告示内容。
所有人都清楚意识到了一点,这临江府的天变了。
旧有的上层势力全部遭到清洗,而今是卧虎庄宋应龙与那位‘惊鸿枪’双雄并立的局面。
平头百姓固然是瑟瑟发抖,那些个士绅大户们又何尝不是战战兢兢?
可日子终究还得过下去。
溟州富庶不假,寻常百姓的日子也较诸绝大多数州府过得好,但也多的是一日不劳作一日不得食的底层民众。
只在宣告全城的第二天,许多市肆已然重开,街上人流虽及不上往日熙攘,却也是再次热闹了起来。
洪元这时候却是在陶府会见麾下一众高层。
除了排查之后,留任的一些个金汤营将领外,更有漕帮的多位高层。
漕帮势力遍布临江府十二县,这府城之中自也有分舵存在,早在洪元击败宋应龙之后,便派人去将那位分舵主召来。
让其联络双龙峡总舵,令钱善之等人赶到府城。
双龙峡距离府城也就六七十里,这群人其实昨日就到了。
不过搜刮了花家,郭家等豪族的藏书库后,又获取了诸多典籍,洪元忙着看书,自是将他们晾着。
洪元背负着双手,于园中踱步,身前是一个个躬身候着的人。
他缓缓转过身来,两方人马泾渭分明,先是瞧向了漕帮一方。
除了左管事钱善之,另一位被他点中的右管事名为赵启峰。
其余还有三位巡江旗,镇山旗的旗主以及一众得知漕帮异变,赶回总舵的分舵香主们。
这些人哪怕心中不甘心,可回返双龙峡总舵之后,从诸多子弟口中了解到洪元那一人破杀千军的武功和狠厉手段,也只得俯首称臣。
既不想臣服,又不想死,那就只能抛弃基业,远走他乡了。
可没了漕帮为后盾,带着大批金银财货前往他府,那不是小儿持金行于闹市么?
“召集你们过来,除了让你等见见面,互相认识之外,也没什么太重要的事……”
洪元淡淡开口,目光落到了谢砚生身上。
在他身边,还有七八名文士,老少皆有,乃是这一两日间招揽过来的幕僚。
无论是现阶段,还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洪元肯定是专注于武道的,但又不可能放弃权力。
自然要笼络大批人手于麾下,代替他理事。
光一个谢砚生哪里够?
即便不惧他独断擅权,可身为上位者,也不能将一应事务都托付一人之手。
这些文士算是他的文职班底,暂且由第一个投效的谢砚生为首。
“谢先生,你来说吧!”
说话之间,洪元身形回转,不疾不徐踏入了园中石亭之内落座。
身后红裙飘扬,陶惜月亦步亦趋跟随着,她知晓洪元好酒,厅中早备下了美酒,这时候就替洪元斟满。
谢砚生则是恭谨领命之后,面向众人,高声讲述起洪元的部署。
其一,剔除金汤营老弱,再从漕帮之中抽调精锐骨干补充,补足三千之数,金汤营更名为‘镇海军’。
其二,漕帮与镇海军整合为一体,统称为镇海盟,双方重要职位交叉担任。镇海盟下暂设四堂,漕运堂负责水运,战兵堂管理将士,监察堂搜集情报与整肃军纪,财货堂负责后勤与财政。
钱善之任漕运堂堂主,陶公望管理战兵堂,谢砚生负责监察堂,赵启峰任财货堂首席。
当然,钱善之,赵启峰漕帮左右管事之位,陶公望镇海军指挥使位置也一样保持不变。
镇海盟除了于地盘内征收赋税,管理民事之外,最重要的事务即是搜罗各种天材地宝,奇珍异果,劲力秘法,玄奇术法,真功罡体典籍!
甚至,对于洪元而言,后者重要性远远超过前者。
谢砚生一口气讲完,在场众人皆是沉默。
那些文士则是知情者,毕竟这部署就是他们根据洪元要求策划的。
洪元徐徐品着酒,目光落向一众人,笑道:“有没有人有问题?”
无人作答。
陶公望,陶景行等将士想到了明光别院的惨象以及长街上洪元与宋应龙一战时的惊心动魄。
漕帮钱善之等人则是回忆起了一言不合,就被枭首的当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