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情报分析,推测阴谋全貌
第309章:情报分析,推测阴谋全貌 (第1/2页)第309章:情报分析,推测阴谋全貌
孩子撞开门,气喘吁吁地说东市米行着火了。
萧景珩立刻站起身,手按在腰间折扇上。阿箬一把拉住他袖子:“等等。”
她声音不大,但很稳。
“火来得太巧。”她说,“我们刚拿到米行车牌号,它就烧了?”
赵承业也撑着墙坐起来,脸色发白:“怕是灭口。”
萧景珩盯着门口看了几秒,缓缓坐下。他抬手一挥,把桌上油灯吹灭。屋里顿时黑成一片,只有屋顶破洞漏下一点灰蒙蒙的夜光。
“谁也不许动。”他说,“外面要是有埋伏,谁出去谁就是活靶子。”
三人靠墙静坐,耳朵竖着听外头动静。狗叫了一声,再没别的响。半炷香后,确认没人追过来,萧景珩才重新点灯。
火光一闪,照亮他冷下来的眉眼。
“这不是意外。”他说,“是打草惊蛇。”
阿箬从鞋垫里掏出最后一片纸条,拼进之前那几张里。四块碎片凑齐,情报完整了。
萧景珩拿炭笔在墙上画线,一条一条列出来:
粮仓夜里搬东西,不点灯;
东门守军换了生面孔;
鼓楼停更,没人报时;
米行最近频繁进出马车,都是晚上;
副统领收了两大箱礼,来历不明;
跛脚老李头半夜往乱葬岗埋带腥味的灰,后来疯了;
城里开始传鬼故事,百姓吓得不敢出门。
他退后两步,看着这七条线。
“问题来了。”他说,“如果只是想夺城,控制军队就够了。干嘛搞这么多神神鬼鬼的事?”
阿箬揉着脚踝接话:“我在西北见过这种事。有人用血混朱砂画符,贴在井口、门框上,人喝了那里的水会做噩梦,白天发抖,严重了能自己跳井。”
“你说的是‘引魂阵’?”萧景珩问。
“对。”阿箬点头,“那种阵法不杀人,专搞人心。人一旦信了鬼神作祟,命令就没人听,队伍自己就散了。”
萧景珩眼神一沉:“所以他们不是单纯政变,是在准备心理战。”
他拿起折扇,在掌心轻轻敲了三下。
“前朝遗族自己掀不起这么大风浪。一定有外援。江湖上有没有擅长这类邪术的组织?”
阿箬想了想:“有个‘玄阴教’,十年前被朝廷剿过一次。传说他们能在人梦里种念头,让人以为自己见了亡魂,醒来就疯。”
“极有可能。”萧景珩点头,“现在所有线索都能串上了——换守军是为了方便调防,断鼓楼是为了切断时间秩序,让百姓失去安全感;粮仓和米行同时运货,说明他们在囤物资,准备长期封锁边城;而老李头埋的符灰,就是‘引魂阵’的引子。”
阿箬忽然想到什么:“你还记得那个写状纸的周文远吗?他烧的残片上有兵符痕迹。现在看来,那些不是伪造的调令,是真兵符的副本。”
“他们在复制兵符。”萧景珩冷笑,“等阵法一成,全城陷入混乱,他们就能以南陵王府的名义发布假命令,调动边军互攻,或者开城门迎敌。”
“那你怎么办?”阿箬问,“你可是‘格杀勿论’的对象。”
“正因为我是目标,反而有机会反手。”萧景珩眯起眼,“他们怕我查到真相,所以急着烧米行灭证。说明我们现在掌握的信息,已经戳到他们的命门了。”
阿箬咧嘴一笑:“那咱们就再捅两刀。”
“先理清敌人结构。”萧景珩用扇尖指着墙上的线索,“第一层,执行者——像老李头这样的百姓,被蛊惑或胁迫做事;第二层,内应——巡防营副统领这类军官,负责掩护行动;第三层,主谋——前朝遗族核心人物,策划全局;第四层,外援——极可能是玄阴教余孽,提供邪术支持。”
“四层环环相扣。”阿箬说,“只要打断其中一环,整盘棋就乱了。”
“最弱的一环是执行者。”萧景珩道,“他们不是自愿的,是被骗或被控。如果我们能救回一个清醒的,就能顺藤摸瓜。”
“老李头已经疯了。”阿箬摇头,“嘴里塞纸灰,估计是仪式失败反噬。”
“但他埋的灰还在。”萧景珩说,“乱葬岗那地方,他们不可能天天去清理。只要找到残留物,带回京城请懂行的人看,就能确认是不是玄阴教的手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