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刺耳
第一百三十八章 刺耳 (第1/2页)言琮听了小月的话,也没有犹豫,立刻扭头,又回了镇抚司去找到了陈清,转述了小月的话之后,正在翻看口供的陈大公子,忍不住大皱眉头。
“连我住哪里都知道了?”
他闷哼了一声:“还真是神通广大,比白莲教的人厉害多了。”
说完这句话,陈清站了起来,就要回去一趟,不过他想了想,又觉得这么回去见那个便宜老爹,实在是有些太便宜了。
于是他叫来言琮,低声交代了几句,言琮听了之后,立刻点头,笑着说道:“子正兄你放心,绝没有什么问题,这样的事,咱们镇抚司再拿手不过。”
说完这句话,言琮换上了北镇抚司的公服,又回到了大时雍坊的顾宅,再一次敲了敲门。
这一次给他开门的,依旧是小月。
“小言大人。”
小月看着他,有些吃惊:“你怎么又来了?”
言琮开口问道:“陈老爷还在家里吗?”
“在。”
小月低哼了一声:“正在正堂,跟我家老爷说话呢。”
她看了看言琮,问道:“是不是公子有什么交待?”
言琮咳嗽了一声,开口说道:“你带我去正堂罢,我跟顾老爷说几句话就走。”
小月点了点头,领着言琮进了院门,又问了问陈清在镇抚司的情况。
二人聊了几句之后,眼见着正堂越来越近,言琮才开口说道:“从前在书坊,我跟着子正兄办事,如今也还是跟着子正兄办事,小月姑娘你还像以前那样叫我小言就行,不要一口一个小言大人。”
“怪别扭的。”
听了这话,小月才笑着说道:“婢子听说,令尊大人可是顶厉害的大人物。”
“父亲是父亲,我是我。”
言琮抬头看了看正堂,开口说道:“小月姑娘去通报罢。”
小月点了点头,这才迈着小碎步到了正堂。
此时正堂里,顾老爷正在与陈焕陈老爷一起饮茶。
此时,从上回德清一别,二人已经大半年没有见面,此时陈老爷已经不复上一回的强势态度,说话的语气,也缓和了许多。
二人在聊京城里的人与事,最后又聊到了侠记上。
“承隆兄毕竟是承隆兄,做什么买卖,都能做的风生水起,在湖州办安仁堂,便红红火火,如今到了京城办书刊,又红遍大江南北。”
从前,大齐没有什么书刊的说法,不过从侠记火爆之后,如今书刊这个新名词已经逐渐出现,并且开始风靡。
顾老爷摇了摇头,开口说道:“这东西,乃是子正…”
“哦。”
他开口说道:“是大郎弄出来的,在德清的时候就很红火,如今在京城里一样红火。”
“至今,侠记每一期的书稿,还是大郎来写。”
“子正。”
陈焕重复了一遍这个表字,然后抬头看了看顾老爷,问道:“承隆兄给他取的表字?”
顾老爷摇头,笑着说道:“我原要给他取字伯安的,他不愿意。”
“子正二字,是德清那位说书先生给他取的,他教授大郎习武,锻炼身子,也算是大郎的老师,取清正之意。”
“也有子时正,新天初时的含义在里头。”
顾老爷话说的委婉,但陈焕是听得懂的。
伯为一家嫡长,如果用这个表字,说明陈清还看重自己这个陈家嫡长子的身份,但是陈清已经明确拒绝了这个表字,那就说明,至少是在他心里,他已经与陈家割裂开了。
陈老爷低头喝茶,皱了皱眉头。
“承隆兄,去岁在德清,咱们两家闹得很不愉快,现在想来,当初的事情都是些不起眼的小事,意气之争罢了。”
顾老爷笑着说道:“昭明兄那会儿还在兖州知府任上,等着吏部的考核,心思缜密一些也是应该的,如今昭明兄既然已经到了京城,说明昭明兄已经被吏部选中。”
“多半很快就要飞黄腾达了。”
“在如今的昭明兄看来,去岁的事情,也自然而然就成了不起眼的小事情。”
陈焕皱了皱眉,正要继续说话,大门外,小月已经一路小跑进来,对着顾老爷低头行礼道:“老爷,小言大人来了,说是要替公子给老爷带几句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