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没烧完
第260章-没烧完 (第1/2页)那只凭空探出的手就这么静静悬着,五指修长,指节分明,皮肤呈现出一种久不见天日的苍白。
戴在无名指上的银戒在应急灯微弱的光线下,像一枚冰冷的眼,漠然注视着下方的一切。
整个空间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只有细微的尘埃在光柱中浮沉。
沈默的呼吸没有一丝紊乱,他那双解剖过上千具尸体的手稳定如初。
他将一直紧握的骨刀轻轻放在积水的地面上,金属与水泥地面碰撞,发出一声轻微却清晰的脆响。
随即,他从胸前口袋里取出一个由防腐油纸包裹的小方块,层层打开,露出一枚指甲盖大小的头骨碎片。
这碎片来自他的父亲,是火化前他利用职权截留的最后遗物。
多年来,他一直随身携带,将其视为对抗所有超自然臆想的信仰图腾——提醒自己,死亡是唯一的,是物质的终结,不存在任何例外。
然而此刻,信仰正在崩塌。
他没有犹豫,改用一把从勘察箱里取出的解剖长镊,小心翼翼地夹起了那片头骨。
他的动作精准而冷静,仿佛不是在面对一幕足以颠覆世界观的诡异景象,而是在进行一场事关重大的法医鉴定。
他将碎片缓缓伸向地面裂缝中那片死寂的水面。
没有预想中的沉没。
头骨碎片触及水面的瞬间,水面如同一面被激活的黑曜石屏幕,荡开一圈圈银色的涟漪。
紧接着,一幅动态的影像从碎片落点处投射而出,悬浮在半空中。
影像的背景是一间冰冷的解剖室。
沈默的父亲,沈卫国,安静地躺在不锈钢解剖台上,双目紧闭,面容是他记忆中最后的模样。
但他并非安详,胸口上插着一块制式的遗体识别牌,上面印着一串编号。
沈默的目光死死锁住那串数字,他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编号的末尾,多出了一位他从未见过的校验码。
那个位置,那个编码方式,与他刚刚在林秋棠手臂皮肤下发现的“幽灵位”植入芯片的编码规则,完全一致。
“……怎么会……”苏晚萤的惊呼声带着无法抑制的颤抖。
她几乎是扑向自己那个装满了古籍和资料的背包,手忙脚乱地翻找着,终于抽出一本封面已经磨损的《器魂纪要》。
她指尖发白,飞快地翻到书页后半部分的附录,那里用极小的古篆记载着一些被正文排除在外的秘闻。
一行字迹赫然映入她的眼帘:“火不灭魂,唯名销迹。”
她倒吸一口凉气,仿佛被闪电击中,瞬间醍“火不灭魂,唯名销迹。”她倒吸一口凉气,仿佛被闪电击中,瞬间醒悟。
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远比字面恐怖——现代社会中,一场正式的火化仪式,其核心并非物理上的焚烧,而是通过一整套严密的官方流程,完成死者身份信息的“社会性抹除”。
从死亡证明的开具、户籍系统的注销,到殡仪馆的接收登记、焚化炉的编号认证……每一个环节都是一道枷锁,将一个人的存在痕迹从现实世界彻底剥离。
只有走完这全套流程,其“死亡状态”才会被庞大的社会运行系统所接纳和确认。
如果这个流程被人为中断,如果遗体没有完成最终的焚毁认证,那么对于那个冰冷的系统而言,这个人就从未“真正”死去。
他的灵魂,或者说信息残响,将得不到安息,被永远地禁锢在存在与虚无的夹缝之中,成为一个永续的、无法被观测到的幽灵。
苏晚萤猛地抬起头,看向面色沉静如水的沈默,眼中第一次流露出难以言喻的悲悯。
她终于明白,沈默的父亲,那位备受尊敬的老法医,他的案子绝非简单的意外失踪或档案遗失。
这很可能就是第一例,一例被人为精心制造出来的,“幽灵死亡”。
“呵。”一声极具嘲讽意味的冷笑打破了这死一般的寂静。
是阿彩。
她原本靠着的墙壁上,不知何时被她用指尖的鲜血,歪歪扭扭地写下了一行字:“你爸是第一个实验品。”
她的眼神里满是疯狂与了然,“我以前在殡仪馆外围混过,那里的人渣什么都聊。我听说过一个代号,叫‘净语计划’。”她舔了舔渗血的指尖,继续说道:“一个藏在台面下的秘密项目,目的就是通过精准控制死亡认证的流程,让一些特定的人……从这个世界‘干净’地消失,不留任何痕迹,甚至不被死亡本身接纳。”
阿彩的目光转向沈默,带着一丝残忍的同情:“而你的父亲,沈卫国法医,他不是失踪,他是因为发现了这个计划的线索,所以被‘处理’了。他成了这个计划的第一个……牺牲品,或者说,第一个完美的实验样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