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 > 第447章 赐名《大宁桃源蒙学》

第447章 赐名《大宁桃源蒙学》

第447章 赐名《大宁桃源蒙学》 (第1/2页)

李五琰连忙表示:“父皇,桃源村新学堂初建,正是用人之际。石山长虽承诺引荐先生,但孩儿想,与其盲等那不知道来还是不来的先生,不如就让孩儿在这桃源学堂先做个实习先生。一来,可亲自实践这《桃源蒙学》效果如何,查漏补缺,二来,孩儿也想看看自己,到底是否适合、是否真心喜爱这教书育人之事。”
  
  他不敢把话说死,毕竟父皇就五个儿子,一个个都嚷着留在乡下,他只敢说“试一试”,没敢直接说自己以后就想在桃源村做个教书先生。
  
  承景帝本来颇好的心情,听到这话,脸还是瞬间黑了下去。
  
  “胡闹!”他斥道,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今日石山长已经说了会邀请友人过来做先生,何须用你在这里做先生?你乃皇子,岂能久居乡野学堂,操此贱业?”
  
  他特意加重了“贱业”二字,这并非他个人的偏见,而是道出了当下大宁朝文人圈内一个不争的事实——教书先生,尤其是蒙学阶段的塾师,地位确实不高,甚至可称卑贱。
  
  为何如此?
  
  其一,“蒙师”非“经师”。在世人眼中,能够教导举业、传授经典学问的“经师”尚有地位,比如在四大学院任教的先生们,而仅仅教导孩童识字、背诵基础的蒙师,则被视为“童子之师”,学问浅薄,不过是个“开蒙的”,在讲究学问深浅的文人阶层中,自然排在末流。
  
  其二,束脩微薄,生计艰难。乡野之地,村民贫苦,能给出的酬劳极其有限,往往只是些许粮食、布匹,勉强糊口。经济基础决定社会地位,收入微薄直接导致蒙师被人看轻。
  
  其三,学生父母的轻视,使他们缺乏尊重。在许多乡民看来,蒙师不过是“看孩子的”、“教认字的”,并非真正的学问家。
  
  谢里正之前交代谢大虎在云槐县请先生时,为何屡屡被拒?
  
  正是因为那些稍有功名在身,哪怕只是秀才的读书人,认为来这乡野之地做蒙学先生,是“双重贬低”——既贬低了身份,又贬低了环境。
  
  他们宁愿在城里开个小小的代写书信的摊子,或者依附某个富户做清客,也不愿来乡下“受苦”且“失身份”。
  
  其四,前途渺茫,难有晋升。做蒙师几乎是一条断绝了科举、官场前途的路。一旦被贴上“村塾先生”的标签,再想被主流文人圈子接纳,或是被官员举荐,就难上加难了。
  
  因此,承景帝听到最小的儿子竟然想去当一个人人轻视的蒙学先生,心中的失望和恼怒可想而知。
  
  在他根深蒂固的观念里,皇子编撰蒙学书籍,若内容精妙,被朝廷采纳,推广天下,那是嘉惠士林、功在千秋的美谈,足以彰显天家重视文教,是值得在史书上记下一笔的功绩,所以刚才他才那样的赞赏他。
  
  可若是皇子亲自下场,跑去乡野学堂,拿着戒尺对着一群流着鼻涕的蒙童,教他们“天地玄黄”、“人之初”,那性质就完全不同了!
  
  那便是自甘堕落,与卑贱者为伍,是皇室尊严的自我毁灭!
  
  这简直比老四去种地、老大去做木匠、老三去打铁,更让他觉得脸上无光!
  
  前面几个儿子的请求,他还能告诉自己至少他们是在“体察民情”、“精通百工”,而现在,小儿子的请求,几乎是与“没出息”划上了等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