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李月兰的农副食品深加工变现计划
第401章 李月兰的农副食品深加工变现计划 (第2/2页)李月兰越想越觉得这条路可行,关键在于,这里的人工成本太便宜了!
只要培养好自己的一批技术娴熟的“娘子军”,建立起标准化的手工流程,那么以后光是在人工和原材料成本上,她就能占据绝对的价格和品质优势,到时候直播制作过程,定能将这些纯天然、无添加的古法农副食品在小黄车上卖爆!
这样一来,不仅能解决银票兑换和资金周转的问题,还能给村里的妇女们提供大量稳定的就业岗位,实现双赢。
李月兰光是想想这场面,就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桃源牌”古法食品供不应求的火爆场面,竟也有些期待大水车能快些建好,村里的磨坊也能快快的建起来。
李月兰在琢磨她的“小黄车”变现大计,谢广福这边更是忙得脚不沾地,整个桃源村在他的指挥下,仿佛一个巨大的、高速运转的工地。
砖厂这边已经进入了高速运转且有库存的良好状态。
汉子们日夜轮班,二十窑青砖按照二十天的烧制周期,被分配成了一天能出一窑青砖的节奏,不再像以前一样一次性出窑,闲的时候闲死,忙的时候忙不过来。
现在这样的节奏,一天一窑青砖,昨日八号窑刚完成出窑工作,今日就轮到九号窑出窑,汉子们每天都有活干,又不至于手忙脚乱。
青砖一窑接一窑地出,一半送到村里起房子,一半在仓库里堆成了小山,值得一提的是,最近谢秋实也接了好几个青砖的订单,村里的牛马车站每次在接到青砖订单的时候总会格外的忙碌,要负责装车,送货,卸货,王老五那边又开始挠头了。
瓦窑这边的烧制也很顺利,不仅能满足村民自用的需求,也能存起来一部分做库存。
而在现在砖瓦厂的汉子们唯一期盼的就是清川河的大水车赶紧启用,到时候实现了自动提水、供水,他们就能彻底解放被扁担磨破无数次的双肩。
这段时间,“桃源施工队”也很忙碌,除了正在全力冲刺的淮月楼项目,他们还接下了村里五六家新房子的承建工作,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谢里正家,他手里拿着谢广福设计好的图纸却迟迟不肯动工,就是想请桃园施工队亲自帮他起房子。
有些买了材料却等不及的人家,已经开始自己请人动工了。
请的多是之前建砖厂时锻炼出来的业余工匠,打个地基、砌个砖墙、上个房梁这些基础活还能应付,但一旦遇到复杂点的结构问题或者疑难杂症,就抓瞎了,只能跑到淮月楼的工地上,逮着空闲的谢三河或者其他施工队专业人员请教。
不得不说,“桃源施工队”成立两个多月以来,在谢广福“两天一小会,五天一大会”的密集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下,进步神速。
瓦工、木工、泥工……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领域成为了能独当一面的合格建筑工。
由他们去指导村里那些“半桶水”的建房队伍,简直是绰绰有余。当然,实在遇到他们都解决不了的难题,最终还是得劳烦谢广福这位总工程师出马。
说到淮月楼,原本预计七月初完工,但沈砚资金给得足,谢广福调度有力,工人们干劲也高,工期硬是被压缩到了六月中旬。
目前,淮月楼的主体结构已经全部完工,气势初显,正在进行屋面铺瓦和内部空间的隔断装修。
再有半个多月,这座凝聚了众人心血的精美建筑就能惊艳亮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