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夜宴暗流与匠心如铁
第59章:夜宴暗流与匠心如铁 (第2/2页)苏珩盯着模型,脑海中回响着李默白天的指点——“关键在于齿轮变速与扇叶角度”。他忽然想起李默曾在讲解基础力学时,随手画过的一种叫做“渐开线”的齿轮齿形,说那能让传动更平稳、更省力。
“我们可能走错了路。”苏珩忽然开口,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不要再用传统的直齿了!我们来试试老师提过的‘新齿形’!”
他拿起炭笔,在旁边的木板上,凭借记忆和理解,开始勾勒那种奇妙的曲线。其他匠人围拢过来,起初疑惑,但随着苏珩的讲解,眼神逐渐亮了起来。
“可是……这齿形如此复杂,如何能打造得出来?”有人提出质疑。
苏珩目光坚定:“用手工一点点磨!用我们最好的钢,做最精细的锉刀和刮刀!一个齿一个齿地磨!总要有人先走出这一步!”
于是,在这个寒冷的咸阳冬夜,当帝国的权力者们在高堂华屋内勾心斗角时,格物总院的这间小小工坊里,一群年轻的匠人,为了一个看似“不切实际”的齿形,开始了近乎痴狂的尝试。炉火映照着他们专注而执着的脸庞,锉刀摩擦金属的声音,细微却坚定,仿佛在对抗着整个时代的惯性。
数日后,太尉府。
李默正在处理一份关于边郡驿道修缮的文书,仆役通报,将作少府监丞王绾求见。王绾是李斯的心腹之一,掌管将作少府实务,地位仅次于李斯这个正职。
李默心知来者不善,命人请进。
王绾四十余岁,面容清癯,带着一股技术官僚特有的矜持。他行礼后,也不多客套,直接呈上一卷竹简:“李长史,此乃将作少府拟定的明年官营作坊器物制式清单,按例需太尉府核验,尤其是军器部分。”
李默接过,快速浏览。清单罗列了从戈矛弓弩到战车铠甲的各种制式要求,与往年相比,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尤其是在弓弩和铠甲项下,明确标注“依祖制,不得擅改”。
李默放下竹简,看向王绾:“王监丞,此清单,似乎未考虑神机营所用之火器,亦未纳入安西工坊已验证有效的部分军械改良,例如新型环首钢刀之热处理工艺、弩机望山之精度校准法等。”
王绾微微一笑,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优越感:“李长史,祖制之法,乃历代匠宗心血结晶,历经战阵考验,稳妥可靠。神机铳虽利,然制造繁难,成本高昂,难以全面替代弓弩。至于安西之改良,毕竟出自边郡,未经将作少府大匠统一审定,恐有疏漏,不宜贸然推行全国,以免各地工匠理解偏差,反生混乱。还是依祖制为妥。”
这番话冠冕堂皇,核心就一条:拒绝改变,维持将作少府在军械制造领域的绝对权威和旧有体系。
李默心中怒火升腾,却强行压下。他知道,与王绾争执无益,这背后是李斯和整个将作少府保守势力的意志。
“哦?”李默语气平淡,“依王监丞之意,龙城之战,神机营破敌,靠的便是这‘稳妥可靠’的祖制弓弩了?”
王绾脸色微变,强笑道:“长史说笑了。神机铳乃陛下特旨,格物总院专营,自不在此常规清单之列。”
“那新型钢刀、改良弩机,亦非神机铳,为何不能纳入?”李默追问。
“此乃工艺标准之争,非一时能定。需待将作少府详细验证,方可议之。”王绾滴水不漏。
李默知道,这“详细验证”不知要拖到猴年马月。他不再争论,拿起笔,在清单上批下一行字:“已知悉。神机营及边军急需之改良军械,由格物总院依实战需求,另定标准,专线供应。此清单所列常规制式,准。”
他这是强行划出了一块“特区”,绕开了将作少府的掣肘。虽然暂时解决了部分问题,但与李斯一派的矛盾,也由此摆上了明面。
王绾接过批阅后的清单,看着那行字,眼角抽搐了一下,终究没再说什么,躬身告退。
看着王绾离去的背影,李默知道,他在咸阳的每一步,都如同行走于刀刃之上。外有赵高虎视眈眈,内有李斯步步为营。而破局的关键,或许不在朝堂的唇枪舌剑,而在于那格物总院工坊里,那夜以继日、试图磨出“新齿形”的微弱锉刀声。
他需要更快、更耀眼的成果,来证明“格物”的力量,来夯实自己的地位。
就在这时,苏珩满脸兴奋,甚至忘了礼节,直接冲进了他的值房,手中举着两个小小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齿轮。
“老师!成了!您看!渐开线齿轮!我们磨出来了!传动顺畅,几无杂音!”
李默看着那对在苏珩手中微微转动、咬合紧密的齿轮,又看了看苏珩那布满血丝却熠熠生辉的眼睛,一直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真正的、带着希望的微笑。
咸阳的棋局,他落下了第一颗属于自己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