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千佛大典
第55章 千佛大典 (第1/2页)虽是寒冬时节,今日却难得天光晴好,明灿灿的日头照得人身上隐隐发暖。
残雪未消,斑驳地覆在石阶与崖壁上,被日光一照,泛起细碎的亮光,为这座隐在山间的百年古刹添了几分晴日里的清寂。
普陀山下的官道,早已被各色车马挤得满满当当,香客络绎不绝,人声杂沓,显出了种不合时节的热闹喧嚣。
今年恰值大乾立国二百九十九载,再过数月便是三百年国朝大庆。
普陀寺为表祝祷之诚,特举办了这场“千佛雕”祭祀大典,声称要在岁末之前,由寺中僧众与四方香客合力,于后山万佛窟中雕成一千尊佛像,为国朝祈福。
此举声势浩大,引来附近数郡百姓纷纷前来观礼进香。
一时间,普陀寺内外人头攒动,香火缭绕,竟隐隐有几分佛门圣地的鼎盛气象。
……
秦封几人,在三里桥与车队顺利汇合后,未作过多停留,径直朝普陀山行去。
而苟有财,则被他提前安排折返回了西平郡。
据杨有成死前吐露,那位犬戎小公主萨仁图雅并未囚于听雪山庄,而是与一批紧要的“肉票”被秘密关押在城中另一处据点。
秦封令他先行一步,暗中摸清那处据点的虚实……
一行人抵达山脚,秦封便命随从将车马安置在一处僻静角落。
他只带了萧瑶,以及作寻常丫鬟打扮的晏清与绿婵,四人混入络绎不绝的香客人流中,徒步登山,俨然一副寻常商贾家眷的模样。
毕竟,以他如今在西平郡的名声,若真摆出郡王的仪仗招摇过市,只怕这满山的香客都要被吓得四散奔逃……
至于陈拙、赵烛那两个活宝,则被留在车中补觉了,于他们而言,杀戮就是最好的美酒,方才在‘听雪山庄’他们可谓吃了个‘酒足饭饱’。
他们一行人的打扮都极为低调。
秦封身披厚实的玄色绒斗篷,将内里那件藏青暗纹缎面的华贵长袍遮得严实。
萧瑶亦穿着一袭暖裘,风帽半掩,只露出清丽的下颌……
若不稍加遮掩,以她的绝色姿容,这一路还不知要惹来多少注目。
晏清与绿婵紧随其后,皆着素色薄袄,混在人群中毫不惹眼。
这般轻装简从,信步山间,对几人而言都是难得的体验。
自四皇子被贬西平以来,府中终日惶惶,生怕京中太子赶尽杀绝,气氛一日沉过一日。
可最近,一切都不一样了。
府中上下,仿佛都透着一股欣欣向荣的劲头。
“小姐,您瞧那崖边的老松,雪挂得真有意境!”
绿婵性子活泼,许久不曾出门,此刻眼里带着几分雀跃,正指着远处一株积雪的苍松,小声对萧瑶说道。
晏清则一如既往地冷若冰霜,即便是出门游玩,手也始终按在剑柄上,目光警惕地扫视四周。
萧瑶含笑应着绿婵的话,目光却不时地飘向身旁的秦封。
她发现,自踏上这普陀山的山路开始,秦封脸上的笑意便淡去了几分,眉头微不可察地蹙着。
“怎么了?”她压低声音,关切地轻声问道。
“有些不对劲。”秦封的声音同样很轻,“太安静了。”
“安静?”萧瑶有些不解。
这山上人声鼎沸,山寺的钟磬之声,香客们的喧闹声亦不绝于耳,何来“安静”一说?
“是鸟叫和虫鸣。”秦封的目光扫过道路两旁那看似静谧的林间,“从山脚到现在,你们有听见一声鸟叫,一声虫鸣么?”
“隆冬时节,鸟虫虽少,却也不至于绝迹。这……不合常理。”
绿婵好奇地探过头来,听见了他们的对话,笑着解释道:“爷,许是山上人太多了,把鸟儿都给惊走了吧?”
说罢,她又指着山道两边说道:“而且您看,这沿路的树下都洒了香灰呢,寺里的僧人说,这是‘佛前香’的香灰,洒在山道两旁,能驱逐蛇虫,保佑香客平安。”
一直未说话的晏清瞥了眼秦封,小声嘀咕道:“好好的主子爷不做,倒抢起我们这些护卫的活计来了,疑神疑鬼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