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 章 论道开始
第259 章 论道开始 (第2/2页)尉迟恭也黑着脸:“就是!喷唾沫星子算什么本事!”
李世民眉头紧锁,听着那些诛心之论,心中怒火渐升,但更让他在意的是林平安此刻的平静。
就在这时,他脑海中响起了林平安的心声。
(啧啧,火力够猛的啊!不过翻来覆去就是那些车轱辘话,什么敬畏啊,什么祖宗之法啊,一点新意都没有,耳朵都快听出茧子了……唉,真无聊,要是带包瓜子来就好了!)”
李世民:“……”
他差点一口气没上来,这小子,到底有没有一点身处风暴中心的自觉?!
一众大儒叽里呱啦狂轰滥炸了半个多时辰,直到口干舌燥,声音都有些嘶哑了,才终于渐渐停歇。
他们看着始终安坐如松,甚至嘴角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笑意的林平安,忽然感到一阵无力——仿佛他们拼尽全力的重拳,都打在了空处。
高台上下,一片寂静,所有人都等待着林平安的反应。
只见林平安缓缓站起身,脸上那抹慵懒的笑容瞬间变得锐利起来,目光扫过台上众儒。
“诸位先生,都说完了?若是说完了,可否容晚辈也说几句?”
他顿了顿,不等对方回答,便洒然一笑,朗声道:“诸位口口声声圣人之言,千年道统,却不知,这‘道’,究竟是让人变得更明理、更强大、更能造福世人的‘活水’,还是束缚思想、禁锢人性、阻碍进步的‘死物’?”
他目光炯炯,继续道:“今日,便请诸位见识一下,何为‘格物’与‘致良知’的互补,何为剥去僵化外壳,存其智慧精髓的学问!”
(是时候让你们见识一下,经过后世千锤百炼,去芜存菁的‘程朱理学’方法论,结合‘阳明心学’的洞察力,再融入‘明清实学’经世致用精神的——中和之道了!)
中和之道?程朱理学?阳明心学?明清实学?这些闻所未闻的词汇,如同重锤狠狠砸在李世民的心头,让他瞬间瞪大了眼睛,呼吸都为之一滞!
他隐隐感觉到,林平安接下来要说的,将是石破天惊,足以颠覆这个时代认知的东西!
林平安扫视一众大儒,声音响彻云霄。
“诸位批判我离经叛道,却可知,真正的学问,绝非死记硬背,盲从古人!它需要格物的严谨——格物致知,如同匠人研究木材,农夫观察天时,需脚踏实地,探究事物本身的规律与道理,积累真知,建立逻辑,此乃学问之根基,避免陷入空想!”
“然,仅有格物之严谨,易陷入繁琐教条,故需致良知之通透!遇事不决,当问本心,明辨是非,坚守底线,知行合一!用本心的光明,照耀前路的迷雾,避免成为只知书本、不通人情的腐儒!”
“此二者,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用格物深耕知识,用良知指引方向!”
他话锋猛然一转,变得凌厉起来:
“而尔等所固守的某些天理,诸如“存天理,灭人欲”中压抑个体、束缚女子、否定常人需求的糟粕,正是需要被剔除的僵化外壳!”
“学问之道,当落入实处,学对国家于民有利的知识,让百姓吃饱穿暖,让国家富强昌盛,方是真正的“大道”!”
“圣人亦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尔等空谈仁义,可曾让关中百姓因土豆而免于饥馑?可曾让寒冬百姓因蜂窝煤而免于冻馁?可曾让天下学子因更有效的启蒙之法而更容易明理?”
“若不能,尔等所守之道,与空中楼阁、镜花水月何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