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名册深藏济世才
第68章 名册深藏济世才 (第2/2页)周氏闻言,蹙眉思索了半晌,方才恍然,脸色也随之沉静下来。
她挥了挥手,对钱嬷嬷和抚剑道:“你们先去外面守着,不必让人靠近。”
待屋内只剩婆媳与何伯三人,周氏才叹了口气,对林望舒道:
“舒儿,这事,你确实该知道。这位卢医者,原不姓卢,他本姓秦,乃是宫中太医。”
林望舒心中一震,宫中太医?怎会流落至此?
周氏继续道:
“据说是多年前在宫中卷入是非,犯了事,被发配到边军之中效力,做了军医。
此人医术精湛,人品也好,在营中无论官兵,一视同仁,尽心救治。
后来似乎是京中那桩旧案又被翻了出来,说是冤屈得雪,要召他回太医院。
可他却自断一足,言称已成残废,不堪再为宫廷效力,坚辞不回。
此后便改名换姓,隐匿行迹。
军中自是不能再留,还是安平郡主念其功,又怜其遭遇,设法将他掩藏安置到了咱们这庄子上,对外只说是寻常伤退的老兵。”
她顿了顿,语气凝重,“他医术虽好,但身份敏感,是决计不能再公开行医了,否则必生祸端。”
不能行医?林望舒心中惋惜,但念头一转,立刻道:
“娘,他不能亲自出诊,但可以传授医术吧?
咱们寻两个天资好、嘴巴严、心地也纯善的孩子,让他带着,将一身本事传下去,这不也算延续了他的济世之志吗?
总好过让这身绝学就此埋没。”
周氏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光芒,嘴角竟勾起一抹神秘的微笑:
“我儿觉得可行,那便去试试。这事,由你出面去办,最为合适。如何安置,如何挑选徒弟,都由你来定夺。只是……”
她强调道,“你需得先去请示安平郡主,她若点头,此事方可进行。”
她看着林望舒,又添了一句:
“娘给你的那两个铺子,你既已定下一个做酒水冰饮,另一个,正好就拿来做药铺吧。卢医者不便见人,那铺子后面,需得设法弄个隐蔽些的所在才好。”
林望舒听着婆母的话,再看何伯那依旧沉默垂首的样子,心中莫名觉得,自己似乎接下了一个烫手山芋,这里面仿佛有个看不见的坑。
可具体是什么,周氏与何伯却都三缄其口,不肯再多透露半句。
周氏只催她快去修葺准备另一个铺面。
林望舒心想,即便有坑,总归是坑不到自己头上吧?
这卢医者若真能培养出徒弟,于她的药铺计划乃是天大的助力。
她决定亲自去郡主府探探口风。
翌日,她便求见了安平郡主。
提及想在庄子上请那位“卢先生”教导几个学徒,用于日后药铺之事,言辞恳切,却并未点破卢医者真实身份。
郡主听罢,凤目微眯,盯着她看了好一会儿,直看得林望舒心里有些发毛,方才缓缓开口:“你倒是个敢想敢做的。”
她并未多问,也未提及任何旧事,只干脆利落地对身旁嬷嬷吩咐道:“去取三千两银票来。”
不一会儿,三张银票便送到了林望舒面前。
郡主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这三千两,是本宫赏你的,拿去好好经营药铺。务必做出些名堂来。”
林望舒捧着那叠沉甸甸的银票,一时间有些懵然。
她本是来请示能否用人,怎地郡主二话不说,先砸下这么一大笔钱?
这卢医者的分量,看来远比她想象的还要重。
这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过往,让郡主和周氏都如此讳莫如深,却又如此鼎力支持?
虽然满腹疑云,但郡主的支持和这实实在在的三千两银票,还是让林望舒精神大振。
管他什么坑不坑的,先干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