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洛阳为东京,太原为北京(求追读)
第四十六章 洛阳为东京,太原为北京(求追读) (第1/2页)正月二十七,暮色沉沉。
夕阳带走了流逝的时光。
大宁坊西南角。
太上玄元皇帝庙内。
韦谅一身绿衣金甲,手按千牛刀,神色肃然的跟在薛畅的身后,领一队千牛卫,巡查玄元皇帝庙。
自那日韦谅被皇帝召见后,一开始他还在跟万年县一起调查,但仅过了两日,他就被调回来巡查玄元皇帝庙。
至于李林甫的案子,别说千牛卫了,就是万年县暂时都顾不过来。
祭祀太上玄元皇帝,才是全天下最重要的事情。
而且,自从那件案子牵涉到宁王和寿王之后,万年县的捕快差役,金吾卫的士卒,也都没那么积极了。
甚至有些畏畏缩缩。
毕竟就算现在,上面有人责备下来,也自有上头顶着。
可如果日后真的牵涉到了什么不该牵涉的事情,恐怕他们每个人都别想好过。
所以当皇帝这边用人的时候,他们立刻以最快的速度转了过来。
皇帝上次出宫,还是正月初二祭祀南北天地。
那时候的护卫主力,是左右羽林军和左右金吾卫。
如今皇帝祭祀玄元皇帝庙,护卫队主力便成了左右千牛卫和左右龙武军。
至于金吾卫和京兆府,就都在外围了。
韦谅按刀,紧随在薛畅身后。
薛畅虽然平日里话不多,但对韦谅很照顾,经常将他带在身边,言说一些军中道理,韦谅很感激。
这个时候,对面,右千牛卫中郎将李岗,率一队右千牛卫巡逻而来。
薛畅和李岗相互点头,然后继续巡视。
只不过在分别时,李岗有些好奇的看了韦谅一眼。
李岗,定阳县公,新安郡王李祎少子。
对韦谅的一些事情,他也有所耳闻。
一直到天色彻底黑下来,一切安然,众人才退出了玄元皇帝庙。
四周的一切守卫,完全交给陈玄礼的龙武军。
……
黎明时分,天光初亮。
丹凤门下已经开始聚集满朝文武。
韦谅神色肃穆的站在丹凤门上,右手按在象牙刀柄之上。
薛畅和李岗两人分别站在丹凤门两侧,护卫整个太极宫。
“吱呀”一声,紫宸门在后方突然打开,随即,在两队龙武军精锐的护卫下,帝出紫宸门。
薛畅和李岗同时转身,左右两队千牛卫手按千牛刀,神色肃穆的从丹凤门上走下。
韦谅迈下台阶的时候,下意识轻轻扫了紫宸殿一眼。
一道淡黄色的婀娜身影在殿门处一闪而逝。
仅仅是惊鸿一瞥,就令人心生向往。
韦谅神色淡漠的走下台阶,一切就像没看到一样。
杨玉环,多看一眼。
皇帝是要杀人的。
走下丹凤门,众人肃穆站立。
等到御辇到丹凤门,众人立刻转身,护卫到御辇两侧。
龙武军向后一步,然后随同而行。
高荫子弟,姿容美丽。
花钿绣服,衣绿执象。
护卫皇帝,庄严形象,还是千牛卫更在行。
李隆基坐在御辇上,目光平静的扫了韦谅一眼。
韦谅面无表情,像是没看见一样,按照规制,看向前方,肃然前行。
身形笔直,侧颜如刀,看上去极是赏心悦目。
李隆基满意的点头,然后转身看向前方。
……
丹凤门外,御辇停下。
太子李亨,右相李林甫,左相牛仙客,亚相李适之,诸王诸文武,同时肃然躬身:“臣等参见圣人,圣人万寿无疆。”
“平身!”李隆基微微抬手,淡淡的开口:“起身,往玄元皇帝庙!”
“喏!”群臣拱手应诺!
御辇继续前行,群臣立刻转身。
韦谅随在御辇之侧,平静的前行,恰好的从李亨和李林甫等人的身前而过。
李亨和李林甫目光扫过韦谅,神色诧异。
谁都知道,距离皇帝越近,就越受皇帝信任。
韦谅就在御辇侧后半步,他的前方就在护卫御辇左侧的左千牛卫中郎将薛畅。
这段时间,他们都没怎么关注韦谅,没想到韦谅这段时间变化这么大。
尤其是李林甫。
要知道,韦谅这半个月多数时间都在他的府外,跟着查察他的遇刺案,甚至就连宫中值守也没去。
但是,皇帝对他越发的信任。
李林甫皱了皱眉头,他这才想起,那日在南熏殿,韦谅就已经护卫在丹陛之左。
这竟然成了惯制。
这个时候,李亨转身前行,李林甫紧紧跟上。
看着李亨的背影,李林甫眼神眯了起来。
……
玄元皇帝庙正殿,有太白山砥石雕刻而成的玄元皇帝像,石像衣王者衮服,形态庄严。
皇帝祭祀,百官站在其后。
韦谅站在庙中左侧,神色谨慎的看向前方。
殿中百官随皇帝跪拜,殿外百官躬身站立。
李隆基起身,将手里高香递给宗正寺卿嗣虢王李巨。
李巨将高香插入香炉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